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ZT 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及誤區...作者:漏屋 (9)

本文內容已被 [ tingfeng ] 在 2012-11-06 07:33:5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增長期 Getting Serious

這一時期的主要任務是語言難度和量增長。重點還是聽力,但可以開始有針對性地說英文,同時需要進行閱讀(但主要並不是為了學習如何閱讀)。這一階段結束時,可以說已經能夠進行正常交流和閱讀了。(外企一般職位麵試,出國求學,國外生活和從事一般技術型工作等可以應付。一般聽英語新聞困難不大,看原版電影可聽個大概)。在這一階段初、中期的中國同學數量比較多,但往往時間拖得過長,同時遇到的困惑也比較多。我們前麵剛提到,尤其在這一階段,每個人必須根據自己的情況,製定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學習策略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習效率和成功與否。

如何製定有效語言學習策略的方法和技巧,是近年語言學研究最關注的課題。語言研究出現的兩個趨勢,第一個我們前麵已經涉及,即外語學習跟二語學習區別逐漸被縮小。本來一個是指語言學習者在國外的外語環境中學習目標語言,另一個是指在自己母語環境中學習第二語言。但研究者逐漸意識到隨著社會的發展,二者之間的差異逐漸減少,而兩者的共性卻是最令人為關注的問題。比如我們提到的出國人員數量的增多,而到了國外外語環境中的成年人,在自然語言環境學習外語時碰到的困難依然很高,甚至很多都是跟原來在母語環境中的情況是相同的;而另一方麵,在母語環境中的學習第二語言者,隨著語言資料的日漸豐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影視產品的增多,互聯網的普及,在自己母語環境中接觸多種形式外語表現方式的條件也越來越好,在自己國家掌握二語的形式和手段也越來越豐富。所以本文根據這一情況和一些新的研究趨勢,以及對在國外同學學習語言遇到的困難進行分析,不對外語和二語做嚴格區分,更著重分析共性問題,同時分析應如製定學習策略。

從七十年代開始的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使語言教學者的關注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如何教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怎樣學。最新的語言學習方法Learner-Strategy Approach,更是一個以學習者為中心,了解每個學習者不同階段特點,以分析和製定學習策略為核心語言教學方式。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通過對語言學習成功者和不成功者的大量實驗數據,給語言學習提供了非常具體而參考要素,直接指導教師和學生成功製定語言學習策略。其實簡單來說,還是要在遵循語言悉得的原則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指定最佳方案。個人的年齡,個性,文化背景,思維習慣,學習方式等因素都直接造成個體外語學習的方法的巨大差異。

你是什麽型?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盡管二語悉得並不提倡有意識的學習外語而應該更多通過可理解性輸入,下意識掌握語言能力,但學習能力對成年人掌握外語的影響既無法避免,也不應該成為敵對因素。成年人正是因為學習能力強,所以應該充分利用該特點對掌握外語起促進作用。

對學習類型有各種分類法,但簡單來講是這三大類型:

視覺類型Visual Learner

學習者在借助看到視覺學習時效果最好。這種學習類型的人比例最多,高達70%。他們的一些外部特點是:

很專心盯著老師的臉;
喜歡通過看文字,圖表來獲取信息;
很容喜歡通過認出文字
喜歡記筆記和用筆寫出自己的思路
通過回想在某內容書頁上的具體位置和形式來回憶信息

聽覺類型Auditory Learner

通過聽覺學習效果最好。這類學習者大約占20%。他們的一些特點是:

喜歡老師用講話來描述事情
喜歡對話,討論和表演
通過來理清思路和解決問題
通過聲音和旋律來回憶信息

運動類型Kinesthetic Learner

通過肢體運動學習效果最好。這類人大約有10%。特點是:

通過各種活動學習效果最好
長時間坐著不動很困難
使用動作輔助記憶

關於上述比例是否在總人口中是否如此存在一些爭議,而且學習類型本無優劣之分,但是我們的學校教學係統和考試方式很容易把運動型學生最先淘汰掉,純聽覺類型者也有一些困難,所以視覺類型的學生數量較多。當然,很多人並不是絕對隻有某一學習類型,或者是某一類型的學習者有時也采用其他學習形式,但運用各形式的自如度明顯有區別。

