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頭,哥大的反戰示威和肯特州大的槍聲】Look back on the Kent State shooting

來源: 唐宋韻 2024-04-26 20:43:4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360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唐宋韻 ] 在 2024-04-26 20:50:3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那年頭,哥大的反戰示威和肯特州大的槍聲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s protest to look back on the shooting of Kent State University

Recently, several American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Ivy League institutions led by Columbia University, have sparked protests in support of Palestine and against Israel. These protests became particularly sensitive following Hamas's large-scale terrorist activities against Israel last October, followed by intense military actions in the Gaza Strip by Israel,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civilian casualties. Due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protests and their disruption of normal activities on campus, the NYPD entered Columbia University campus on April 18 and arrested more than 100 students, but the protests were not halted.

My freshman daughter posted photos and expressed her opinions on Instagram. This made my wife very uneasy, but I understand it. Such things are also important experiences in life. Maybe only elite schools offer such “gifts”. Universities are not just places to study. A good university culture should stimulate thought and encourage critical thinking.

As for the right and wrong of the matter, and whether the protests are meaningful or not, it is probably not appropriate to rush to conclusions, and even more so, to "unify thoughts." Let history answer. The First Amendment to the U.S. Constitution guarantees citizens the right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I remind myself that we old folks need to be wise and not assume we know everything, especially not assume tha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knows nothing, always trying presumptuously to be their life mentors. Last week, when my daughter came home, I shared a longstanding view of mine with her for reference —

When young, if one lacks a bit of leftist enthusiasm, that's a lack of conscience; after middle age, if one lacks a bit of right-wing practicality, that's a lack of prudence

In American history, the early 1960s to the mid-1970s was a turbulent era when millions of young people, mainly college students, led massive protests against the Vietnam War and in support of civil rights, resulting in many conflicts with the military and police. During that time, although America's democratic and legal framework successfully handled the majority of challenges brought by protests, there were also serious failures in some circumstances. One such event occurred on May 4, 1970, when the Ohio National Guard dispersed protesting students at Kent State University and shot unarmed students, killed 4 and wounded 9. It was the most profound campus tragedy in American history.

連日來,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爆發了同情加沙巴勒斯坦,抗議以色列過激軍事行動的大規模抗議和靜坐示威。校方認為抗議的方式和持續時間已經影響到學校的正常運作,於是校長Minouche Shafik請求NYPD於4月18日進校清場,逮捕了一百多人。

 

目前學校抗議的聲浪並未平息,大量校內活動取消,周圍的常春藤院校如耶魯、哈佛等學校的學生,也在籌劃抗議。近日來,這件事在美國,特別是在紐約市和哥大學生家長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關於其是非曲直,不同人立場不同,看法大相徑庭。

 

說實話,比起“風起雲湧”的1960年代初期至1970年代中期,現在的美國相當平和、波瀾不驚。就哥倫比亞大學來說,整整56年前的1968年4月,也發生過可以類比的抗議示威活動。當時,因為抗議修建體育館導致的種族不平等和反對越南戰爭。學生占領了圖書館和幾幢建築,提出了多項條件。在一周談判未果,學校正常活動無法進行的情況下,NYPD進入學校學校,逮捕了700多名學生,導致100多人受傷。那次事件的規模和激進程度,比現在這一次要大得多。

 

我曾經與幾位美國人聊那個時代,當時他們都正年輕。說起那個年代,他們眼睛直放光。在他們的形容詞中,crazy, exciting, 和 amazing等詞是用得最多的。為什麽crazy?那是因為那時候是席卷全國的十萬、百萬人的各種抗議,總統、國務卿和民權運動領袖都在那些年被刺殺,國民警衛隊進入校園開槍打死學生,等等。至於說exciting, 和 amazing,各人的角度就不同了。而我本人最為感慨的是,美國那時盡管社會各種矛盾此起彼伏,不是一般的“亂”,但在其製度框架中,依然有足夠的空間讓人表達訴求。與此同時,美國的科學技術依然保持世界上遙遙領先的狀態。載人登月、個人計算機、激光器,以及大量航空航天、高能物理、生物技術方麵的開創性成果,也是美國在這個動蕩的時代奉獻給世界的。

然而,在那個時代,雖然美國的民主、法製框架成功地應付了絕大都數抗議示威帶來的考驗,卻也有嚴重失靈的局部事件。其中1970年5月4日俄亥俄州國民警衛隊到學校驅散示威學生時,對手無寸鐵的學生開槍,造成4死9傷的慘案,至今依然被人們提及。雖然這不是唯一一次抗議學生被執法人員殺害的事件,卻是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我們來說說它 ——

