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1973430100o023.html
我一直很想談談從台灣回來以後的事情,這些事情跟旅遊沒有關係,跟遊記也沒有關係。雖然這些話我一直想說,但是一直沒說出來。可是越到後來,接觸了越來越多的台灣人,或者精確一點講叫台灣年輕人,讓我愈發的想要把這些話講出來,否則得憋岔氣!
我在去台灣之前受到了很多關於台灣人很奸詐,很狡猾,很壞很色的教育,這讓我在上飛機之前一直在考慮究竟是穿短褲還是裙子的問題。同時,我積極看台灣電影,學習台灣腔的普通話,提前一個月開始練習正體字,就是為了能盡快的融入對方的環境中去。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呢?
我在台灣期間受到了很多台灣人的照顧,從機場到市區,從平地到高山,從城鎮到郊區,從陸地到海濱。每個人都都願意停下來告訴我路在哪裏,每個司機都願意停下車仔細的問我究竟要到哪裏去,每個經典都熱心的給我地圖告訴我方向,每個小吃店都會看到熱心的笑臉……當然,台灣也有壞人,隻是沒讓我遇到罷了……
但是,以上的內容並非今天索要說的,這隻是個引子。我更加想說的是,台灣人熱情、謙和、細致、自我批評的態度,讓我每日都由衷的感歎不停。
1小鞠躬一下(或者叫點個大頭)
我最想說的是,我在台灣期間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特別有禮貌。這個有禮貌是個什麽標準呢?舉個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上公車!
因為我個人搞不清楚台灣公車什麽時候買票,因此上車都要小鞠躬一下(或者叫點個大頭)問一句:“要先買票嗎?”得到答複之後,再小鞠躬一下(或者叫點個大頭)說聲“謝謝”。下車的時候,要把票交還給司機師傅,小鞠躬說謝謝,司機同時也會點個大頭說“謝謝”。這是其一。
第二個是問路!
先在路邊捉到一個人說“你好,麻煩問一下….”同時要小鞠躬(或者叫點個大頭)對方回答之後,要小鞠躬說謝謝,對方也一定是點個大頭說“不客氣”。搞不好你走了一會發現他追上來又告訴你另一個方案,這個時候我覺得鞠個大躬的感謝勁兒都有了……
這是我在台灣養成的一個非常禮貌的行為,經常發生的是兩個人特別友好的在馬路邊鞠小躬,然後各走各的分開。兩個人講話也一定是微笑著的,如果一個人比較緊張焦躁,那麽另一個人會更加詳細,甚至恨不得親自帶你過去的好。我在台灣11天,養成了這樣一個讓我感覺到了世外桃源一樣的一個友好聯邦地區,內心持續的愉悅徜徉。隻可惜我回北京不久就被打回了原形,恢複了之前凶悍彪蠻的地頭蛇形象。
2 我為台灣沒能給您帶來便利,向您道歉
我寫了8w 字的遊記,其中90% 寫的都是好的部分,但有些部分,比如誠品的不開放,比如阿裏山沒有國際提款機,寫的是我遇到的一些不方便的地方。為此部分,我收到了很多台灣網友的回複和郵件,這些郵件第一句話寫的是:
“我是台灣人,看了你的遊記…..首先我就阿裏山沒有國際提款機向您道歉,讓您遇到了一些麻煩……”
“誠品書店沒有大陸那麽開放,作為台灣人,讓您有這樣的感覺,我很抱歉…..”
我特別的關注過,盡管我阿裏山沒有國際提款機,誠品不讓拍照肯定是有他們自己的原因的,但是從沒有一個台灣人上來跟我講
“MLGB,這也不好那兒也不好,滾回你家去,誰讓你來了!”
而這個話,我卻經常看到大陸的朋友在講。試想一下,如果有人說北京不好,大陸不好,也許以我火爆而彪悍的脾氣,我也會這樣講。所以我深刻的反省我自己的思想和語言,台灣人在這方麵是我的老師。
3 重新審視自己
“你的文字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土地”這句話是我見過的最多的一句話。幾乎80%的留言者都會寫這句話給我。大概是我在台灣的遭遇太好,以至於我寫了太多感情色彩極其正麵的文字,因此很多台灣人從個個渠道找到我的文字後,都恨不能表達因為我寫了他們的好,而對我的感謝之情。他們說通過我的文字而重新審視自己的生長的地方,這句話讓我非常有感觸。因為我很少因為別人寫我家鄉的好而重新審視什麽,而“回頭重新看”卻是一個人得以進步和紮實的源泉,這一點是我應該學習的地方。
我們時而的,需要看看第三方的客觀評論,以讓我們跳出自己狹小的圈子,站在一個新角度去重新思考問題。這促使我我經常需要從異國購買一些曆史人文書籍,希望從更多的角度和方向客觀的認識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我一直嚐試去看一些新鮮的觀點,甚至的反對的,並試圖從他們的角度去理解這個問題,經常會有很新鮮的收獲,讓人頓時變得兼容並包起來。
4 如何麵對台D分子
我講過我在台南遭遇到政治立場不同的人,而此人並非我在走之前聽到的那樣,會對我下手,或者圖謀不軌。相反,他在夜晚12點的鄉村幫助我買到我需要的東西,雖然對我的身份表示了各種懷疑和不高興,但是依然甩下一句“需要幫忙再找我”便回去了。
很多台灣人寫信或者留言給我,說我不必對政治立場不同的人幫助我懷有驚訝的感情,因為這很正常。但是對於我來講,這是我第一次遇見傳說中的台D人士,內心不免有些緊張和不安,加上之前聽到的各種傳言和不可靠消息,自然將我的期望值降到了最低點。我希望自己能遇到一些不同的東西,但卻從沒想過是這樣的方式遇見。
