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貼
外國人講英語難免帶上本國的口音。
印度人的英語,巴基斯坦人的英語和東南亞人的英語,初次聽來
總覺得有些別扭。但是習慣後就自然了。
新加坡人的國語也是英語,但和英美人的英語比較起來總帶有
新加坡的味道。被日本人稱為是Shinglish “新格哩嘻”。
中國人講英語也容易帶上漢語口音被日本人、韓國人稱為“Chinglish:
清格哩嘻”,日本人的英語就稱為“Janglish:江格哩嘻”。
一次在往機場的路上,和一位講英語的老先生坐在一起,
他用英語給我打招呼後問我是不是到“Nalita”?原為他的
發音有問題或者是有地方口音回答說是去成田(Narita)。
他後來又告訴我他來自“Rondon”,我覺得有些疑惑又對不知道
的地名不好反問。
在後來辦理登機手續我們又碰麵了,原來是一個航班,同時登機後
發覺我們都坐一排,這時他告訴我他坐“reft”位子我則是“light sheet ”,
這就更讓我懵懂了。
隨後的交談中才恍然大悟出原來他把我當成日本人了。 他有意將英語
發音按照日本人講英語的腔調和習慣說出來希望引起我的“共識”罷。
於是推測出這位老先生是從倫敦(London)來的,要去成田機場(NARITA);
他坐在左邊(left),我坐在右邊(right)的坐位(seat)。
於是我也將錯就錯地和他交談起來。建議請他讓一位空姐“ready”
來幫他收拾一下他的“ruggage”, 他欣然地“agulee”了。
按照日語發音,這裏的ready 是小姐(Lady),ruggage是行李(luggage),
agulee是同意(agree)的意思。
真行啊!英國的人語言適應能力強!我暗自佩服他對日本人了解夠深的!
同時現在想起來就忍不住想笑有不好“raughing”(應該是“laughing”)!
同時也感覺別扭得不行!在日語裏采羅馬字為語音音標,而缺少英語的
幾個字母:如
L,X,V,Q
分別用 R代替L,用B來代替, 用SHI來代替C等等.從小沒有這些發音訓練
自然就發不出來,就象南方人說卷舌音有困難一樣.具有代表性的“江格哩嘻”
日本式英語有以下特點:
L和R的黑白顛倒
1)R變成L
FRYDAY(星期五) 變成了 FLYDAY(飛行日子)
ALRIGHT(對,正確) 變成了 ALLIGHT(都很輕)
FRIED POTATO(炸薯條) 變成了 FLIED POTATO(飛走的薯條)
READY(準備) 變成了 LADY(女士)
2)L變成R
LATE(晚,遲到) 變成了 RATE(匯率)
LEADER(領導) 變成了 READER(讀者)
LOVER(情人) 變成了 RUBBER(安全套)
Laugh(歡笑) 變成了 Rough (粗糙)
3)V變成B
VOICE(聲音) 變成了 BOYS(男孩)
VASE(花瓶) 變成了 BUS(公共汽車)
4)還有許多如:
HPONE變成HONE
FOUR 變成HOUR
LOVE變成RUBU
LUCK變成RUCK
……
要學會和日本人打交道,就要學會他們講英語的強調,否則你講的英語
再流利再地道也不會被接受,反而成為“裏外都不是”了。本文開頭的英國老
先生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就用江格哩嘻和我交談,可惜的是他將我當成了日本
人了,真難為了他,卻讓人辜負了他的一番好意!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8226; | 令人深思的幾句話(英漢日) |
8226; | 中日不同習慣的細微區別(56)高爾夫球運動 |
8226; | 醜年寄語 |
8226; | 高爾夫美景麗人(50)情人最怕球場泡 |
8226; | 高爾夫美景麗人(49)經營者能人與高爾夫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