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ZT 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及誤區...作者:漏屋 (6)

來源: tingfeng 2012-11-05 18:13:2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8739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tingfeng ] 在 2012-11-06 07:33:5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尋找人工替代品
如果能創造這些理想的條件,學習效率大幅度提高,時間大量節省,那麽學習外語絕對沒有那麽難,也不該那麽難,更不應該把外語學習神秘化。

下麵分析大家應如何尋找這樣的理想係統。大家一定要明白道理才會選,所以在下還是不能偷懶,要認真給大家分析,大家也不要嫌煩。
分析清了上麵的問題,大家可以清晰幾個問題:
1
在自然外語環境下是否掌握外語快,跟具體是什麽樣的環境,提供給你的是什麽難度,什麽內容,如何通過各種暗示手段幫助你理解不懂的東西決定的。所以我們已經學會不再簡單地說關鍵要有語言環境,而是如何找到理想有效的語言環境的問題。很明顯,國外的自然語言環境,對第二階段甚至第三階段的同學效率並不高。(第四階段的效率最高)
2
除了關鍵期的區別外,兒童所處的自然母語語言環境,或者兒童是到了國外後的自然外語環境,實際跟成人的語言環境非常不同。兒童的自然語言環境實際上是比較多地符合我們上麵提出的理想條件。
稍微分析一下兒童的語言環境:首先他們有Care-taker Speaker用簡單的語言,有耐心地指著實物同Baby講話。這是貓貓,貓貓。Comprehensible Input i+1, where i=0)下次又見到貓,大人馬上抱著baby跑過去,一邊指一邊說:看,貓貓。嬰兒的大腦原來一片空白,既沒有對貓的認識,也沒有這個語音。但經過幾次這樣的經曆後,貓貓這個聲音是什麽就掌握了。當嚐試說的時候,如果說對了大人會欣喜地給以鼓勵(Affective filter),這一正麵刺激又強化條件反射。說錯了不予鼓勵,慢慢就弱化刺激。逐漸,語言能力開始增長,care-taker speaker也隨著提高自己的語言難度。成人之間的成人語言對話對Baby來說,盡管他們在聽,也有一點點其他作用,但在初期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讓baby聽新聞聯播顯然是無意義的)。設想如果不讓baby見到貓,僅用解釋的方法,那他們永遠也不明白什麽是貓。盲童在掌握語言時遇到的挑戰可想而知,家長們必須把貓抱來讓他們觸摸,他們隻能通過觸覺和聽覺構建的概念並把它和的詞相聯係,但他們的這種能力是驚人的,反應出他們內心對了解世界的強烈願望。聾啞兒童遇到的挑戰來自另一麵,他們可以觀察到事物,但沒辦法建立與聲音符號的聯係。他們的辦法是使用手語,把事物的同某個手型代碼建立聯係,建立特點同樣符合正常人的規律,同樣也有關鍵期。所以家長們要對有這些障礙的孩子有格外的耐心,抓緊時間幫助他們建立另一種符號進行的語言思維。語言專家曾對海倫.凱勒的特例進行過分析。在既無聽力又無視力的情況下,如何建立語言能力?分析結果是除了安.莎力文的格外耐心和海倫仍在關鍵期外,跟海倫並非天生盲聾有直接關係。即和在一歲之前,她對世界的觀察和語言的接觸有關。盡管那時她還不會說話(Silent Period),但語言對她起的作用已經起了作用。關於在這一時期起的這種神奇作用,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聊。

所以兒童到了國外,他們所處的環境也是和我們很不同的,比如幼兒園裏的小朋友們大家在一起做遊戲,有大量的圖象和肢體語言等等。而相反,成年人的語言環境,幾乎是純對話的環境,對話的內容和對話當時周圍的情景大部分情況是沒有關聯的。比如同樣談論貓,成年人不需要指著貓來交談,大家隨便什麽時候都可以進行沒有情景的純對話(情景在對話者的腦子裏,通過語言符號的交換,實際是交換了頭腦中的情景,比如他家那個可愛的貓長什麽樣子,有什麽行為等,你隨著聽他的描述,展開想象,得到了他頭腦中的描述的情景還原)。

我們討論上麵這些的目的是:既然成人的語言環境不理想,而且兒童的語言環境也是隻有部分因素起作用(隻是比成人多),那麽理論上是可以提純這些自然環境中起作用的因素,緊密地編輯在一起,讓使用者高效率地建立語言能力。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這也就是我們上麵層提到的各個研究層所努力的目的。隻是由於第四層語言產品設計者普遍與上兩層語言教育學語言學嚴重脫節,才造成大量的語言學習產品充滿錯誤理念,直接影響使用者的學習效果和速度。在中國這一現象由於大家對掌握語言的基本理念認識過底,這種脫節嚴重到了讓人擔憂的程度,出現很多拍腦門出來的學習方法。加上大家比較著急,往往沒搞清自己的情況和如何學習,就急著去實踐一個方法,得出就得背這個,就得練那個的結論。而很多人嚐試了各種方式收效不高時,得出結論學外語沒辦法,就是要刻苦,多聽、多讀、多背、多練的結論,把是否練得有效完全放在一邊,把學習外語搞得難了。(先不談學語言,大家都熟悉的健美。比如要訓練增長肌肉。如果是越多舉重物越好,那應該搬運工最健美。大家知道當然不是。應該是在舉適當重量的杠鈴,每個動作8-12次,做幾組的條件下效果最佳。重量選擇一般是剛好能舉這12次的。太輕了,多練多練多練,效果也差。太重,一次都舉不起,完全無效。)