-背景-

1968年美國大選中,尼克鬆當選為總統。他在競選中承諾盡快結束越南戰爭。然而在他上台不久的1969年,卻將戰火擴大到了柬埔寨境內。此舉被許多人看作是對選民的欺騙和愚弄,於是引發了席卷全國各地的抗議浪潮。抗議最為激烈的一群,當然是大學生。先是1969年5月9-10日,十萬多學生在首都華盛頓“非法割據”白宮前的廣場。然後便是大學校園裏的持續不斷罷課浪潮,數百所高校無人上課,出現了曆史上前所未有的自發性全國學生總罷課。有的學校雖然沒有罷課,但各種抗議和集會如火如荼。

-肯特州立大學-

肯特州立大學(Kent State University)坐落在俄亥俄州東北部的大學城Kent,緊靠著Akron,離Cleveland也不遠。傳統上此地是美國的藍領工業區。肯特州大在幾十年前基本上是一個地方性學院,當地學生占85%。現在情況已經有了比較大的變化,雖然排名不是很靠前,在美國大學中排第200左右,但也是一所國際性的綜合大學,在校生有4萬2千人,包括約600名來自中國的學生。

-事件前奏-

肯特州大一向十分安靜,然而受當時氣氛的影響,也是暗流湧動。1970年5月1日星期五晚,Downtown照例聚集了成百的學生,他在那裏飲酒開party。與往常不同的是,有人樹起了反戰標語,還有一些人在街上聚集喊口號。接著事情就過火了,有人沿途去砸那些被他們認作是“政治性目標”的商家,包括銀行、電氣公司等等。43家櫥窗被砸爛,一家珠寶行遭到搶劫。於是市長Leroy Satrom宣布肯特市進入緊急狀態,實行宵禁。警察們動用了催淚彈和電棍,將酒吧區鬧事的學生趕回校園。

1970年5月2日星期六,市長向州長James Rhodes提出請求,要求派國民警衛隊協助恢複肯特市與大學的秩序。羅茲州長當即授權國民警衛隊出動肯特市。國民警衛隊是州的武裝力量,不受美國國防部管轄。他們一般不參與維護安全秩序的工作,除非警察已經不足以應付。(另一個較近的例子是1991年的Rodney King事件,LA發生大騷亂,不得已數萬國民警衛隊士兵進入市區,平息事態。)

就在同一天,反戰學生晚上在校園公共草坪(Commons) 舉行集會。一些人發表了言辭激烈的演說。很快,言辭變成了行動,集會者遊行到宿舍區,加入了更多學生,變成2000多人的隊伍,他們浩浩蕩蕩,包圍了草坪西麵ROTC(後備軍官訓練隊)的房子。點火焚燒。消防隊員抵達現場後,示威者用石塊砸他們,而且他們還用砍刀把水龍軟管切斷。最終該建築被燒毀。

5月3日星期日,白天相對平靜,晚間850名國民警衛隊員試圖進入校園,但受到了學生的阻攔。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突破阻擋進入校園。他們住在校園內的體育館和足球場中。

-慘案-

1970年5月4日星期一,學校照常上課。中午學生要在公共草坪舉行一場集會。這是上周五在反戰集會時已經定好的。雖然學校禁止,但學生置之不理。上午11點,有學生開始在公共草坪的Victory Bell處聚集。鍾敲響後,人群達到了3000多人。一些學生是來看熱鬧的,他們其實搞不清什麽資本主義、共產主義跟越戰和國民警衛隊進入校園有什麽關係。

另一邊,在燒塌的ROTC樓廢墟上,上百名頭戴鋼盔手執M1步槍的國民警衛隊員向學生逼近。11點50分,他們對學生喊話:立即離開此地!這是命令,立即解散!

學生的回答是:"Pigs off campus". “One- two- three- four, we don't want your fxxxxxg war!”一些學生做出侮辱性的手勢,向吉普車扔石頭。軍警開始向人群發催淚彈射,有人撿起催淚彈向警衛隊員方向扔回去。這時軍警開始上刺刀,裝滿子彈,組成隊形向集會學生進逼。

這時候,73名軍警組成另一路,在Tayler Hall與Johnson Hall之間驅逐學生。可能是因為對地形不熟,走過一段以後,他們忽然發現自己被包圍了。前麵被兩排柵欄擋住,兩邊都有學生向他們扔石塊。軍警粗暴的驅散行動,讓許多學生非常憤怒。附近工地上的二百塊磚,都被學生扔過去了(但後來調查表明軍警隻有一人受輕傷。)

軍警隻能退卻,但緊張地不停回頭張望。大群學生追隨在軍警。12點25分,退到山頂的70多名警衛隊員中,有28人突然轉身開火,有人是對天或對地,也有人射向人群。槍聲持續13秒,共計發射60多發子彈。