測試自己的學習類型方法比較簡單,一般通過問卷調查就可以判斷。請大家上網去測試一下自己的Learning Style。(Learning Style免費測試網站很多,一般都是英文的,但很好懂。有的20題,有的上百題,還細分小類別,但基本上是以上三個類別。找個容易的做就好了。)了解了自己的型,為以後選擇學習方式做好準備,我們後麵會用到。

增長期聽力特點和應對策略

句子長了,速度快了,內容多了,聽力難度明顯增大。而且開始出現一些抽象詞匯,僅通過圖像和動作已經不能完全體現這些內容的具體含義。這時解決聽力的問題必然要靠多種策略。聽力困難不能簡單用不熟單詞不會來概括。造成聽力困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當聽力困難時,可能是下麵其中一個問題,也可能是多個同時存在:

1
內部聲音庫和聲音辨別的問題:(acoustic reason)
聽到的聲音與自己頭腦中建立的詞匯庫中的聲音相對比,是否可以找到對應的聲音。如果聲音庫裏沒有找到或自己的庫中聲音不準,就算認識這個單詞的拚寫,也是不可能辨別出這個聲音的。

2
解析過程 (Parsing)
單個的單詞可以聽懂,但聽句子時需要對聽到的幾個單詞的組合的行意思的解析,解析過程出現難度。原來是主要通過視覺輔助幫助解析的,現在可能繼續需要視覺輔助,但還需要其他方式的幫助。

3
文化知識庫 (cultural knowledge bank)
因使用語言的文化和知識背景不同而對理解產生的困難。大家不要把這裏的文化概念想得太大,這裏不是指中西方文化差異那種文化,而主要是指語言表達方式的差異。比如 “You’ve lost me.” 不能用字麵翻譯聽成你丟了我。有的中國同學還有一個習慣是總把這樣的語言歸結為俚語,把聽不懂的短詞組說成是俚語,甚至把英語中大量的類比和比喻analogymetaphors等也說成是俚語,說自己交流能力差是不會俚語不會造成的,這種理解偏差很大。(俚語是指地方性特殊土語,甚至每個城市都不同。即使自己一個俚語不會,其實對交流也基本不會有影響。)

4
頭腦中的母語翻譯
習慣性在頭腦中用中文翻譯聽到的英文字,結果必然是跟不上正常速度。而且從上一條大家已經了解兩種語言不可以逐字逐句一一對應翻譯。如果再在頭腦中轉兩次意思,就更跟不上了。語言學家對母語聽力速度測試表明,在正常說話速度四倍速度的情況下,我們還是可以聽懂母語。但如果借助頭腦中的翻譯,慢一倍的速度都很困難。

聽力過程和認知策略

針對以上述問題,可以製定聽力策略了。聽力訓練的原則仍然是需要遵循大量提供可理解性輸入i+1”的原則,不可以太難,也不可以全都會。然後可以采取以下聽力策略:

1
從上至下的聽力處理 (Top-down Processing)
從上至下的方式是在聽一個聽力內容前,先對整段內容的題目,大致內容做了解,甚至可能是自己以前非常熟悉的內容。這樣做有助於聽者對全文的理解而不至於迷失,同時可以根據聽懂的部分去預測其他不熟悉部分的意思。這要求聽者應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文化背景和知識參與預測過程。在這一點上,成年人有明顯的優勢。我們前麵提過的傳教士,由於對經書的熟悉度高,從上至下地理解聽到的經文講述甚至通過閱讀(如果是拚音的文字,所以還是可以有聲音)內容,提高可理解性。我們有的同學發現在聽熟悉的話題或熟悉的新聞時,聽力困難比較小,再轉到體育頻道或其他題目時,同樣的語速就不容易懂了,是同樣道理。

2
自下而上的處理過程 Bottom-up Processing
自下而上的方式主要是通過聽單個音到單個詞的聲音的辯識,再到字組的解析再到整個句子的理解。是從部分到整體的處理。聽懂單詞是這一過程最重要的部分。在初期聽力程度較低的同學,往往對自下而上的處理過程比較偏重,同時對語言的清晰度,背景環境噪音和語速等要求比較高。

往往Bottom-up的內容難度一般需要比Top-down低。Bottom-up更注重細節的識別,而Top-down更關注對全文的理解能力。我們在練習聽力時,應該同時運用以上兩個策略。

應用實例:

問:聽英文廣播學習效果是否好?