第二階段提純後理想體係應該的樣子的簡單描述:

這樣一個係統,能在這一階段語言難度下,由簡單句組成的,對帶有畫麵的故事情節進行連續的語言描述。故事最好是連續的,情節和畫麵的設計,應該是通過我們的觀察,現有語言成分的掌握,與實際生活經驗的聯係以及故事情節的發展和上下文的關聯,預測得出每句話的含義。下麵詳細分析具體的技術環節。
如果能創造這些理想的條件,學習效率大幅度提高,時間大量節省,那麽學習外語絕對沒有那麽難,也不該那麽難,更不應該把外語學習神秘化。

下麵分析大家應如何尋找這樣的理想係統。大家一定要明白道理才會選,所以在下還是不能偷懶,要認真給大家分析,大家也不要嫌煩。
分析清了上麵的問題,大家可以清晰幾個問題:
1
在自然外語環境下是否掌握外語快,跟具體是什麽樣的環境,提供給你的是什麽難度,什麽內容,如何通過各種暗示手段幫助你理解不懂的東西決定的。所以我們已經學會不再簡單地說關鍵要有語言環境,而是如何找到理想有效的語言環境的問題。很明顯,國外的自然語言環境,對第二階段甚至第三階段的同學效率並不高。(第四階段的效率最高)
2
除了關鍵期的區別外,兒童所處的自然母語語言環境,或者兒童是到了國外後的自然外語環境,實際跟成人的語言環境非常不同。兒童的自然語言環境實際上是比較多地符合我們上麵提出的理想條件。
稍微分析一下兒童的語言環境:首先他們有Care-taker Speaker用簡單的語言,有耐心地指著實物同Baby講話。這是貓貓,貓貓。Comprehensible Input i+1, where i=0)下次又見到貓,大人馬上抱著baby跑過去,一邊指一邊說:看,貓貓。嬰兒的大腦原來一片空白,既沒有對貓的認識,也沒有這個語音。但經過幾次這樣的經曆後,貓貓這個聲音是什麽就掌握了。當嚐試說的時候,如果說對了大人會欣喜地給以鼓勵(Affective filter),這一正麵刺激又強化條件反射。說錯了不予鼓勵,慢慢就弱化刺激。逐漸,語言能力開始增長,care-taker speaker也隨著提高自己的語言難度。成人之間的成人語言對話對Baby來說,盡管他們在聽,也有一點點其他作用,但在初期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讓baby聽新聞聯播顯然是無意義的)。設想如果不讓baby見到貓,僅用解釋的方法,那他們永遠也不明白什麽是貓。盲童在掌握語言時遇到的挑戰可想而知,家長們必須把貓抱來讓他們觸摸,他們隻能通過觸覺和聽覺構建的概念並把它和的詞相聯係,但他們的這種能力是驚人的,反應出他們內心對了解世界的強烈願望。聾啞兒童遇到的挑戰來自另一麵,他們可以觀察到事物,但沒辦法建立與聲音符號的聯係。他們的辦法是使用手語,把事物的同某個手型代碼建立聯係,建立特點同樣符合正常人的規律,同樣也有關鍵期。所以家長們要對有這些障礙的孩子有格外的耐心,抓緊時間幫助他們建立另一種符號進行的語言思維。語言專家曾對海倫.凱勒的特例進行過分析。在既無聽力又無視力的情況下,如何建立語言能力?分析結果是除了安.莎力文的格外耐心和海倫仍在關鍵期外,跟海倫並非天生盲聾有直接關係。即和在一歲之前,她對世界的觀察和語言的接觸有關。盡管那時她還不會說話(Silent Period),但語言對她起的作用已經起了作用。關於在這一時期起的這種神奇作用,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聊。

所以兒童到了國外,他們所處的環境也是和我們很不同的,比如幼兒園裏的小朋友們大家在一起做遊戲,有大量的圖象和肢體語言等等。而相反,成年人的語言環境,幾乎是純對話的環境,對話的內容和對話當時周圍的情景大部分情況是沒有關聯的。比如同樣談論貓,成年人不需要指著貓來交談,大家隨便什麽時候都可以進行沒有情景的純對話(情景在對話者的腦子裏,通過語言符號的交換,實際是交換了頭腦中的情景,比如他家那個可愛的貓長什麽樣子,有什麽行為等,你隨著聽他的描述,展開想象,得到了他頭腦中的描述的情景還原)。

