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剛開始在論壇上玩的時候,就試圖和網友們探討什麽是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傳統文化價值觀的精髓,竟沒有一個網友能明確闡述。也許中國文化的確太博大精深了,沒有人能探究出個所以然來。
這個現象讓我感到,中國文化好比一個高度複雜玄妙的工具,沒人能吃透它的功能,沒人知道它真正的價值所在,於是每個人按自己的理解按自己的需求小心翼翼地使用它,同時又左顧右盼的看別人的眼色:我用的對嗎?
這樣一種“工具”比起簡單實用的鋸子榔頭,價值何在?
今天有網友說:“有人問起什麽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我卻不敢講,真的不敢講。”也許這是一個明白人,可他為什麽不敢講?是怕自己講的不對還是怕別人潑汙水?
不管是哪一種擔憂,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的一種體現,怕自己說錯,是患得患失,所以來個中庸:和稀泥地折中一下,說一堆大道理,最後總結一個“每一種文化都有精華,去粗取精,吐故納新”雲雲;那些潑汙水的行為,則是窩裏鬥的表現,也就是不講真理,凡事按“道德”評判,不符合“道德”的,就是反動的。我們的文化缺少寬容,缺少思辨。
其實中國文化並不難理解。問題是人們在討論時往往容易犯兩個錯誤:
一是揪住某個現象或條文就事論事大做文章,看不清現象後麵的本質。比如一個說中國人粗俗無禮,一個說我們的文化提倡 溫良恭儉讓。粗俗也好溫良也罷,這都是現象不是本質。中國人粗俗嗎?不,中國人對於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關心備至愛護有加,出了自家門,大家心裏都明白,為什麽?溫良恭儉讓則是一種品性,是中庸使然,但這種品性的另一麵就是不講原則,不思進取,明哲保身的和稀泥。
中庸本身用來修身養性或許不錯,拿來治理國家就牽強了,除了讓百姓麻木不仁,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還有什麽好處?如果用中庸作為外交策略那就滑天下大稽了——當別人的軍艦戰機開到你門口時,你還“溫良”地高唱“有朋自遠方來,以和為貴”嗎?
某些所謂的“文化精髓”其實隻是一種理想,一種說教,從來沒有真正落實到民眾的行為上,最典型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人上到帝王下到父母,總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所以君臣之間,父子之間,婆媳之間,上下級之間都是一種強製的壓迫關係,隻要你“高”人一等,你就可以“施於人”,別人隻有服從的份,沒有說“不”的權力。 在一個不知民主為何物,沒有個體存在、隻有忠孝禮義、尊卑貴賤、等級森嚴的封建文化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永遠是一個遙遠的理想,而不是一個貫穿民眾行為規範的文化現象。這好比現在高唱“八榮八恥”,“五講四美”,現實裏我們看到的是謊言欺騙,貪汙腐化已經形成一種社會文化,而八榮八恥卻是一個高高掛在頭頂上的排位而已。
其二,把聖人的一句話或一種思想拿出來當作“文化”是錯誤的,何況那些經典每一個人的詮釋都不同。比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有四五種釋義,就連“中庸”,有的人認為是“和稀泥”、“折中主義”,圓滑世故,有的人卻覺得是“中和”——保留其正確的一麵,舍棄其錯誤的一麵,甚至還是“正直”——剛正不阿,矢誌不渝。
無論如何,中庸是什麽,如果我們跳出聖人的說教,看看現實裏中國人的處世原則,就不難理解了。
我覺得,評判中國傳統文化要看本質,看它真正影響了中國人思想觀念和價值觀的部分。說一千,道一萬,中國傳統文化是產生於封閉的小農經濟下的一種封建文化,其核心價值觀在本質上是封建的,是和現代的普世價值——民主、自由、科學、法製相悖的。所謂吐故納新,我們就要去除一切封建的內涵,敞開胸懷接納一切適合現代社會的價值觀。
中國傳統文化曾經是燦爛輝煌的,正是這種燦爛,讓中國的封建社會在風雨中搖搖擺擺伸衍了幾千年。可見傳統文化生命力的強大。可是這對於我們這個民族來說究竟是一筆財富還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我一直不敢往深處設想:如果不是別人用堅船利炮砸開國門,如果不是十月裏的那一聲炮響,在強大的傳統文化的凝聚力下,中國社會今天是怎樣一幅場景?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是“清明上河圖”中的一個人物吧?