我們已經會分析了。聽廣播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當然您可千萬別苦練聽寫),而且Audio Learner也很適合這種形式。關鍵是是否有足夠可理解性輸入,所以需要具體分析。基本經驗是:

1
聽力材料的速度和句子難度是否適合?如果能理解一半以上才可以聽,否則基本上是在浪費時間。原則上聽不懂的東西應該是無效輸入,永遠也不懂。

2
在適當的難度前提下,如果又對聽的話題或內容非常了解,而且從前文可以預測後麵的意思,語音清晰(建議帶耳機),速度適合,那會是比較有效的方式。特別是有些同學平時就喜歡聽新聞,對時勢的變化很熟悉。聽英語新聞時,不久前剛聽到的頭條新聞可能一天之後又以另一非頭條,而簡短形式重複出現,效果更好。最好能快速慢速結合聽,這樣做效果顯然比較顯著。

3
沒懂的部分別著急。在調查過很多用這種方式提高聽力的同學的普遍經驗是,個別沒聽懂的地方不要急,先放下,也許換一種方式再出現時就自然理解了。如果出現次數很多,再想辦法查一下吧,否則就放過。其實母語學習的過程也是如此,怎麽能每碰到一個不懂的就非過不去呢?非都搞懂並沒什麽害處,可學習效率就沒了。
如果做得不得法,很多同學聽了很久,提高都不大。有的同學沒事兒就開著英語新聞聽,其實幾小時過去了,幾乎沒有聽進去。

問:看原版英文電影好不好?

原理與上麵的問題相同,還是要注重可理解性輸入。電影比廣播的優勢是有連續的情節,發展的故事主線,視覺輔助理解和趣味性,有助於對語言的理解。比如警察拔槍 “freeze!”罪犯僵住了。 “Drop the gun!” 扔槍了。“On the floor!”趴下了。 “Cuff him!”被拷了。“Read him his rights!”實習警察過來宣讀:“ You have the right to remain silence, anything you said….”一連串的可理解輸入。缺點是一般影片大部分對白難度偏高,跟在國外自然英文環境的感受有些象,不可理解的無效成分太多。所以關鍵點又是如何通過以上策略提高可理解性輸入上。基本經驗是:

1,
盡量找動作多於坐在那裏說話的影片。大部分老片,情景喜劇和法庭辯論等影片多半沒有辦法提供有效的視覺輔助,大量是純對白,就能看到演員的嘴在動,不能幫助提高理解。

2,
對於大部分Visual Learner來說,一個重要可行手段是看電影前,先提前讀英文劇本(很多可以下載)。這樣會大幅度提高聽力的理解性。這裏閱讀的用處開始顯現,主要是在幫助聽力理解,不是在學閱讀。注意的是要提前讀,不會的可以問或查字典。閱讀如果有困難,也先放過,不要停下來仔細研究劇本中的難點。

3,
開始看影片的時候不可以一邊看一邊翻看劇本,當然也不要開英文字幕,否則會養成依賴看字的習慣,特別是Visual Learner

4,
最好是同一個電影看幾遍。在看某個影片熟了之後,甚至可以隨電影同時念叨台詞,能象我們小時候跟著電影裏老鬆井那樣同時念李向陽又進城啦?那樣就更好了。

5,
任何時候千萬不要打開中文字幕。一方麵是會依賴中文,不利於建立英文思維,另一方麵中文字幕的錯誤實在太多,甚至連電影院放的原版電影的字幕中的低級錯誤都不少。

這裏順便說一下家長給小朋友看英文動畫片是否好?判斷原則是一樣的。一般的原版動畫片語言太複雜,那是給母語是英語的人看的,並不因為是動畫片語言就簡單。而且近幾年動畫大片的語言都非常複雜。即使對成年人來說,大部分也都應該算是作為我們第四階段的語言教材(比如Finding Nemo, Madagascar等)。所以要找那種一看表演,不聽英文都能大致知道在說什麽內容的片子。否則小孩子根本不能理解,並很快失去興趣。

