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大哥之四:也有赤壁戰一場

來源: 郭大平 2023-03-02 06:49:0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590 bytes)

                           憶大哥之四:也有赤壁戰一場

                              郭大平 2023215

文化革命進行中,生產工分掙奪忙。

大哥平生快意事,也有赤壁戰一場。

小河水白彎彎流,胡家灣臥河下遊。

村尾有家六子戶, 四子已成如壯虎。

成分“富農”抑其囂,有似曹瞞漢賊名。

當時弟輩尚幼弱,生力唯父與喈鳴。

大哥時為小隊長,工分計會村頭堂。

錙銖蠅頭紛爭起,“富農”長子動刀兵。

一掌打趴老父親,大姐嚇哭滾地躺。

無名衝冠孰可忍,大哥迅手抓板凳。

攔腰一擊凳碎裂,“長子“已倒塵埃中。

拉起父親和大姐,出堂誰敢攖其鋒?

其餘三虎遲反應,舉拳擼袖要重戰。

大哥父親背靠背,四齒釘耙手上掄,

戰死一雙已夠本, 殺卻四個就賺翻。

四虎遠望堂後縮,腥風血雨熄黯然。

自此東吳無大事,沒人敢再睨碧眼。

輕侮茲家要代價,村堂一戰威名傳。

所有跟帖: 

村民械鬥,本尋常事也,寫得有意思,就是韻有點亂。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08:27:00

寫敘事長詩,不轉韻太難。所以就轉來轉去。謝方居士關注。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08:34:35

即使轉韻也通常是幾聯一韻。這裏有時甚至一聯一韻,所以覺得有點亂。農村趣事比城裏多,其情景與古詩詞更近,多寫寫很好!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08:47:00

沒有一聯一韻啊。那就又回到了我和唐宋韻大師的爭論。我認為: an/in/un/en, ang/ing/eng/ong可以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200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08:55:23

哦,這韻太寬了,唐詩用的是舊音舊韻,恐怕不能用來佐證普通話的押韻規律。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176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09:11:27

既然居士這樣說,那看起來an/ang 可能確實是有些特殊。。 將來我寫詩時,會注意這一點。不過,錢起這首,確實就用了an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1836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09:27:15

這裏簪在唐代未必讀zan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3297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09:59:20

請看這首杜老爺子的名篇: 兵車行。紅字處押韻有點亂?還是古讀音和今人不同?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2021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13:45:56

哈哈,這個真是個古代類自由詩。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15:39:04

看來以前可以聯內鄰句押韻,也可以聯間隔句押韻,靈活多樣,少受束縛。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0:47:48

如果an/en不可互韻,則青鎖門之門,上下左右都不押韻。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6404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14:33:15

但我覺得: 東掖垣/青鎖門 是押韻的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15:03:58

這並不能說明兩者押韻。隻能說明那時的人寫詩以意為先,沒有那麽多條條框框。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90 bytes) () 03/02/2023 postreply 15:55:57

這兩句應該押的是平水十三元韻。有個工具,叫"搜韻",應該對您有幫助。 -惜也- 給 惜也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0:24:23

還真是。但肯定不能理解為an/en押韻,否則安為什麽不在裏麵?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0:40:00

平水韻,是本韻書;如果願意用平水韻,就查韻書以確認韻字是否正確。不要問為什麽,因為總結歸納出平水韻的人都不在了。 -惜也- 給 惜也 發送悄悄話 (431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1:07:55

我覺得,為什麽一定要按照以前那些這韻那韻去強拉硬湊呢?就用拚音,韻母相同者就算押韻,豈不簡單?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1:12:54

不學,豈不更簡單。 -惜也- 給 惜也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1:48:03

學,還是要學的。但應該學習那些先進的東西。腐朽落後的東西,那就不要學了。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1:52:16

正好,那些腐朽落後的東西就留給我這類腐朽落後的人去學吧。 -惜也- 給 惜也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1:58:23

我不反對平水韻,我自己就用,有網上韻書幫助也不難。隻是對曆史上語言的變化很有興趣而不得其解,故有疑問。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20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3:56:02

那應該不是"詩"本身的問題了。語言學,聲學,人體結構,社會學,曆史,怕是汪洋大海滔滔不盡了。 -惜也- 給 惜也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5:00:52

我剛看到,您萬萬不可這樣稱呼我。。。這裏麵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416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8:10:07

交流一下 (見裏麵)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2163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7:55:59

新韻舊韻是各人的喜好,應互不相害,並行不悖。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3/2023 postreply 19:15:00

近體詩詞的巔峰是唐宋,平水韻就是唐宋時期的韻。後學練習,可以選擇不用平水韻。但是讀前人作品,不可以問"為什麽 -惜也- 給 惜也 發送悄悄話 (585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05:49:46

您好像誤解了我的意思,或者把我的看法與前麵郭先生的說法混在一起來評論了。我的意見很清楚。。(見內)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504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06:08:36

詩詞格律最易,技巧次之,立意最難。動不動就以"立意好"安慰或者自我安慰,有空中樓閣之虛妄。 -惜也- 給 惜也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07:01:28

至今仍然感君幾周前“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鼓勵,加倍努力猶嫌不足,豈敢有半點“虛妄”。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08:02:08

古詩詞鑒賞與寫作,如今是小眾。在坦率提出意見建議的前提下,詩友間相互唱和與鼓勵(包括稍有“吹捧”),也是與人為善的分寸。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08:15:22

惜也兄的認真勁,值得浮一大白,點讚一萬點。世事茫茫無限艱,隻因生在認真前。為有認真甘苦辛,敢教萬事輕無痕。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07:19:52

完了,這裏又把an/in/en 互韻了,犯惜也兄/唐大師之兵家之大忌也,趕緊回去自省修改,看能否成一七絕雲也。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07:38:40

杜甫的金光門押平水十三元韻。地地道道。您們在懷疑他的文字之前請加強一下自我學習。 -惜也- 給 惜也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10:46:51

謝謝。我後來查韻書找到了答案,並在昨天給郭先生發了跟帖。見上。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11:10:25

你跟的那首詞押的是中華通韻。完全可以。 -老梅林- 給 老梅林 發送悄悄話 老梅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17:54:29

先不說古代。當代,現在,你聽那些”沒文化的“人唱的“民歌,說的順口溜,那首不押韻?然而, -老梅林- 給 老梅林 發送悄悄話 老梅林 的博客首頁 (198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17:50:49

這個很讚成。詩若沒有韻,讀起來就費勁。找不到鼓點,費腦子。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92 bytes) () 03/04/2023 postreply 18:53:3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