我們討論上麵這些的目的是:既然成人的語言環境不理想,而且兒童的語言環境也是隻有部分因素起作用(隻是比成人多),那麽理論上是可以提純這些自然環境中起作用的因素,緊密地編輯在一起,讓使用者高效率地建立語言能力。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這也就是我們上麵層提到的各個研究層所努力的目的。隻是由於第四層語言產品設計者普遍與上兩層語言教育學語言學嚴重脫節,才造成大量的語言學習產品充滿錯誤理念,直接影響使用者的學習效果和速度。在中國這一現象由於大家對掌握語言的基本理念認識過底,這種脫節嚴重到了讓人擔憂的程度,出現很多拍腦門出來的學習方法。加上大家比較著急,往往沒搞清自己的情況和如何學習,就急著去實踐一個方法,得出就得背這個,就得練那個的結論。而很多人嚐試了各種方式收效不高時,得出結論學外語沒辦法,就是要刻苦,多聽、多讀、多背、多練的結論,把是否練得有效完全放在一邊,把學習外語搞得難了。(先不談學語言,大家都熟悉的健美。比如要訓練增長肌肉。如果是越多舉重物越好,那應該搬運工最健美。大家知道當然不是。應該是在舉適當重量的杠鈴,每個動作8-12次,做幾組的條件下效果最佳。重量選擇一般是剛好能舉這12次的。太輕了,多練多練多練,效果也差。太重,一次都舉不起,完全無效。)

第二階段提純後理想體係應該的樣子的簡單描述:

這樣一個係統,能在這一階段語言難度下,由簡單句組成的,對帶有畫麵的故事情節進行連續的語言描述。故事最好是連續的,情節和畫麵的設計,應該是通過我們的觀察,現有語言成分的掌握,與實際生活經驗的聯係以及故事情節的發展和上下文的關聯,預測得出每句話的含義。下麵詳細分析具體的技術環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人工模擬真實情景成為了可能,甚至可以作到比真實場景的條件設計得更加科學合理。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Computer-Aide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ALL)就可以從技術上實現我們的要求,提供這一理想條件。如果設計得符合語言學的要求,可能會比真人環境和教學好得多的。在真人教學中很難找到的教具(比如貓,總不能抱著貓去上課吧?大象怎麽辦?)而多媒體實現這個太容易了。另外,在我們聽真人說話時,有時聽得並不十分清楚,但戴上耳機效果可就不一樣了。(而且一般人右耳分辨率高些。所以電話聽著費勁時,就用右耳。有些人下意識一直在這麽做。觀察一下,有時被迫左手拿著手機時,一會兒非要用左手饒著脖子往右耳上放。很有意思。)另外一般來說,跟多媒體學焦慮度較低(Affective Filter)。多媒體唯一的問題是跟它說話的時候它無法反饋,可理解性輸出(Comprehensive Output)不好實現,但好在這一階段初期,我們還不用著急說英語呢。國際CALL協會和許多專家對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語言學習做了許多研究,下麵把和我們尋找係統最相關的最佳條件的技術細節列出:
1
每個畫麵最好是靜止的。因為人在觀察畫麵同時聽與其有關的聲音進行理解時,我們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眼睛上(70%左右),而對聽覺的依賴很低。固然通過畫麵幫助我們理解了意思,但對耳朵的刺激程度是不夠強的。而我們的眼睛在觀察劇烈運動的圖象時,是很不老實的,一直在追逐畫麵。這方麵的理論很複雜,但我們已經知道必須降低視覺的注意力而把注意力轉移到聽力上。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是固定畫麵,變成了連環畫式的情景。
2
畫麵要求簡單,信息盡量少,相素要低。因為即使畫麵靜止了,我們的眼睛還是不老實。我們不可能盯住畫麵而不動眼珠,那樣做除了一個點,什麽其他信息都收不到,所以眼睛必須不斷地快速跳動來回掃描畫麵才能獲取畫麵上的信息。每次眼睛跳動的時間大約是五百分之一秒。這樣一來,我們又累著了,注意力還是在眼睛上偏高,耳朵上偏低。所以隻有通過減低畫麵的信息量,去掉沒用的東西,降低圖象像素,甚至要特意用計算機處理模糊掉背景圖象,隻要能明白是什麽環境就好。有的設計者用簡單的卡通畫或flash來設計畫麵,理念是非常正確的,隻是到了比較抽象的詞語,需要依賴人物表情的細微處去體會時,卡通畫顯然不太合適,所以最好在人物的臉部用真實照片,同時人物的表情要做得比較誇張。
3
故事情節應該是連續的,故事人物,背景,故事的發展要有很強的相關性。不必每個場景上述要素重新來過。連續的故事才有助於提高聽者的霸げ狻蹦芰Αop-down 原理,以後論述)
4
根據情況,有的聲音要稍先於畫麵出現,讓聽者先試聽猜測,然後再用畫麵證實,有的情況需要聲音後於畫麵出現,靠畫麵帶動理解聲音。具體的技術相當複雜,需要好的語言教學專家參與。這一點大家不用太深揪。凡事無絕對,不可能有100%理想的情況,我們也不必了解太細,否則又複雜了。
5
難度非常緩慢地逐漸加大。每個小段落完成後,有簡單的重複練習和小測試。練習的方式最好是剛聽過的內容稍變個形式再重複出現,別完全是原句子。另外80分萬歲,打倒100分!得了100分隻有兩個可能,一是太容易了,需要調整難度,另一個是本來應該很快掌握80%,但為了從80100,多花了幾倍的時間(跟把空調從26度改到25度需要多花一倍的電力一個道理)
6
在這一階段,應該使用標準發音,多種非標準音下一階段才用。
7
不要閱讀,所以不必有英文字幕(當然更不能有中文字幕)。在該階段後期才建議嚐試說英語。但這階段可以跟讀每個句子,但不必嚐試說。
分析完了以上最佳條件的一些重要細節,大家可能覺得有點複雜。其實回到根本上就是一個原則:能否提供在本人現有水平上的可理解性輸入i+1”的條件。大家本著這一原則,就基本會判斷如何選擇了。而且上述這些條件,完全都能做到的產品幾乎沒有,但有一些做到了比較相近。這一方麵是由於語言學和語言產品設計的一些斷層造成,但另一方麵,即使有的產品對語言學原理應用得十分充分,在真正設計產品時,要針對大多數人而不能根據每個使用者的個人特點來調整,也使得它無法完美。比如這第二階段的體係,對完全零基礎而是用我們上麵推薦的第一階段方式學上來的同學,和以前有些學習基礎而直接可以從第二階段開始的同學,情況顯然不同。但產品設計隻能折中,不太可能同一內容設計兩個路線。另外,語言產品的設計為了統一結構和形式,甚至在各階段的學習方式上幾乎相同。比如幾乎無一例外地在各階段都有讀,說,寫的練習。這些練習不是不能做,而是時機未到,練習效果不如放到後麵好,甚至有的同學反而因此放慢了聽力形成的速度。
所以完美的體係不存在,隻能接近。但大家應學會排除明顯有問題的產品。給大家舉個具體例子:看原文電視劇《老友記》是否好?答案是,在這個階段不好。先不說這一級的同學聽起來難度偏高,大家發現《老友記》中的英文大部分是以生活中成人之間的對話形式出現的,跟看到的圖象情景關聯度不大甚至完全沒關係。比如大家一起講笑話,並沒有通過演員的動作完全把該笑話的細節和情景表演出來,而是大家一聽,從語言上就聽懂了,所以哈哈一笑。再加上這一階段的同學對美國語言中文化的成分也缺乏了解,所以這種語言的可理解性很低。(隻對更高階段的同學比較起作用,因為英文水平到那時,很多東西的理解已經不主要依賴於圖象了,甚至許多抽象的詞和概念,本來就是圖象和動作無法展示的,而是靠其他條件,關於這些我們下在階段會討論)。
有的同學找到的一些專門教語言的教程,是有帶圖象的。拿來一看,兩個老外在畫麵上你一言,我一語地在進行英語對話,這些也是典型的無效畫麵,因為從影片中完全無法根據圖象推斷和對話內容有任何聯係,跟回家聽錄音差不多。
還有一些最近出現的對傳統教材的改良設計,應用了右腦輔助的功能,主動采用增加圖畫的方法。方向是對的,但難度比較大。因為很多傳統教材當初並非是為能夠使用圖畫和設計,所以加圖象的時候有些困難,有的圖畫看起來甚至比楊子榮上威虎山帶的聯絡圖還複雜,這顯然有點搞過頭了。
好了,目前就對該階段分析的判斷產品的技術,先講到這裏,以後可以再詳細討論。大家隻要把握我們說的有效原則,同時又能凡事不絕對化,在語言教學產品十分豐富的今天,還是可以收集許多有效成分的。下麵我們回到這一階段的學習和教學繼續往下進行。
末世聖徒

