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
I des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on the floor.
I watch the bright moon, as I tilt back my head.
I yearn, while stooping, for my homeland more.
(徐忠傑 譯)
A Tranquil Night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許淵衝 譯)
In the Quiet Night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 head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Witter Bynner 譯)
Night Thoughts
I wake, 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
(Herbert A. Giles 譯)
On a Quiet Night
I saw the moonlight before my couch,
And wondered if it were not the frost on the ground.
I raised my head and looked out on the mountain noon,
I bowed my head and though of my far-off home.
(S. Obata 譯)
The Moon Shines Everywhere
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
I thought hoar frost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
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
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
(W.J.B. Fletcher 譯)
Night Thoughts
In front of my bed the moonlight is very bright.
I wonder if that can be frost on the floor?
I list up my head and look at the full noon, the dazzling moon.
I drop my head, and think of the home of old days.
(Amy Lowell 譯)
Nostalgia in a Tranquil Night
The moonbeams casted on well-fences,
In a trance I felt it was hoarfrost.
Lifting my head, the moonlight flowed into my eyes;
Bowing my head, the homesickness flooded my heart.
(唐宋韻 試譯 【注:“床”作井欄解。】)
李白(701 — 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李白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被尊為“詩仙”。關於李白的出生地,有綿州昌隆縣青蓮鄉(今四川江油市青蓮鎮)和西域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市)兩種說法。李白5歲讀書,14歲時便有詩賦示人,受到一些名流的推崇。自開元十二年(724年)後的十幾年時間裏,李白出蜀,辭親遠遊,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和都城長安。他廣交朋友並幹謁達官顯貴,尋求入仕之路,但一直未果。天寶元年(742年),經玉真公主和賀知章舉薦,玄宗召李白進宮任供奉翰林。一年後李白對禦用文人生活厭倦,行為懈怠,玄宗賜金放還。安史之亂後第二年(756年),李白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府。永王在與肅宗爭奪帝位的爭鬥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連,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李白於肅宗寶應元年(762年)去世,享年61歲。
李白的詩豪邁奔放,想象豐富,意境神妙,語言飄逸,從立意到表現方式均具有典型的浪漫藝術特征,對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在李白的詩歌中,樂府歌行體和絕句成就最高,五言律詩也多有佳作。杜甫稱讚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黃庭堅說“李白詩如黃帝張樂於洞庭之野,無首無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槧人所可擬議。”李白僅有的的幾首詞雖有真偽之爭,但詞學家普遍認為李白具有詞壇“開山鼻祖”的地位。
李白臨終前把畢生作品托付給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李陽冰不負重托,將書稿重新抄錄編成《草堂集》20卷。李白現存詩約1000首。
詩詞作品影響力總體評分: 9
宋雨:李白的《靜夜思》可能是中國文學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它創作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秋天,那是李白離開家鄉的第三個年頭。那一年春天,李白開始了他對江南的遊曆。他先後遊覽了金陵、蘇州、杭州、越州(紹興)、台州等地,然後北上至揚州。這首詩就是他在揚州時寫下的。
唐風:在揚州,李白客宿於旅舍。恰逢九月十五日左右的一個晚秋之夜,一輪皓月當空,詩人思鄉之情油然而生。而且據史料記載,李白正在病中,鄉情就更為熾烈。於是他提筆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靜夜思》。自問世以來,它幾乎被所有唐詩選本收錄。
宋雨:這是一首五言樂府詩,除押平聲韻外,並不受絕句平仄格律的限製。《靜夜思》沒有李白其他詩作裏經常呈現的天馬行空的意象,它用最樸實的語言抒發遊子的思鄉之情,然而卻有著巨大的感染力。我們先依照普通版本和一般理解來討論一下吧。
唐風:首句“床前明月光”寫作者佇立在床前或坐在床上,看到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欞。詩人可能是夜不能寐,但並不是躺在床上,否則後麵的“舉頭”和“低頭”就無法發生了。
宋雨:那年頭沒有玻璃,根據一般的說法,古時窗戶大多糊著窗戶紙。若是如此,月光怎麽透進屋呢?
唐風:古人並非都用紙糊窗戶。很多的普通人家隻有簡單的窗欞。有的窗戶可直接手動裝卸木板以采光或通風。還有的窗戶有縱向的窗樞,窗戶是可以打開的。總之月光可以有多種方式透過窗戶照射到床前。
宋雨:詩人在病中客居他鄉,夜不能寐,起身長時間處於寂寥之中,不經意看到床前皎潔的月光,一瞬間有幾分恍惚,真好像看見地上鋪了一層白色的濃霜。“疑是地上霜”中一個“疑”字,既表明客觀上的相似,也表明主觀上在一瞬間的遲疑和不確定。此字巧妙,也自然引出了後麵的句子。
唐風:“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兩句,“舉頭”是一種自然的探究。詩人的理性和周圍環境都表明,這“地上霜”是月色所致,於是吸引著他抬頭瞭望。一輪明月掛在秋夜的天空,分外明亮但帶著幾分淒清。這樣的一個情境,最容易觸動遊子的情懷。
宋雨:在古詩詞中,“低頭”、“低眉”這樣的表達,一般都與人的內心活動,特別是與沉痛、憂鬱等情緒相關聯。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近代魯迅詩中“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等,都是這樣的用法。
唐風:另外,短詩中的重字是需要小心的。相鄰兩句在同一個位置上的重字大多不好。然而“舉頭”和“低頭”卻不僅貼切自然,而且兩者的對比和映襯更強化了思鄉之情。
宋雨:這首小詩極為平易,卻有既豐富的內涵,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感情。明代學人胡應麟評價李白小詩“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詩藪·內編》卷六),這確實是說到了點子上…… 到此,我們對這首小詩的賞析是不是就可以結束了?
