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多當janitors,xxx萬當bartender,yyy萬當waiters/waitresses。
數據都很大,沒讀過大學的可能連是多少位數都要琢磨一會,更不要談這些數據到底意味著什麽。
1)如果不放在經濟環境大前提下,談這些是不著邊際。大前提是怎樣的呢?據統計,失業率在8.2%。有那麽一段時間,曾經到了將近10%。
2)然後還要看看這些BA/BS janitors,bartenders,waitresses,waiters是因為短期失業,為了不領救濟,為了養家糊口去臨時工作一下,還是在蕭條之前這些人就已經放棄找他們自己“本行”了。
3)要看看是這些人找“好”工容易,還是沒上過大學的容易。如果要定量,按比例,可以算出投入/回報比。
比如,大學畢業平均工資是5刀,沒讀大學平均工資10刀。大學畢業就業比例10%,沒讀大學的就業比例99%,有多少大學生,有多少沒讀大學的,算算,很快就知道自己讀書(貸款與否)是不是合算了。
為什麽“貸款與否”劃在一起呢?因為都需要同樣的投資。按基本財經常識,投入是一樣的。你喜歡炒股,這個常識你肯定有。差別就是貸款讓沒錢的家庭也有機會送孩子上大學。也許不是好事,也許就應當聽那些人的,讓一部分人永久貧窮,讓一部分人永久富裕,回頭再說“你們就是靠吃救濟”。不過,美國已經不是中世紀了,這個想法也許行不通。
這些呢,一般說來,沒讀過大學的不知道怎麽算。你不會不知道吧?
同樣的討論,在若幹年前也有。隻不過是關於中學的。
你想過沒有,Janitor,bartender,waiter/waitress中絕大多數起碼都是中學畢業。但這些工作其實連中學畢業文化都不需要。按他/你的說法,中學肯定是浪費,而且全是納稅人的錢,不是貸款。所以,第一要做的事是取消公立中學。太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