 

13位學生躺在血泊裏,其中4人死亡,他們的生命,被永遠定格在19歲或20歲。尤其令人痛惜的是,在4名遇難者中,Bill Schroeder(最左)和Sandy Scheuer(最右)並不是抗議活動的參加者,他們是在去上課的路上被流彈擊中的。

-槍響過後-

軍警居然向人群開槍,使得現場所有人驚呆了。隨行的軍官馬上發現不對頭,予以製止。學生們憤怒到極點,要跟國民警衛隊拚命。而軍警們子彈上膛,緊張地集結後退。在公共草坪,暴怒的人群與軍警緊張對峙,更大的慘案一觸即發。

就在這時候,地質學教授 Glenn Frank帶領幾位教職員工,站到了士兵與學生之間。他們先是請求國民警衛隊理智,不要再動手,由他們去勸說學生。接著他對學生說了下麵這番話 ——

 

I don't care whether you've never listened to anyone before in your lives. I am begging you right now. If you don't disperse right now, they're going to move in, and it can only be a slaughter. Would you please listen to me?

“我不管你們之前有沒有聽從過別人的勸說,我現在懇求你們,如果你們現在不馬上解散,他們就會推進。結果隻能是一場屠殺。請你們聽我的好嗎?”

在勸說了20分鍾之後,學生們終於離開了公共草坪。隨後軍警也離開了。Frank教授以他的勇敢和責任心,避免了更大的悲劇。我多年前看這一段時,是有Frank教授拿著話筒對學生說話的詳盡錄像的。現在一下子找不到了。但聽到已經不清晰的錄音,我依然很感動。向Frank教授致敬!

-調查結果-

事後,聯邦調查局和“總統特別委員會”兩個機構,分別對這一事件進行了獨立的調查。結論是這一事件是多方的誤判造成悲劇。首先應當對誤判負責的是州長羅茲James Rhodes。他當時正在角逐俄亥俄州的共和黨參議員候選人,他提出的口號是“法律與秩序”。肯特大學的局勢,在他看來可以利用一下。槍擊前一天上午,他飛到肯特市,召集了記者招待會。在會上他對學生的抗議活動說了許多負麵的話,造成了廣泛的誤解,更在國民警衛隊官兵中引起了對於學生的普遍敵意和恐懼,這是導致槍擊悲劇的最直接的原因。

沒有人下了開槍的命令,也查不出是誰開了第一槍。但開槍是完全自發的、並且是相互感染的突然行動。總統特別委員會的結論是:在當時情況下,槍擊 “不必要、無道理、且不可原諒。” “(unnecessary, unwarranted, and inexcusable)

在美國司法獨立的體製下,以上結論隻代表行政機構的看法。在此後長達8年多的時間裏,受害者對上至州長下至開槍士兵的槍擊案責任者,進行了一係列民事訴訟。1974年,聯邦檢察官也正式對開槍指揮官和士兵提出了刑事訴訟,但是法庭審理結果,未能認定開槍者犯有蓄意謀殺罪。

對於遇難和受傷的學生,俄亥俄州對每人賠償$675,000(約相對於今天的540萬美元。)

下麵這兩個長片子,是關於此事件的更詳盡的介紹 —

 

-全國性抗議浪潮-

美國主流媒體迅速報導了5月4日肯特大學的槍擊事件,大多數媒體對軍警持譴責立場。《時代》雜誌說:“射向肯特大學學生的那些子彈打傷了這個國家。”5月5日,“結束越南戰爭新動員委員會”和“全國學生聯合會”分別在華盛頓發表聲明,號召全國各地遊行示威,抗議軍人槍殺反戰學生。

美國曆史上最大的一次學生罷課抗議浪潮,就此揭幕。5月8日,美國全國學生聯合會宣布,全國各地437所大學和學院因學生罷課而關閉。哀悼活動在全國2500所大學舉行。450所高等院校由於學生的抗議罷課或教職員的罷教而關閉。5月9日,7萬5千名示威群眾在華盛頓舉行反戰集會。一些國會議員也對肯大事件提出譴責,並且再度提出要求美軍撤出柬埔寨和限製總統作戰權力的法案,引發了激烈辯論。從5月至6月,300多萬美國人卷入了各種抗議活動。

-民意的對立-

雖然學生反戰抗議運動風起雲湧,也獲得主流媒體的支持,但是支持越戰的民意,卻仍然相當穩固。當初約翰遜總統介入越戰時,近65%的美國人支持戰爭。此後隨著戰爭持續和升級,支持率一路下降,至1969年達到低穀32%。然而在隨後的學生抗議示威中,支持戰爭的民意不降反升。學生上街鬧事,遭到市民反感。不少政客主張強硬對待激進示威。