以上聽廣播和看電影的兩種方式被大家采用的非常普遍,以看電影的形式比較容易讓大多數人接受,而且適合多中型的人。但運用的是否符合悉得原則和策略,對學習效率有成倍的影響。如果沒有輔助和準備就開始聽和看,大量時間都是在無效的聲音中度過,非常浪費。另外不要動筆寫的主要原因一方麵是效率高,最主要的是防止學習者,特別是Visual Learner容易養成聲音――文字――含義的認知路線,而應該直接將聲音――含義建立關係而避免文字。在看電影的形式中,因為速度和圖象場景的影響,比較容易不自覺地在運用英文思維,習慣比較良好。

應用英文思維本是一個已經不太被爭論的問題,在前兩階段應用TPR Series Method等方式學習對英文思維建立是比較明了的,但到第三階段就比較複雜了,既有抽象詞匯,又有自己母語經驗和通過母語獲得的知識參與,情況比較複雜。本應繼續討論建立英文思維的過程和經驗就好了,結果發現很多同學在英文思維這件事上還存疑,下麵就語言思維問題多羅嗦兩句吧。

雙語和多語者如何對思維語言選擇Choosing the Language of Thought
雙語和多語者如何對思維語言選擇Choosing the Language of Thought

什麽叫做用語言思維

語言學在語言思維的課題裏,我們僅可以討論用語言做載體的思維這一層麵,包括用默想,用語言聲音思考和自言自語。因為思維本身很複雜,而且不單純是語言的思維,有圖象,符號,感覺等非語言的成分,有時沒有語言,有時還會是在半語言狀態quasi-language)等各種內語” (inner speech)狀態。但使用語言的聲音的思維(think out loud),不但被大家明確意識得到,同時可以在語言交流的現象中觀察到。當然,某種語言的能力不同,使用該語言的思維程度會不同。我們前麵討論過MIF和語言條件反射,這兩個與思維有關的問題大家可以回顧一下。其實語言的交流,就是將一個人的思維用語言符號傳遞給接受者,接受者將其映入自己的思維再現發出者的思維,除抽象的概念的思維外,其中也經常包括比較容易觀察的對所描繪圖像的再現。

舉一個與MIF相關的現象的例子。比如聽到來人身高八尺,麵如重棗,三綹須髯胸前飄灑,身披金甲綠羅袍,跨下赤兔胭脂馬,掌提青龍偃月刀。說者是在試圖傳遞這一具體和生動圖像,而聽者也在通過語言描述接受這一生動的圖像,這樣的語言描述的作用是使形象具體化,有戲劇效果,也比較有故事性。如果僅說關羽來了,聽者也可以接受該思維表述的含義,其實聽者也知道這個關羽的形象是紅臉綠袍騎BMW拿大刀,但這時僅有一個飛快閃現的MIF,還是關羽形象但迅速閃過未清晰化,思維概念被接受了,形象傳遞了,交流實現,隻是形象並未具體化,缺乏的是些趣味性和戲劇效果。無論如何,語言思維的一些特點可以觀察到了。老看京劇的人,聽到曹操一詞時,想必很多人會在腦子裏迅速閃過一個白臉奸臣的形象吧。專家對此類現象的評述是:“Linguistic forms and images are reciprocally accessible and in interactive functioning can be mutually constitutive.”

