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韻》54.《終南別業》王維 (South Mountain Villa)

來源: 唐宋韻 2024-01-13 09:37:3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757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唐宋韻 ] 在 2024-01-13 09:40:0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終南(1)別業(2)》

王維

 

中歲頗好道(3),晚家南山陲(4)。

興來每獨往,勝事(5)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6)林叟(7),談笑無還期。

 

1.  終南:即終南山。

2.  別業:別墅。

3.  道:這裏指佛教。

4.  陲(chui2):邊緣、邊境,此處指山腳下。

5.  勝事:美事、令人高興的事。

6.  值:遇到。

7.  叟(sou3):老翁。

 

--------------------

譯1.

On His South Mountain Villa

 This mind after youth for the holy has grown.

Still later, up here, there’s my house so fine.

Whene’er there’s the mood I will wander alone

With pleasures sublime — be sure, all are mind!

Perchance I come near where a rill’d disappear,

Then I’ll sit and watch clouds rise in that clime.

An old wight may be here, and then, full of cheer,

We’ll chat and laugh with no thought of time.

 (王寶童 譯)

 

譯2.

Zhongnan Cottage

Since mid-age, I have developed a penchant for Taoism.

At late age, I settle down by the side of Mount Zhongnan.

When I feel like it, I go out for pleasure alone by myself.

In coming across beautiful things, I keep them all within.

Wandering aimlessly, I arrive at source where river starts.

I sit down and watch leisurely where clouds come about.

Occasionally, I chance upon an old fellow inside woods.

In chitchatting and cracking jokes, I forget to head home.

(prepared by: alexcwlin; edited by: Adam Lam)

---------------------

王維(701—761年) ,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永濟)人,祖籍山西祁縣。王維是盛唐傑出的詩人、畫家、官員,他出身太原王氏大族,父親做過汾州司馬。王維少時聰穎,詩、書、畫、樂皆通,14歲便到長安宦遊。由於他的多方才藝,很快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王維20歲時中狀元,其中除了學識的因素,也憑借岐王和玉真公主的推薦。王維於玄宗開元九年(721年)入仕,早期任太樂丞、右拾遺、監察禦史、河西節度使判官等。天寶年間,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後,被迫受偽職。長安收複後,問罪但被豁免,降職任太子中允,後遷中書舍人,終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王維卒於唐肅宗上元二年,享年60歲。

王維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詩歌創作上。他創作山水田園詩清貴兩全、形神兼備。王維憑借清新脫俗的風格和他的繪畫才能,營造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蘇軾語)的效果。加之王維篤信佛教,作品中又有“詩中有禪”的意境,他因此被稱為“詩佛”。王維以軍旅和邊塞生活為題材的詩作豪放壯闊,也很有價值。另外,王維的一些精美的抒情小詩,如《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相思》、《雜詩》等,千百年來廣為傳誦。

王維的作品集《王右丞集》由其弟王縉在唐代宗要求下編成(王縉時為宰相),共10卷,收錄作品400餘篇,其中古體詩150首,近體詩282首,其他文體72篇。當代較好的選本有陳貽焮的《王維詩選》,由中國大陸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出版。

詩詞作品影響力總體評分: 7

唐風:青年時代的王維似乎是上天特別眷顧的。他出生於名門、官宦家庭,從小才華過人,詩、畫、樂、書法皆通,14歲時一入長安便成了王公貴族的寵兒。憑借能力外加岐王和玉真公主的推薦,他20歲便高中狀元。在盛唐中期,這樣一位年輕人前途不可限量啊。

宋雨:你的意思是王維的人生高開低走了?我看也沒有嘛。王維一生雖然不是官運亨通,但也沒有大起大落,隻是官做得不是特別高。他唯一的危機是在安祿山叛軍中被迫做過偽官,但也被赦免了。王維的詩名流傳千年,這豈是一時為官顯赫所比得了的。

