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起一個女孩的故事,她六歲的時候,母親患病,家人於是將她送去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直到五年後母親去世。她是爺爺奶奶帶大的,與母親沒有什麽感情,所以,心裏無痛。
若是從前,我定會為了女孩被剝奪母愛而憤慨而遺憾,但那天,本能的反應卻是淡淡一句:這樣也挺好。
我也經曆過親人的分離,因為死亡。
那是一種永不再見的再見,每每想起,依然痛得錐心。
之後幾年來,階段性食素,減少殺生。與佛教信仰無關,但緣理相通,不想體嚐死亡過程的心痛。
對於永離,我們可以看得很超脫,或很沉重,或很抵觸、很傷悲,沒有接近它的時候,都不算。
小時候,人家說我愛喝湯,重感情;說唇紋深,重感情;說後頸有痣,重感情。
重感情的人,容易心裏苦,即使痛,也是那麽用力那麽淋漓盡致。
什麽才是真正的愛?
我不再急著回答。
養了幾盆肉,普貨。
數量不多,也不刻意尋集。
沒有搬進搬出,不收羅技巧去人為地出狀態,不想苛求觀賞價值而挑戰肉肉的生存極限。
就這樣,讓它們自己生長。
葉片薄,有啥關係?
顏色不萌,有啥關係?
花株不緊實,有啥關係?
隻要,能好好地活著,就行。
於是昨晚突然發現,它們其實活得真美,活出了世俗法則和標準之外的一股仙。
其實,我們不也可以這麽活嗎?
不要愛得那麽用力,
不要為了輸贏而爭得太用力,
不要為了物欲權欲口欲情欲而拚得太用力,
更不要把自己、把別人逼得太用力,
原來,佛家說的“執”其實就是這個意思呢。
人間悲喜,淺嚐足矣。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