對於流利使用任何語言流利交流的前提是必須使用該語言進行思維,無論是腦神經學的發展還是教學和實踐經驗的證實,語言學界已經不存在太多的爭議了,而且各種新的語言教學體係和方法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建立外語思維的核心理念來設計的,甚至大部分都是絕對禁止使用母語翻譯和語法知識教學的。但盡管大家承認母語有幹擾建立目標語言思維的作用,但在如何建立目標語言思維的實現過程,何時和應該如何使用目標語言進行思維,是否應該絕對地禁止使用母語幫助掌握外語的問題上,還是有很多的爭議和討論的。其實我們也完全不必絕對化,而且很多時候,條件也不允許我們在掌握外語的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母語,更不可能象有些人斷言的需要忘掉母語。我們關心的問題正是如何建立外語思維和如何避免母語的幹擾,甚至能使母語幫助我們掌握外語。

選擇思維語言

關於二語悉得研究領域中的如何對思維語言選擇”Choosing the Language of Thought這一題目本身有一個值得商榷的地方,即選擇這個詞。雙語人(指會用兩種語言思維當然也是會用兩種語言流利地交流的人)在使用哪種語言進行思維時,大部分人往往不是主動進行選擇的,一般是不自覺地根據情況適當采用某一種語言進行思維,甚至是被迫使用某一種語言進行思維。所以語言研究時經常被使用的Choosing一詞表示主動選擇並不太準確。但非常有意思的是,當某種語言(當然是外語)思維能力還很低時,使用者往往更主動地選擇使用何種語言思維。正因為選擇一詞有爭議,對把使用何種語言思維如何製定外語學習策略相聯係的研究方法曾受到一些人的質疑。質疑者認為:既然使用者在用哪個語言思維身不由己,如何製定如何使用和和如何的學習策略?筆者認為這種質疑存在嚴重問題。因為如果分析一下使用者使用哪種語言思維身不由己的原因,就會發現這正是在不同情況下必須使用其中某一個語言思維而無法使用另一個造成的,並是可以隨時隨地任意地選擇。比如在正常速度的聽力和交流時,一定要使用目標語言思維才有可能實現正常交流。而在某些情況下又正相反。所以二語悉得專家A.Cohen等把選擇語言思維列為外語學習策略研究的一個非常重要組成部分顯然是合理的。

在應用外語時,何時會使用母語思維?

在正常使用外語時,隻有在閱讀和寫作時,才有可能使用兩種語言中的任一種進行思維。當然各種研究結果已經清楚顯示,即使因為時間允許,在外語閱讀中可以使用母語思維,閱讀的速度也會因此而放慢,同時對外語的掌握是不利的。有研究結果顯示,用母語思維讀外語,盡管存在許多害處(英文用的是detrimental一詞),但有可能會提高對文章的理解深度。這一點當然是不可否認的。所以大家在實際閱讀的工作應用當中,不妨使用母語思考和幫助理解,但在掌握外語的路程上,閱讀中要盡量避免使用翻譯的過程。另外很多的研究顯示,在用外語寫作時,使用母語思維不但普遍,而且對構造文章有很大幫助。許多人在用外語寫作時,先用母語構思,然後翻譯成外語。這一過程被成為心譯”(mental translation)的過程。這一點與有的老師同學舉的例子相符合,但聽說的過程中是不可以的。

盡管使用mental translation有利有弊,但這一過程也隻有在閱讀和寫作中才可能使用,在聽和說時不但沒有什麽使用的價值,而且它正是聽和說的重大障礙。當然準備演講內容時當然可以使用心譯”mental translation甚至先用母語起草演講稿,因為時間允許而且提前用母語考慮內容會對有些人會更方便快捷和更有思路,但如果無準備的即興講話心譯是基本做不到的。我們常提到的啞巴外語現象,不是想使用的外語知識不具備,而是就當前掌握的外語知識不會聽說和使用。這種現象的一個原因可能是不知道文字的聲音,另一個主要問題是:即使知道發音,由於翻譯語法的搗亂,跟不上正常速度,無法直接理解,也無法說完整句子。之所以討論何時可以采用何種語思維,目的也並不是為了禁止在某些場合使用母語思維,而是因為在高階段正常交流中,這跟本做不到。所以一些外語思維程度較低的同學,在聽外語時自覺或不自覺地使用母語思維,結果是在不斷翻譯的過程中,除了剛翻譯過來的信息外,其他語言的信息大量丟失了。在說外語時采用翻譯過程,不但速度慢到無法正常交流,而且句子語法結構更加會混亂。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