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這是非常老舊的舊文了。是高一時寫的。那時當然還沒有朱朱莉這個筆名,是實名發表在《中學生語文報》上的,後被選編入《中學生優秀作文選》。現在再看,當然是寫得非常幼稚矯情,當時卻是真情實感。我有一本老本子,用圓珠筆記下來,還為它繪了個小圖,來美國時也帶了過來,可見對於文字我還是非常珍惜的。這次把它化作數字版。紀念我第一次拿到稿費第一次發表文章的經曆。
生命的沉思
0
那個夜晚非常寧靜,不寧靜的隻是生命河道裏潺潺的流水。
因為那個寧靜和不寧靜,我沉思生命的空地。
1
我一想到這片生命的空地,想到這兒竟沒有一顆野草甚或一粒種子,我就感到痛苦(有痛苦或能夠痛苦的人不多吧)。
我曾問過幾個同齡人,問是否想過生命,她們漫不關心:“管它呢!”生命竟與自我無關嗎?
生命的土壤裏沒有種子,就是我的罪過。
2
人活著是為了什麽?這個問題很久前就有人談,一直談到現在,但我的心卻為何還如此的茫然?
這個嚴肅的問題不是每個人都想到的吧?但沒想到的人自有她的福氣,想到這個問題又找不到答案的人卻時刻會感到困惑,感到痛苦。
我想,應該做些什麽呢?怎樣才能無愧無悔地或少愧少悔地完善自己呢?
3
“雁過留聲”,人來到這個世界,到他歸去時總得留下點什麽吧。
享用前人遺下的許多,也總得創造一些東西,供後人使用吧。
莫名其妙地,閃過那麽一首詩:我悄悄地來到這個世界/也將悄悄地離去/我揮揮走/不帶走一朵流雲/也不留下一縷輕風......(也許看多了這樣的詩,不知不覺地溜出來吧)。
有人也許是抱這樣的態度的吧,但我卻懷疑這樣的生命是否同沒有生命一樣。
4
一個朋友贈我一句話: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並不是為了吃飯。
我自然也是如此。
人不能是為了活著而活著。
縱然是一塊木炭,也應該發光發熱。
縱然是流星一顆,也應該留下一瞬的輝煌。
5
這個世界生命擁擠,不前進就是後退,不創造就等於落伍。突然,心中滑過這個念頭,不禁覺得充實了。
生命的內容化為實在——前進,創造。於是潛伏在骨骼下麵的力量充滿了我的全身,這是否是戰鬥的激情?
我忘卻了多年來的空虛。
生命的沉思中,陽光變得燦爛。我覺得有必要做些更現實的事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