唐風:我的意思不是他官職的大小,而是他後來為官期間有些賦閑期,而且中年後就過著隱居或半隱居的生活。他二十幾歲就開始篤信佛教禪宗、正式拜大薦福寺道光禪師,“十年座下,俯伏受教”。王維三十歲發妻去世後就沒有再娶。他雖身在長安為官卻熱衷寫田園詩等等。這些在盛唐官員中有些異類。

宋雨:王維篤信佛教是受家庭影響。他母親就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他的名維,字摩詰,連讀便是“維摩詰”,即來自佛教的著名經典《維摩詰所說經》。這就是為什麽王維雖然也在朝中為官,但心態恬淡,他的山水田園詩中也透著佛性。王維的人生哲學,我們可以從這首《終南別業》中略窺一二。

唐風:本詩標題《終南別業》中“別業”二字的意思就是別墅。有白字先生把別墅念成“別野”,聽起來也差不多,哈哈。“別業”這個詞現在用得少了。但其“別業”顧名思義就是“別的家業”,在古代一般指那些在市內擁有住宅者,在其他地方(通常是郊外)擁有的第二幢住宅。

宋雨:當時朝中的官員,有上朝和日常公務活動,在城裏必須有住所。即使郊區有別業,也隻能少數時間住在那裏。那時的別業未必是我們今天想象的“郊外別墅”,它可以是簡單的住所。這些郊外比較樸實的房子,還可作為賦閑者和隱居者的居住場所,住在那裏既安靜閑適,又可減少“長安米貴”的壓力。

唐風:“終南”二字當然指終南山。現在確切知道王維約43歲(公元744年)時在長安東北的藍田縣輞川購置了別業,且王維另寫過《輞川別業》一詩。於是就產生了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這到底是一處別業的不同叫法呢,還是在兩個地方的兩處別業?從地理角度講,終南山範圍很廣,也包括藍田輞川在內,所以從地理概念上講輞川別業稱作終南別業並不為過。

宋雨:然而在我們經過考證,特別是閱讀了“藍田縣王維/四呂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效東先生的長篇文章之後,確信王維詩中的“終南別業”不是他後來居住的“輞川別業”。通過對大量王維詩歌的分析,該文作者發現在王維詩中,“終南”與“輞川”有嚴格區分(這與當時普遍的習慣一致)。而且,他從對王維詩的釋義中還發現,居輞川時王維在做官,而居終南時他賦閑。

唐風:確實,根據我們的查詢,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王維自嶺南歸長安後,在長安南郊的終南山隱居了一段時間,這比他購買藍田的輞川別業早三年左右。王維在《答張五弟》一詩中說“終南有茅屋,前對終南山”,也暗示終南別業不是後來輞川的那座大宅。

宋雨:本詩首句“中歲頗好道”中,“道”是指佛教的道行和道術。由於王維在終南山的隱居發生在他40歲時的中年,第二句“晚家南山陲”中的“晚”字就不應該是“晚年”,而是“近來”、“晚近”的意思。

唐風:頷聯“興來每獨往”,表明自己是興致一來就去野外走走,並無任何計劃,而是隨心所欲。“每”字表明他當時信步山林很頻繁,不是偶爾為之。由於此時王維的妻子已經去世10餘年,他很可能是隻身前往終南山隱居的,所以事事“獨往”。而遇到高興的事情(勝事),也就隻有自己知道了。

宋雨:“勝事空自知”中一個“空”字,字麵上看似有許寂寥、無奈的意味,比如在“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獨傷千載後,空餘鬆柏林”(李白)等詩句中就有這個意思。但這裏我認為作者並無這樣的感覺,整個詩的基調都是愉快的。而且從王維的作品來看,這段時間他與張諲(即張五,畫家)、裴迪(山水田園詩人)等互有唱和,並非獨自寂寞。這句或有幾分好事獨享的味道。

唐風:頸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顯示王維水平的名句。從語法上講,這兩句是關於地點和時間的片語(狀語),而非完整的句子。但作為詩並無不妥,它足以讓人感受到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卷。在這裏,詩人讓讀者去想象在山窮水盡、雲霧升騰下的妙境,而不直接描寫,我感覺比“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樣的佳句還要更勝一籌。