我們的國門畢竟被迫向“夷人”開放了,可是從推翻帝製至今,我們經曆了一次次複辟,一次次保皇,一次次反汙染防滲透防演變,直到今天的穀歌事件。西方的思想真的那麽可怕嗎?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又成了一個空中樓閣,因為我們曆史上沒有一次是象明治維新那樣主動的“吐故納新”,艱難的“明治維新” 也在腥風血雨中悄然落幕,至於“改革開放”,也隻不過局限於在“雞的屁股”上“不折騰”,思想的開放,文化的接納還很遙遠。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傳統文化在當今世界潮流衝擊下開始衰落了,傳統文化在今天的中國社會已離人們漸行漸遠,從沉澱下來的那些雜物中,我們慢慢看到傳統文化的不足。
儒家思想是中國文化的主導,但儒家思想隻有一部分被接受成為中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更多的隻停留在一種思想流派的說教層麵。
為什麽某些儒家思想沒有落實到中國人的行為上?以至於現在人們常說,如果大家照孔子說的去做就如何如何,或是覺得現代人把儒家的精華都丟失了,等等。
文化是民眾生活中自覺產生或接受的行為或觀念,如果一種思想是先進的,強大的,順應人性的,那它怎麽會不被民眾廣泛接受,又怎麽會丟失呢?
一種文化,如果不是因為外來力量的打擊而被丟棄或走向衰落,那麽這種文化一定開始腐朽了。
中國傳統文化正在衰退,而現今社會的種種弊端也都可以從文化上找到根源。文化是製度之母,如果我們譴責製度的腐敗,最好先從文化上反省產生這種製度的根源何在。
導致今天傳統文化的衰落,其原動力在我看來是其本身的三大致命傷。
其一,儒家文化的許多“精華”部分,都是從聖人的標準出發,拿來要求“君子”的道德守則,什麽“君子食無求飽, 居無求安啦;君子懷德 , 小人懷土啦;君子喻於義 , 小人喻於利啦;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啦;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啦;君子和而不同啦;吾日三省吾身啦;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等等……。這些個人拿來修行當然好,而作為民眾統一的行為規範難免不落得個水中月鏡中花。
所以說,“仁義道德”講了幾千年,中國社會的常態不是相互合作協調的溫暖,而是“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難怪孔聖人自己都說“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現在人們感歎“道德淪喪”,其實中國社會何時有過聖人眼裏的“道德”?隻不過以前人們關心的隻是吃飽肚子,“溫飽思淫欲”才是人的本性,所以順應人性的措施和製度才是根本。
比如賭博是當今社會一大隱患,強力禁賭或讓老百姓學論語都不是辦法,何不扔掉那塊遮羞布,開放賭場讓人們“過把癮”,同時加強法製依法管理?同理,我讚同對賣淫和吸毒施行非罪化,因為這些都禁不了,反而會帶來有組織的暴力犯罪,不如變“堵”為“疏”。當然,在一個道德至上的社會,這些是連討論都不可以的,因為它不符合道德。從這一點上說,現今的“道德”文化比之封建時代更缺少寬容,反而倒退了。
其二,儒家的“中庸”使得原本一個很好的理念又受到另一個相反的製約。比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前半句已經包含了學和思兩個概念,而且重在鼓勵人們思考,何必又多一個“思而不學則殆”呢?所以這樣一來思考是要受限製的,你剛開始思考,就又要回到書本的“經典” 上去“考據”了。所以盡管有人辯護:“儒家也說要思考啊”,可事實上中國曆史上為什麽鮮有真正的思想家,為什麽中國人從來沒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因為我們的傳統不讓你創新,隻要你“考據”。
“君待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前半句似乎有一些人文精神,可是一個“忠”字,揭示了這句話的本質:君待臣以禮隻是幌子,“忠君”才是儒家的本質。曆朝曆代,哪個君待臣以禮了?君殺死一個臣子就像撚死一隻螞蟻,可是哪個臣子不忠,不但自己腦袋不保,甚至被滅了九族都沒處申冤。當然,君賞給臣一個小物件就是“禮”了,至於給個一官半職那是要三叩九拜,感恩戴德一輩子的。所以到了今天,每每改朝換代,最高領袖就晉升一批“將軍”,那樣就不愁沒有效忠自己的“臣子”了。“忠”無疑是我們的文化,而“君待臣以禮”從來沒有一丁點文化上的影子!