肯特大學所在的地區當年十分保守,加上學生騷亂對地方秩序的破壞,居民們大多對反戰學生抱有濃厚的敵意。5月4日槍擊發生後,人們普遍同情軍人,認為死傷學生是咎由自取,甚至說應該多殺幾個才好。不僅一般人這麽想,就連一些受傷學生的父母也這麽想,他們為自己孩子的“胡鬧”感到恥辱。

受傷學生在醫院裏、在社區裏受了不少白眼。他們被看成敗類,看成是國家的敵人。更有甚者,受傷學生Jim Russell父親在一家百貨商店工作。當他兒子受傷的消息傳出以後,他很快就被老板借故炒了魷魚,就是因為兒子參加了抗議,而且中了槍。於是,不止一個學生徹底失望了,他們離開了家鄉,到更能讓他們自由呼吸的地方去生活。

-我的斷想-

曆史不是簡單重複的。今天的美國和世界都大不一樣了。造成這次哥倫比亞大學學生抗議的原因其實也不單一。在這個撕裂的社會,事情又擴展到國際事物,更是很難有共識。學生的訴求,在短時間內恐怕是無法滿足的。去年十月當哈馬斯的恐怖襲擊發生後不久,哥大經濟係一位猶太教授指責新上任的校長Minouche Shafik反而對校內聲援巴勒斯坦的集會給與默許,有支持恐怖主義之嫌。

 

然而,在上周她請NYPD入校園清場,又遭到支持巴勒斯坦、反對以色列的抗議者的指責。她內心的想法我們無從知道,但我知道她是出生於埃及的阿拉伯裔學者。她地位相當尷尬。她在目前這種情況下走鋼絲、找平衡很不容易。祝她好運。

去年十月哈馬斯對以色列的恐怖襲擊無疑是罪惡的。然而,如果放到更宏觀的尺度,自從拉賓1995年被刺殺以來,巴勒斯坦問題的解決沒有出現積極的跡象,現在的情況隻是問題的一個大爆發。你把200多萬人,如鐵桶一般封在大約4 x 15 英裏的Gaza Strip裏麵,三十年如一日“圈養”,地區沒有產業,個體的生命毫無希望。基本的生存大多靠“聯合國人道援助”來維持。說實話,養狗都不能這麽養。這本身不就是產生仇恨和恐怖主義的土壤嗎?這個地方,也算是以色列的一個特殊部分,怎麽解決問題呢?你殺恐怖分子殺得完嗎?把加沙炸成廢墟問題就解決了嗎?從長遠來看,巴勒斯坦問題要解決好,還是需要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光強硬是不夠的。

日前,讀大學一年級的女兒回家,問我對這些事情的看法。我說最近常想到過去大學裏猶太老板的話。他說他年輕的時候認為以色列總是對的,成年以後感覺並不都是。一些事情可以做得更明智,本可對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都有利,但他們沒有做。第二點,我說大學不僅是讀書的地方,更應該是產生思想、讓人思考的地方。好的大學,一些思想可能“超前”,但這有時正是其優秀之處。某些過激的觀點,恰可以平衡社會主流思潮的保守和僵化。未來回頭看,其實對世界的進步恐怕是有好處的。最後我說作為政治上的中間派,始終有一個看法 ——

年輕時候,如果沒有一點左派的熱忱,那是沒有良心;

中年以後,如果沒有一點右派的實際,那是沒有腦子。

--------------

【相關博文:《在以色列的炮火聲中,我想到了兩個人》】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301/202310/7068.html?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重要的是:不要在有了腦子以後丟掉了良心啊 ;-) -最西邊的島上- 給 最西邊的島上 發送悄悄話 最西邊的島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6/2024 postreply 21:37:53

有這個危險。所以人不該否定年輕時的自己,最好在年輕時自己的基礎上成長。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6/2024 postreply 22:48:10

所以老大說要“不忘初心”啊。。。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7/2024 postreply 00:55:41

說到KENT大學,肯定涉及越南戰爭,說越戰,很難不提南越 -永遠老李- 給 永遠老李 發送悄悄話 (1078 bytes) () 04/27/2024 postreply 04:54:22

南越當時的衰勢,跟美軍撤離時的阿富汗政府有一比,完全是爛泥扶不上牆。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7/2024 postreply 10:08:22

My rightist boy said he'd bide his time till he prevails -7grizzly- 給 7grizzly 發送悄悄話 7grizzly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7/2024 postreply 09:23:38

He must understand life is short and history is long.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7/2024 postreply 10:15:54

Thanks but it's unlikely. He said it to impress, I think:-) -7grizzly- 給 7grizzly 發送悄悄話 7grizzly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7/2024 postreply 14:07:4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