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會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是基督教的一個特殊的門派,教徒們稱自己為末世聖徒,簡稱LDS。該教會的的俗名叫做摩門教,原因是該教會除信奉普通的聖經外,還有一本更受該派教徒重視和信奉的《摩門經》The Book of Mormon。該教派於十九世紀中起源於美國。第一任教主史密.約瑟Joseph Smith,稱自己在叢林中兩次見到了上帝。上帝(後來又被改說成一個叫摩羅乃的天使)傳給他一本寫在金葉上的遺失的古老經典《摩門經》,並啟示他翻譯這一經典。據說該經由古埃及象形文字寫成。大家還記得羅塞達石碑故事裏的法國人商博良吧,他正好在當時剛通過羅塞達石碑破譯了埃及象形文,但顯然這一消息還未來得及傳到美國,史密.約瑟就稱自己在上帝的指引下,通過一個水晶球看過去,翻譯了埃及象形文的經典。翻譯完後,他說金葉原著被天使收回了,所以我們見不到原著。《摩門經》主要講述了猶太人的另一枝,數千年前來到了美洲大陸,建立了燦爛的美洲文明,修建城市,發動戰爭。戰爭一直持續到距今400年前。真比歐洲的故事還豐富多彩。後來這裏的人們惹惱了上帝,上帝將他們的皮膚變黑以示懲罰,於是他們很多人因此變成了皮膚深色的印地安人。該教會自稱擁有教徒約1000萬,分布於世界各地,但主要集中在美國猶他州的鹽湖城。該教派由於這本缺乏證據支持的《摩門經》和讚成一夫多妻製,為基督教其他教派所排斥,有時還被稱為邪教。但一般摩門教徒生活行為檢點,也並不鬧事,所以在信仰自由的美國與大家相安無事,特別又集中在偏遠地區,到也樂得清淨。所有教徒都會把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獻給他們的教會,所以據說該教會每年有十億美圓的收入,所以很富有,大量蓋教堂。大家如果看到頂上有個吹金色號角天使的建築,那就是摩們教堂了。

這樣一個特殊教派想要在提他主流教派統治下發展新信徒,一定需要大批誌願的傳教士。他們的辦法相當有效。由於可以免兵役和保送上楊百翰大學(沒錯,大家熟悉的楊百翰大學正是摩門教會大學),很多年輕人很願意傳兩年教。於是1925歲的年輕摩門教徒(男生為主),都踴躍報名當傳教士。有意思的是,傳教士們都是二十出頭,卻被稱成為長老”Elders長老們都先集中到一個猶他州傳教士培訓中心Missionary Training Center (MTC)進行兩個月左右的培訓,然後兩人一組,奔赴世界各地去傳教。傳教工作的一個嚴格要求,就是必須使用當地語言而非英語傳教。而這些傳教士在開始培訓前,完全不知道可能被派往的國家和需要講的外語,而且對這些外語是完全零基礎的。要求他們馬上到一個全新的國家或美國加拿大的外來移民中,而且還要用全新的語言傳教,聽起來幾乎是天方夜談。但他們不但全都做到了,而且掌握外語的速度和水平十分驚人,甚至成為他們成功發展教徒的最有利的工具和見證。他們會用這個能力告訴那些發展對象,是上帝和《摩門經》的力量幫助他們神奇地實現外語能力。這一能力對那些在美國加拿大的英語環境中苦苦掙紮而對學習英語幾乎絕望的外國移民來說,無疑是個重大打擊,同時也是巨大的吸引。很多移民被他們拉入了教,一方麵是為他們的語言能力所折服,另一方麵是由於語言能力低,社交圈小而很孤獨所致。現在終於有外國人說著他們熟悉的語言和他們耐心的交談和關心他們了,而且自己的外語仿佛也有希望了。所以這種方式上門傳教對中國等國的移民相當有成效,而相反另一個類似方式傳教的教會耶和華見證人(Jehovah’s Witnesses)”,因為沒有這個能力,在傳教方麵顯然落後。那麽這些傳教士是通過什麽方式,在美加這種英文環境下,迅速掌握外語能力的呢? 先看一下這些長老們的外語水平提高的速度:第一個星期,簡單外語語音、語法知識的講述。後幾個星期,聽說練習。九個星期後,能夠達到生存外語的能力,就出發了。半年左右,已經可以簡單交流並嚐試用外語傳教。一年左右,已經達到流利的外語交流而獨立進行用外語的傳教工作。一年以後,已經開始帶新人了。用傳教士培訓中心總監Mark Jarman的話說:一般我們的傳教士在三天學的外語,比在一般在學校裏兩年學得都好。副總監Gene Hill還公開在新聞發布會上宣部這一結論。這一言論在某一方麵是過分誇大,三天學的內容量當然無法和兩年相比,但另一方麵是事實,即他們三天掌握的交流能力,比傳統學習兩年都多。這些傳教士外語掌握速度之快,水平之高,往往讓美國中央情報局鎖定和招募退役傳教士去工作。美國中情局鎖定這一目標人群了理由是:1,他們一般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以白種人為主,不太可能受民族因素影響而偏向其他國家;2,一般在國外呆得時間短,每天就是傳教,不太有機會培養和外國的其他複雜聯係和被策反。作為在加拿大和美國學中文的傳教士更是如此;3,外語水平高超,其他經過培訓很難做到如此效果。

外語傳教曆程:

告別了家人,未來的長老們就帶著行李來到了傳教士培訓中心報到,開始了兩到三個月的培訓。幾萬名學員在一起,除了每日的傳教培訓外,最主要的就是外語培訓。在開始學習時,大家並不知道自己要派往的國家。等到分配語言訓練時才知道大概要去的目標。被分到學歐洲語言甚至亞洲部分語言的的學員都沾沾自喜,知道將要到歐洲或亞洲遙遠的國度去體驗新奇。而被分配學中文的同學一個個愁眉苦臉。一方麵知道中國不許傳教,所以他們的命運是被分到美國和加拿大,負責在中國移民中傳教。這兩個國家對他們來說,實在沒有任何新奇感。另一方麵,大家這時候還認為中文很難學。(等到一年後他們學會了中文後,他們就又都不這麽想了。一方發現中文沒他們想象的那麽難,另一方麵,又都十分慶幸自己掌握了如此有用的語言。)語言訓練的種類達50種之多。第一周,先對外語做一般性了解,發音規律,語法規律等。對學中文來說,還要學一個漢語拚音。(漢語拚音對美國人來說,除了四聲外,實在是非常容易的,幾天就掌握了。因為我們的拚音是從英語的拚音規律中借鑒來的。)然後開始聽力訓練。在有些培訓中心還建有語言屋。曾有個學員興奮的說:傳統課堂上可以學到的是複雜的語法知識,但沒人教會我上廁所如何問別人要手紙。學員們需要大量聽住在裏麵的語言教師在生活中如何使用該語言。很多都是退役傳教講外語,學員還規定必須經常和他們一起做飯等。很多形式的TPRSeries Method得到普遍實踐,入門效果十分明顯。

掌握了生存外語,長老們上路了。開始時是跟著老長老一起訪問教民的家。他們穿好整潔的白襯衫,黑褲子,胸前戴著一個寫著他們的姓氏和職稱的黑色塑料牌,比如“Elder Smith”(中文就會被叫做史長老)。來到了移民的家,禮貌地敲開門,然後老長老麵帶微笑,用流利的外語說:我們是耶酥基督末世聖徒會的傳教士,為您帶來了上帝的福音。可以跟您談一談嗎?這些移民們,除非對教會極端反感,一般都會有禮貌地讓這些流利地講著自己民族語言的人進屋談談。畢竟平時可交流的人不多。然後大家開始家長裏短地談起來。而這些幾乎隻聽得懂零星幾個字的實習長老,仔細地觀察和聆聽老長老與教民的交談。交談過程包括與教民聊家庭生活,並經常可以通過他們的一些動作實現理解,比如一起看家庭像冊來講述家庭成員,一起作飯,逗小孩子玩兒和輔導小孩子功課等(Series Method Dialogue Generation)。天聊完了,老長老們開始傳教。長老們用外語開始講聖經,特別是摩門經,實習長老在一旁靜聽。盡管經書上的語言,這時對實習長老來說難度過高,但一個特殊因素讓這些內容的可理解度變得很高,那就是這些實習生對經書內容非常了解,隻要能抓住幾個字,就知道講到哪裏了。通過聽單純講述和聽有關此話題的提問和對答,十分有效地迅速跨越了這第二語言階段而同時進入第三階段。(當然這裏還應用到了幾個語言學的其他要素,比如:Parsing, Culture Bank, Top-down vs. Buttom Up等等,我們後麵會詳細討論。)不用太多分析,大家已經發現他們就是能夠充分使用我們分析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中提到的各種最佳條件,所以速度快。

偏要當文盲

在此需要特別提到的是:傳教士們在學其他大部分語言時,對文字的掌握而並太不費力,就算是放在實現交流之後學習,也沒有引起大家多大注意。而在學習中文時,大家一年多的時間達到了流利的程度,大部分人根本不認識中文字,因為他們根本不學認中文字,隻學漢語拚音,一心就想著趕快成為漢語的文盲!翻開他們手中的聖經和摩門經,居然是用漢語拚音寫成的。這一點實在是太精彩了!這剛好反映出摩門教對外語實現過程理解的正確性,深刻性,也正是他們語言掌握效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一點,也正是最值得中國同學深思的一個現象。因為中文的特殊性剛好能夠說明這一點。大家發現無論是長老們,還是咱們身邊的會講中文的外國人,很多都是不認識漢字的。(有人是因為學著覺得很困難,有人幹脆懶得學。而學漢字的外國人在學習漢字速度上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正和他們個人的學習能力有直接關係。)這一簡單現象背後邏輯關係還真比較饒人,我們慢慢地解套。

前提:語言的本質是思維,更準確地說,是以聲音為主的思維,所以語言能力,首先建立的是用這種語言的聲音交流的能力;一般其他語言裏文字的掌握,是通過學習字母如何代表聲音來實現的對文字的掌握,除了中文以外,都是聲音的符號,本質上是不學習認字的;惟獨中文是特例,幾乎是世界上唯一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跟聲音沒有太多關係;而中文的識別,是需要通過努力學習才能會的。非常不同於識別其他文字的原理,甚至使用了大腦不同的部位。

