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偶書 4:食途與秋尋

本帖於 2025-10-21 11:10:15 時間, 由普通用戶 離岸 編輯

一)爸媽家門口的食堂,已有幾十年的曆史了。

沿著食堂的路,走下去,仿佛可以回到童年的食光。打飯時,師傅們親切地和我打著招呼,

“閨女,要點什麽?”

“姐姐,拿好”

所有失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時間或許不是解藥,但時間裏一定有解藥。

 

食堂的早點,有餛飩,小米粥,豆腐腦,小籠包,餡餅,肉/蛋夾饃,油餅油條。。都是現做的

午餐

部分菜的價格。

炒餅和炒河粉。

冬瓜丸子湯和排骨湯。

午餐時候的麵食

種類也很多,這隻是一小部分。

釀皮,我特別喜歡的。

提前打包好,根據每個人的口味喜好,現買現調味。

拚盤涼菜等

不同口味的燒餅,椰蓉,芝麻醬和椒鹽的。

素丸子,當零食很方便,香香的,也不膩,喜歡。

炸魚,去晚了,就剩這點兒了,我全包圓兒了嘻嘻

鴨架子,4.5元一個,哎,太合適了,恁的香。

是隔著玻璃照的,看不太清楚哈。

小蹄子,這是我媽媽喜歡的,肯定也得買啊。

其它的鹵菜涼菜等

跟食堂打的早點:餛飩,豆腐腦,油條。

還是早點:疙瘩湯,豆腐腦和肉夾饃。

這是打的午飯:炒餅,宮保雞丁,紅燒肉。家裏做了青菜,湯和米飯。

炒餅我爸爸媽媽基本不吃,他們寧願吃米飯。其實我也不怎麽愛吃炒餅,太幹了。還好我們食堂的炒餅,比外麵的要軟和很多。這次是因為河粉沒了,就炒餅了吧。哈哈。

我無比喜愛的零食:紅糖和冬棗。

紅糖不怎麽甜,又香又醇,很古樸。拿來做糖水也是極好。

冬棗又甜又脆,同樣是愛不釋手呀

稻香村點心,是我始終都愛的。

今年中秋,稻香村出的限量版月餅,石榴汁口味。

 

二)這世上有兩個我,一個像我不是我,一個是我不像我。

 

路邊的棗樹,親切嗬

路邊的山楂樹,看著都忍不住咽口水了。

還有泡桐,這麽粗的樹幹,這麽繁茂的枝葉,在這裏你佇立了多久?

泡桐的花語,是永恒的守候。

泡桐樹下。

二-1. 每天清晨,樹下總會有些老鄉,在這裏賣些自家種的蔬菜。

二-2. 泡桐樹下

二-3. 泡桐樹下

二-4. 泡桐樹下

二-5. 泡桐樹下

家門口的小超市,收銀員也都是認識的。

這份濃濃的人情,讓我尤為珍惜懷念。

偶遇《紅樓夢》畫展。

再讀風月寶鑒,一麵兒女情長,一麵白骨皚皚。

以前讀的是兒女情長這一麵,怎麽都覺得似是而非,不明不白。

如今看其背麵,說什麽金玉良緣,悲什麽黛玉葬花,竟是悼明之亡,揭清之失。

一下全講得通了。

大廈裏各式餐廳不少。我看到的服務生,也都是穿著漢服,著實養眼。

商場裏沒什麽人

空蕩蕩的

知交領我去了附近的一個生活館,好幾層樓,每一層都有不同的服務:吃喝,洗浴,冥想等等,我倆主打一個躺平和聊天。我想一輩子的好友,大概也不過如此吧。

從上午到夜晚,時間的河,可曾為我們停留。

生活館裏的一個服務,沒記住叫什麽。就是有很多各種造型的小房間,每個房間溫度不一樣,門外有溫度計,顯示屋裏的溫度。地板是熱乎乎的,人躺在地上熱敷,身子骨很舒服的。

我覺得自己特土,有些服務,真是不好意思享用。吼吼。

“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真正的離別,沒有長亭古道,也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

隻是在一個和往常一樣的清晨,有人留在昨天了”。(餘華)

春天丟了,秋時去尋,一切就慢慢黃了。

“變化這個東西太奇怪了,形容不出來,但已經知道不一樣了”。

“如果我們走太快,要停一停,等候我們的靈魂跟上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