唐風:假如是一個小學的教案,到此應該差不多了。然而,這首《靜夜思》其實還有不少東西可以討論。比如說,一千年來它有許多版本。李白的原版究竟是哪一個?還有對詞的解釋,特別是第一個字“床”就有多種不同的理解。我們挑一些比較有意義的來說說吧。
宋雨:好,先說那個那個“床”字,我們前麵是把它按照臥具來解釋的,跟我們今天的床是同一個意思。然而,一些學者認為,這裏的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是古時一種可折疊的坐具,兩邊腿可合起來。類似今天的馬紮。杜甫 《樹間》詩中就有“幾回霑葉露,乘月坐胡床。”順便說一句,我們今天說某人“坐第一把交椅”(當領導),其中的“交椅”就是胡床。古時候沒那麽多凳子,一群人大部分都是站著或坐地上,隻有地位高的才坐交椅。
唐風:“床”字還有另一個釋義,即 “井床”,也就是井的圍欄。這種解釋一下子就把詩人拉到室外去了。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不妨看看李白自己的詩句。李白的《長幹行》中有:“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這是成語“青梅竹馬”的來曆。詩中那個“床”字,好多人囫圇吞棗,一帶而過了。其實仔細想想,小孩不可能騎著竹馬繞著家裏的睡床跑。這裏的床,就是井邊上的圍欄。古時候“井床”是井欄的同義詞。我本人認為“井床”最有可能是李白《靜夜思》中“床”的原意,這樣解釋,全詩更自然,更合情理。
宋雨:現在我們再來說說《靜夜思》的不同版本。複旦大學陳引馳教授曾經說《靜夜思》至少有50種不同版本。 這麽多版本,其實就是少數幾個字詞的不同,然後在不同抄本有不同的排列組合。簡單地講,《靜夜思》主要有兩個流傳版本,一個是我們此處用的版本,它是“新版”,來自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蘅塘退士(孫洙)所編的《唐詩三百首》。 “舊版”為宋代版本,最早載於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卷六):“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唐風:兩種版本中,第一和第三句各有一個字的出入。舊版的“床前看月光”,在“新版”中嵌進一個動詞,這樣意思似乎更完整,每一句都是省略主語的句子。而新版中的第一句是個片語,比較輕靈,而且加一個“明”字,增加了月光的亮度,作為起興似乎更好。第三句中,有學者認為“山月”的說法更帶有文人氣,那時的文人詩常將月亮分為“山月”、“海月”等。而“新版”讓明月完全脫離了地理環境。
宋雨:宋朝的幾個版本和元代的兩個版本,以及日本保存的宋刊本《李太白文集》中的《靜夜思》,均與與目前通俗版本有上述兩字的不同。宋朝離李白的時代近,所以這個版本大概率是李白的原版。然而到明清就有了變化。明代趙宦光、黃習遠的《宋洪魏公進萬首唐人絶句》中,《靜夜思》的第三句被改成了“舉頭望明月”,但是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沒有變化。而清朝康熙年間沈德潛編選的《唐詩別裁》中,《靜夜思》詩的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但第三句卻保留“舉頭望山月”。看來,《唐詩三百首》綜合了這兩處改動,編成了“新版”的《靜夜思》。
唐風:然而在學界,康熙皇帝欽定的《全唐詩》並沒有受到任何改動的影響。而近年出版的劉學鍇先生的《唐詩選注》中,《靜夜思》也用的是“舊版”。與此同時,“新版”的《靜夜思》顯然更為通俗和朗朗上口,在民間廣為流傳,並被收錄於中國大陸的小學語文教科書中。
宋雨:關於《靜夜思》的不同版本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十幾年前一位在日本讀書的華裔初中生發現,日本書籍上的《靜夜思》與中國版本不同,於是就撰文指出中國版的《靜夜思》是被“篡改”過的“山寨版”。一時間這個問題還引起了讀者的不少爭論。
唐風:對於這樣的爭論,古詩詞學家莫礪鋒先生認為沒有必要。有關版本的考證,應是學界的事情,對普通百姓不應該產生影響。他認為今人讀到的《靜夜思》,已經不僅僅是一首“唐”詩,而是凝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審美創造。對此我們應該抱以尊重的態度。的確,《靜夜思》太特別了,在1300年後的今天,李白恐怕已經不能聲稱對它擁有“獨家版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