“父慈子孝”又是一個傳說。各位問問自己,我們周圍有幾個“慈父”?老子打罵兒子算什麽?可誰要是不孝,那麽就該千刀萬剮了。所以千百年來,慈父在我們的文化中鮮有,孝子賢孫的奴才層出不窮,“孝子”也成了文化象征,甚至是道德規範。
不管是忠還是孝,都是要求一方單方麵的順從另一方,因此沒有平等公平可言。忠君侍主不去說它了,孝好不好?用今天的眼光看也不好,不談父母之愛,隻談孝道有什麽意義?且不說孝對於子女思想自由和人格的扭曲,即使為盡孝而孝本身,對長輩也未必是好事。例如現今有不少單身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可子女就是不願送老人去養老院,因為怕背上“不孝”的罪名。於是老人隻好孤苦伶仃的艱難生活下去。
此外,沒有可“證偽”性,也是傳統文化的缺陷。即,如果君不待臣以禮怎麽辦?臣是否可以反對君,是否可以不忠,要求君下台?如果父不慈怎麽辦?子是否可以反抗,是否可以不孝?聖人沒說,我們也不能思考,因此隻好一路“忠孝”下去。
所以,“禮”與“慈”可以點到為止,甚至完全是個擺設,而忠和孝是必須的,無限的,中國人的個性缺失和奴性也就在“忠孝”二字下被塑造的完美無缺了。
其三,儒家學說以道德為準繩,缺乏對基本是非做價值判斷的理性客觀標準。“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個“義”和“利”如何界定,標準是什麽?如果進一步按聖人的話做:“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那就是,凡事都要適中,穩穩當當不偏不倚,一切以“義”為準。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義”,連強盜都有“義”,是不是隻要自己覺得合乎“義”,合乎“道德”就好了呢?
道德的隨意性使得“義”成了左右搖擺的秋千。讀書是有道德的事,那麽讀書為什麽?原來書中自有“黃金屋”和“顏如玉”,那麽這黃金屋和顏如玉是不是“利”呢?
同樣,“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生命的價值遠不如道德裏的“貞節”。連一條人命都無所謂,崇尚“天人合一”的國度何時對自然界的生物有所敬重?
在傳統的中國人眼裏,道德是多多益善,是沒有底線的,越“道德”越好。於是“孝”就變成極端變態的嚐糞、搖鈴、臥冰了。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也”——多麽美好,多美寬宏!那麽在聖人眼裏,四海之內的“君子”是和“小人”是成為兄弟呢還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沒有具體的可操作性,缺乏明確的界限和公認的標準,誰也說服不了誰,所以就窩裏鬥來鬥去,這也就成了中國文化的特色吧?
下麵簡單談談中國傳統文化的缺陷。
第一個缺陷是缺乏平等的理念。“平等”是指人格上的平等和法律上的平等,無論君臣父子,貧富貴賤,在人格和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平等是民主、人權和法治的基礎。
從古至今,傳統文化從來沒有真正提倡過平等,如今的“拜官主義”和“拜金主義”更是讓有權勢之人橫行, 百姓尊嚴掃地。可悲的是,當拜官拜金成為社會文化,百姓也就意識不到自己的尊嚴和人格,也就不再追求平等自由,隻要能得到官位,能得到金錢,尊嚴和人格是可以拿來交換的。當“潛規則”變成自願行為,也就成了“潛文化”了。
第二個缺陷是缺乏科學精神。傳統文化關心的是人倫不是自然界,所謂人倫也是怎樣“治人”,“防人”。“四書五經”等任何一部儒家經典裏沒有一丁點科學影子,所以中國人的思維籠統模糊。中醫的無法量化無法重複就是一個缺乏科學精神的佐證。
中國科學不能發展的道理也體現在中醫的停滯不前上:隻講考據,不求創新。這當然也有尊古守舊的傳統:凡是祖先的東西都是博大精深的,我們隻能繼承發揚,不能破舊立新。當西醫從古希臘的體液說走到細胞分子時,我們還把黃帝內經奉為聖經。
第三個缺陷是缺乏法治觀念。儒家的德治貫穿中國曆史,到了今天我們還能聽到“以德治國”的聲音。不必諱言,今天的中國社會本質上仍然是一個人治國家。
有人提出,中國目前最需要的是民主。殊不知,這句話在 20 年前或許有些道理,如今的腐敗是全民的腐敗,腐敗現象已滲透到每一個家庭之中,在一個視法律為兒戲,道德淪喪的社會實行民主將是一場災難。麵對這樣一個渾沌世界,唯一緊迫的是健全法製,並將司法獨立與黨派行政,用強大的法律恢複基本社會秩序才能建立一個民主社會的開端。
綜上所述,無論什麽人說出一大堆大道理,無論你把傳統文化吹的天花亂墜,它的核心價值觀(在我看來就是忠孝和中庸)無疑是封建時代的產物。除非我們願意退回封閉的小農經濟社會裏生活,否則除了文化的外延形式(文學藝術音樂繪畫語言文字等),傳統文化的核心在今天中國社會裏除了阻礙中國向現代化發展已沒有什麽價值了。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