結論:掌握任何語言,都應該先掌握其語音的交流,然後在學習文字;一般語言的文字,是可以根據語音的規律自然掌握,不需要學認字。而學認英文字,對中國同學來說,是實在太容易的事情。
車軲轆話半天,大家雲裏霧裏,我們先看個報道吧:

2005
人民日報報道:教育部設在解放軍306醫院的認知科學與學習重點實驗fMRI腦功能成像中心與香港大學合作的最新科研成果揭示,使用表意象形文字的中國人與使用拚音文字的西方人的大腦中,語言障礙區不在同一個地方,中國人有獨特的語言區。研究發現,使用拚音文字的人,常用的是後腦的威爾尼克語言區;但使用中文的人,此區幾乎用不到,常用的是前腦的布魯卡區。中文的語言區更接近於大腦運動功能區。由於中文語言功能區與運動區緊密相連,要想學好中文要多看、多寫、多說,靠運動來記憶,而學習英文則應注重營造一個語音環境,注重多做聽說的練習,因為英文的那一個語言功能區更靠近聽力區。現在很多人學了多年英文卻是啞巴英語,因為用學習中文的方法來學習英文是行不通的。該研究成果已在世界科技類最具權威的刊物美國《自然》雜誌上發表公布。
這一報道已經點明了中國同學不太了解英語的本質是語音這一情況(我們前一階段主要在分析到底什麽樣的語音環境最有效和最佳),但可惜,因為我們說過上麵的邏輯比較饒,該報道就有一點饒住了,並沒說完全明白。應該是這樣說:漢語的本質也是語音交流,隻是到了文字的部分,中國人才使用了特殊的大腦部位來記憶。學中文,需要多看,多寫,靠運動來記憶。而英文的文字部分,常用的是後腦的威爾尼克語言區,而威爾尼克語言區更靠近聽力區。所以英文無論語音和文字,並不是靠多看,多寫和記憶。所以用學習中文的方法來學習英文是行不通的。

大家都快看煩了吧,我們還是回到第二期的悉得吧。使用了Series Method Dialogue Generation,聽的能力逐漸提高。這時候千萬不要著急,還差得遠。能力有一定的了,但還太局限,到第三期才會增長和拓展。第二期的總時間跨度每個人會比較不同。如果能夠達到理想狀態,專家分析應該是三到六個月可以完成。我們還是保守一些,至少六個月吧。在進入第二期的後段,我們可以開始可以試著說一點我們熟悉的外語了(錯了沒關係,既不要著急,也不要忙著更正)。然後可以開始接觸文字了。接觸文字的目的完全不是為了學習拚寫,而是在下一階段,可能學要文字資料幫助我們掌握英文理解能力。因為我們說過,英文是不需要學認字的,會說就會認,而且中國人都是認字高手。在我們就這一問題討論之前,我們先講一下那個被曆史遺忘了的人的故事吧。

倔強的拉丁文教師

在十九世紀的法國,有一個拉丁語教師,他有一個很普通的法國名字,叫做弗朗索瓦(Francois Gouin)。在法國教拉丁文教得好好的,突然在1878年的某一天,覺得自己應該學習德語了,於是決定停薪留職一年,到德國漢堡去學德語。當時正是在語法-翻譯法統治的時代,而且因為自己是學習拉丁語的大行家,於是他認為最好的學習德語的方法當然是背誦德語語法書和248個不規則動詞啦。於是他把自己關在一個房間裏整10天。弗朗索瓦太有才了,10天的時間他背會了整本語法書和全部動詞,於是他興奮地奔向德國大學的課堂,來測試他的德語能力。哎呀!怎麽一個字都聽不懂?怎麽任何語法結構都辨認不出來?怎麽沒聽出一個剛背過的動詞?老弗沒放棄,咱是語言專家呀,連希臘語都學過。想起希臘語的詞根了,於是老弗又背會了800個德語詞根,當然還有各種相關詞匯。他覺得這回至少基本的德語應該差不多了吧。於是他又跑到了大學課堂…“哎呀!怎麽還是一個字也不懂呀?這回這個可愛而倔強的老弗終於放下他語言專家的架子,開始上街上學德語去了。可他的語言能力實在太低,啥也聽不懂(無效聲音),說的德語還遭到了那些老外的嘲笑,於是羞愧難當,又回到的自己的房間裏,開始翻譯歌德和習勒的作品(夠猛的)。結果還是哎呀!又花了數星期背德語對話,結果還是哎呀!於是又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背下了三萬字的德語字典,結果怎麽還是哎呀!在德國一年期滿,老弗沒有學會說德語。他覺得好鬱悶,還是啥語言專家啊。

