荀子: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 人之大行也。
從義不從父,從道不從君。您的例子好。另一個例子是兩千五百多年之前的直躬攘羊。
所有跟帖:
•
子明確地曰:子為父隱。
-呆霸王-
♂
(0 bytes)
()
10/04/2010 postreply
07:33:28
•
就是說,孔子和荀子在這一點上持相反意見嗎。
-sailingboat-
♀
(315 bytes)
()
10/04/2010 postreply
08:54:34
•
可能孔子的話是理解普通百姓的,就是對他人的要求。荀子的話是對道德高標的要求,是對自己的。
-玄野-
♂
(0 bytes)
()
10/04/2010 postreply
09:09:02
•
這麽說,兩位聖賢對別人的行為指導都是“子為父隱”了,
-sailingboat-
♀
(97 bytes)
()
10/04/2010 postreply
09:15:47
•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理解萬歲。但是,並非每一個道德準則都能翻譯成法律來執行,很多事情都必須具體分析。其實美國的執法機關很明白這些。
-玄野-
♂
(0 bytes)
()
10/04/2010 postreply
10:24:22
•
但在這件事上,傳統文化給人的行為指南是有缺陷的,
-sailingboat-
♀
(126 bytes)
()
10/04/2010 postreply
10:48:18
•
謝謝您的例子,我想問的是荀子這個思想和儒家一致還是不同。
-sailingboat-
♀
(10 bytes)
()
10/04/2010 postreply
08:47:27
•
我覺得並非孔子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比後代的聖賢正確。儒教是理性的。
-玄野-
♂
(0 bytes)
()
10/04/2010 postreply
09:07:08
•
那就實事求實比較好, 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 在子為父隱
-sailingboat-
♀
(159 bytes)
()
10/04/2010 postreply
09:11:43
•
儒教是理性的!對,而且非常理性,就缺了點非理性的執著,就極易走向經濟學。或許這才是要害。
-呆霸王-
♂
(0 bytes)
()
10/04/2010 postreply
09: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