宋雨:另外,雲在佛教中有廣闊、無常等意向,“坐看雲起時”也反映了作者的禪意。有一年深秋,我曾經在New Hampshire葉紅草綠的山裏體會過類似的意境。我逆著潺潺的溪流而上,到了山高水窮的地方,坐在石頭喘口氣,看到雲霧湧起,飄忽不定,頓時有一種超塵脫俗的感覺。

唐風:隱居的王維不是一個完全離群索居的人,他在與人交流中依然能得到樂趣。所以尾聯中他寫道“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偶然在林中遇見老翁,談笑甚歡把回家都忘了。把這種偶爾出現的與人交流作為結尾,顯然是作者的構思。

宋雨:王維詩歌的題材、風格前後期有較大不同。前期較為進取、激昂,他的邊塞詩基本寫於這一時期。而中後期則多轉向山水田園,表達閑情或禪理。本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它沒有具體的景物描寫,通篇是敘述和表達自己的心境。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情寄山水、心懷禪意,同時又有一定生活氣息的人。

唐風:在盛唐時代,杜甫無名,李白名氣不小,而王維則是名氣最大的詩人。王維是信奉禪宗者,他以從容、閑適的態度去看待人間事物,並能以獨特的眼光去領略大自然的幽靜和美好。他那些帶有禪意的詩語言清淡,常常言有盡而意無窮,這種風格與中國古典詩歌所追求的境界相契合。我問你一個問題:王維的這類山水田園詩你喜歡嗎?

宋雨:王維的山水詩多有禪意和妙境,但總的來說山水田園詩不是我喜歡的題材。或許二、三十年後會更喜歡。相比較而言,現在我更喜歡邊塞詩,特別是盛唐時期的邊塞詩。其實,不論是山水田園詩還是邊塞詩,許多都是不僅要“寫境”,而且要“造境”(這裏借用王國維對詞的說法),而邊塞詩所描繪和虛構的情境,反映了豪邁的氣概和博大的胸襟,這是我尤為欣賞的。

唐風:就王維而言,他的那種隱居和寄情山水是有條件的。王維對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不以為然。陶淵明棄官歸隱,落得後來貧窮甚至乞食,在王維看來是“忘大守小,不計其後之累也” (《與魏居士書》)。他又說“陶潛任天真,其性頗耽酒。自從棄官來,家貧不能有。” (《偶然作六首》其四)。王維與陶淵明顯然不是一類人。

宋雨:實話說,王維雖是一個偉大的詩人,但在我心目中卻有幾分缺乏擔當的形象。他一生為官,但乏善可陳。他在官場上軟弱、識時務、多逢迎。他中年後過著半官半隱的“朝隱”生活,寄情山水又低調炫耀,與他名字和“詩佛”的稱謂似乎不太相稱。他晚年說自己“偷祿苟活”,雖帶有自嘲,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實際情況。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Buddhism, office, poems, and solitude. He was a good juggler -7grizzly- 給 7grizzly 發送悄悄話 7grizzly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3/2024 postreply 14:02:40

Indeed.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3/2024 postreply 22:02:08

王維的詩,清新自然。很多人都喜歡。多謝分享。 -盈盈一笑間- 給 盈盈一笑間 發送悄悄話 盈盈一笑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3/2024 postreply 14:27:09

謝謝。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3/2024 postreply 22:02:52

alexcwlin把道譯作Taoism, 似乎理解有誤 -godog- 給 godo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3/2024 postreply 16:27:15

的確有誤,應是佛教的道術。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3/2024 postreply 22:03:59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太熟了,熟到我不知道是王維寫的,汗一個。haha -盈盈一笑間- 給 盈盈一笑間 發送悄悄話 盈盈一笑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3/2024 postreply 19:48:35

第二個翻譯比較流暢易懂 :) -甜蟲蟲- 給 甜蟲蟲 發送悄悄話 甜蟲蟲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3/2024 postreply 21:12:06

同意。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3/2024 postreply 22:04: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