回來以後,從網絡上認識了很多台灣人,其中不免有很多異己人士,但我們的交流從未涉及過ZZ。相反,他們依然很積極的幫助我,同我講話,甚至有熱心人士把我的遊記轉給了馬英九先生,希望台灣和大陸之間能有更多這樣的溝通,才能讓兩岸的關係愈加和諧而友好的發展。現在的我,即使還是每天都遇到我們眼中所謂的台D人士,但是我們都很謹慎的不談ZZ,而與這些人的溝通,讓我從另一個方向看到了很多更加客觀的不同思想,這些思想的灌輸讓我的內心更加開放,從而生發了很多更加積極而順暢的交流。(這段的話很糾結,意思大家自己去想,不方便寫的很明白)
其實,台灣是一個政治多元化的地方,兩黨之間的鬥爭非常激烈,因此台灣人從小便習慣了這樣的黨派之爭,甚至可能一家五口人支持不同的黨派和人員,甚至因為支持不同的人而回家誰都不理誰。因此,麵對異己人士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當我們也麵對政治紛爭的時候,大可用一顆沒有“束縛”的心去麵對就好。
政治,隻是台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並不是他們的全部。他們不會讓自己的政治觀點影響到自己人性的友善與熱情,倒是我們中的很多人,一聽到異己的聲音心中便怒火中燒,恨不能一把火燒了對方,覺得對方從頭到腳都變成了壞人。看到一個網友說,她的台灣同學在大陸學習,因為自己的政治觀點不同,不太喜歡和大陸人談政治,於是被大陸同學集體敵視,她直到離開大陸回到台灣,都不知道“究竟哪裏來的那麽大的敵意”,但在她心裏,大陸的求學日子,卻成了她心中最難過的一段日子。
總的來講
看完這個文章,肯定有很多人要罵,比如說我親台。對於我來講,寫這樣的一個文章,是我反思自己的一個方式,也是更加深入的介紹台灣給大家的一個方式。這三個月一來,我一直不斷的收到台灣人的評論和反饋,也一直從他們或謙卑、或熱情、或友善的文字中慢慢總結,我們要向他們學習些什麽?
當然,他們也不是全都好,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我也看到了很多負麵的、打擊的、甚至是三俗的評論。但是對於我來講,我更願意寫一些我們可以借鑒的東西,好讓我們自己有則改正,無則加勉,以使我們更加完美。
有很多台灣人來到大陸不習慣,比如大陸沒有那麽多的“謝謝”“對不起”,比如大陸不能上Facebook和Youtube,比如大陸人多路遠,硬幣少的可憐;但是我們也一樣不習慣台灣,比如我講的那麽多1234等等。竊以為,我們雙方都不用過多的指責對方的不好,來體現自己的強大和秀美,反而更多的要去學會適應對方,才能讓雙方的交流和溝通更加順暢。
所謂兼容並包,其實更多的是說內心的接納程度,而並非說自己的土地上養育著多少種不同的生物。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有很多的自由,比如網絡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閱讀自由,總的來講,就是說我們都希望能見到更多的東西,能聽到不同的聲音,能遇見不同的風景。但這一切的首先,是有一顆能夠承載很多不同的內心。倘若我們彼此雙方的內心都封閉而敵視,稍微見到那麽一點點“異己”就不順眼,到處充滿了怨婦般的批判和“唯我獨尊”的憤青思想,那還談什麽開放和自由?
在很多之前的旅行中,每次到了不同的地方,總會和同伴很自以為是的想 “這跟北京不同啊!”或者“我們國家不是這樣的啊,還是我們的又好又方便。”但是這次去台灣,一直努力糾正自己的這種想法,甚至每次消費都盡量不去想匯率差價。我努力讓自己像一個台灣本地人一樣去思考,去生活,去感受;然後,去寫字,去交流,去行動。努力去學習對方的語言習慣,說話方式,行為規範,道德標準,嚐試用他們的思想和背景去思考問題,看待曆史;學習用真實的雙眼去看待曾經畫片兒上的東西,學習用靈動的雙耳去傾聽曾經別人口中的傳言。這讓我想起James Michener在《A problem of menus》中的一段話:
If you reject the food, ignore the customs, fear the religion and avoid the people, you might better stay at home: You are like a pebble throw into the water, you become wet on the surface, but you are never part of the water.
(如果你拒絕一個地方的食物,忽視他們的習俗,害怕他們的宗教,避開他們的人群,你最好還是呆在家裏吧。你隻是被扔進水中的一塊石頭,隻是表麵被浸濕了而已,但你永遠不會是水中的一部分。)
其實很多台灣的年輕人想要了解大陸,每每在網絡上遇到年輕純樸且彬彬有禮的台灣青年,我便像“代表”大陸發言一般,更加彬彬有禮,友善熱情的回複溝通,生怕自己的表現不夠好,壞掉大陸同胞的形象。我想這樣的“攀比”應該是有益的,這種有益該如何來形容呢?我想到一個網友寫給我的一句話,叫做
“兩岸的年輕人在改寫曆史”
雖然用在我身上非常大,但是我很喜歡這句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1973430100o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