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的很好!討論上次我沒想完的--關於信息時代的人的認知的錯位,和以前的傳統認知的差異。我們討論”人“的這個格,好不好

來源: kirn 2022-03-17 15:39:0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950 bytes)
回答: 因果的係統觀:《琴詩》dhyang_wxc2022-03-17 10:51:05

先道歉,我是個喜歡唱反調的主啊,就和你討論討論,若和你觀點不同,你別生氣

”所以,人討論某一物,實際上是在討論它的名和實構成的體,這是因果討論的一個隱含的假設。“ 沒有思考的物,都是在這個後來的框架的,馬或者白馬,就是這樣可以解釋,這些都在”物“這個格位上。但是對於人本身來說,這個名和實就不存在非常直接的關係了,在信息時代,這個關係就可以得到了最直接的驗證。

隔壁老王,是個相妻教子的模範丈夫。但是他在網上和別人網戀啊,成為事實的精神出軌。不管我們如何去認知老王的肉體,膚色,種族和他的精神 (精神相當於馬的白色),那麽人群就自動的劃分為了兩類,一個是認識他老婆的和老王的這個精神麵目的,一個是認識他的網上情人的和老王的那個精神麵目的。那麽人到底怎樣能夠認識別的人,別的人也是世界的一部分呢

所以,對於人這個格而言,那麽”名“其實是一個矢量,它在指著人的不同時期或者同一個時期的不同精神麵貌。因為”名“是一個稱呼,”名“是被認識老王的人來使用,老王不需要使用老王這個“名”。所以”名“其實是完全不能被老王的朋友來沒有誤差的來指向這個“名”所對的老王的”體”。

怎麽解釋這個概念的偏差呢?西方宗教提出了一個三位一體的概念,這個概念就是第一體係和第二體係的鑰匙。

********

還有打個岔:)拿了博士的科學家都被語言定義成為哲學博士,在英文裏,哲學家是個前置定語, Dr. Yang ,Doctor of Philosophy. Yang, 哲學家楊是楊。 但是到了中文,我們說,楊博士,楊成了前置定語,楊就是哲學家:)

所有跟帖: 

”名“其實是一個矢量!!!一語中的。 -dhyang_wxc- 給 dhyang_wxc 發送悄悄話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頁 (990 bytes) () 03/17/2022 postreply 17:47:57

哈哈,北大人大哈工大,習大大,大的東西有很多呢。 -kirn- 給 kirn 發送悄悄話 kirn 的博客首頁 (641 bytes) () 03/17/2022 postreply 20:03:50

[有一個關係,還存在於因果之前],well, 第一存在無所謂於因果 -dhyang_wxc- 給 dhyang_wxc 發送悄悄話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頁 (984 bytes) () 03/17/2022 postreply 20:46:31

說的太好了。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覺得自己把這個信和真的關係想清楚了,想清楚了以後就發現人生輕鬆淡然 -kirn- 給 kirn 發送悄悄話 kirn 的博客首頁 (339 bytes) () 03/18/2022 postreply 06:15:04

kirn,程度不淺啊。那個滋味成自己的一德,即自己的一部分,就是道德所指, -dhyang_wxc- 給 dhyang_wxc 發送悄悄話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頁 (140 bytes) () 03/18/2022 postreply 07:02:0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