老弗回國了,見到了久別的故鄉和親人,也見到了一年不見的剛滿三歲小侄子。一年不見,小侄子已經是個可愛的,一直說個不停的小話匣子了。記得去年自己出國走的時候,他還隻能咿咿呀呀胡比亂畫呢,怎麽才一年就成這樣兒了。他一定有個學習語言的秘密!老弗開始意識到語言教師可能都搞錯了,外語也許不該這樣學。於是他開始天天泡小孩子了,觀察和分析他們掌握語言的奇特本領。倔強有時是有回報的,弗朗索瓦提出了續列法Series Method,一個直接從聽力對話入手,不學語法知識,不背單詞,不要翻譯的方法。但倔強有時又限製人的發展。老弗不擅長推銷自己,1900年的人們並不了解和廣泛使用他的方法,他的發明的續列法Series Method倒是被狡猾的同事貝立茲給拿來主義了,創立了著名的貝立茲學校而名利雙收,結果很少有人還記得這位說教師都搞錯了的老弗的功勞。但無論如何,這位倔強的拉丁語老師的痛苦沒有白費,一個比較合理的語言教學方法誕生了,弗朗索瓦向傳統的語法-翻譯法進行了一個人的戰爭。今天這場戰爭在全世界已經取得了全麵的勝利,但在某些地區至今仍陰魂不散。隻要語法-翻譯法還存在一天,弗朗索瓦那孤獨的火炬將永不熄滅!
第二階段的策略講到此處差不多了。總之,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練習聽力,而關鍵是找可理解性的入。這種輸入可以來自老師,來自多媒體教程,來自外語環境的某些特定場景,等等。關鍵點再給大家總結一下:
1
千萬不要著急學文字,語言掌握的關鍵解決聲音
2
不依賴語法知識和中文翻譯,重點是猜測著聽。
3
參考Series Method, Dialogue Generation
4
在後期能聽懂簡單段落和簡單對話時,可以模仿和重複一些句子並嚐試自己說。
5
最後,可以開始閱讀一些與聽到的對話有關的文字。注意一定要在聽之後才能讀,千萬不能一發現聽不懂馬上去翻看文字來幫忙。

這一階段的結束,應該可以聽懂生活中簡單的語言。如果非要與詞匯量掛鉤,應該是20004000。用知識量來衡量,應該也就是高中畢業左右的量,當然聽力程度相對高。

在進入第三階段之前,有兩個遲早要講問題先探討一下吧。一個是單詞,一個是拚寫。

最香、最親、最愛,也最臭、最煩、最恨

大家對英語單詞就是這一感覺,聽著跟有的女孩子對老公的感覺似的。大家對單詞的感情實在太複雜了。

不過到了這裏,誰還再問:那到底要不要背單詞啊?或還在說:背單詞很重要!就太不應該了。因為到現在應該知道背單詞這一說法本身就存在問題。背單詞指什麽?如果是指單純背英文單詞的中文解釋,詞性和拚寫的話,那是在背知識,結果一定是啞巴英語,背多少又有什麽意義?弗朗索瓦在100多年前都證實過了。如果下來的是這些單詞的全部聲音(可不是音標)和實物或概念的直接聯係,那對交流才可能有幫助。但大家已經知道這種能力不是靠背來的。但無論如何,單詞是語言的基本組成單位,對單詞有正確的了解有助於語言的掌握。

英文到底有多少單詞呀?韋氏字典上是四十五萬個,牛津字典上五十萬個,英國伯明漢大學曾編纂的單詞集有兩千萬個。這就是英語的特點,單詞量巨大。那一般Native Speaker掌握多少單詞?有人認為是50000,這顯然有問題。讓一般Native SpeakerGRE單詞,才20000以內,大部分人已經很困難了。一般認為Native Speaker應該在1500030000單詞量之間。跨度如此之大,跟個人受教育程度十分有關聯。這一點很有意思:在中國,盡管個人文化程度有差異,很少會出現在交流中聽不懂對方詞匯的現象(專業術語不算),而這在英文中是常發生的事情。另外在中文中,誰要是使用了一個文雅的詞匯或成語,聽者大多都能懂,也沒人會有意見。在英文中確不同,說一個大詞,經常有人聽不懂,不是讓別人感到慚愧,就是讓人反感,有人還會不客氣地說一句:“English please。另外我們看中文小說,很少有不認識的字或詞,但Native Speaker看英文小說,碰到不懂的詞是常事。我們一般能有15000以上的單詞量,應該算可以了。當然Native Speaker除單詞外還掌握了大量的短語,這一點我們先不討論。這15000左右的單詞,出現頻率和非常不同。某個統計資料顯示:

最常用的200個單詞,出現幾率或使用頻率達10%

最常用的2000個單詞,出現幾率或使用頻率達80%

最常用的前5000個單詞,出現幾率或使用頻率達97%

最常用的前10000個單詞,出現幾率或使用頻率達98.5%

最常用的前15000個單詞,出現幾率或使用頻率達99.5%

統計的背景和條件不同,這一數據會有所不同,但大致比例如此。大家發現單詞量越大,使用頻率增長百分點越小。經常有同學說:一般英語交流就使用5000個單詞。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有道理的。一方麵是使用中97%的單詞就是這5000個,另一麵是假如你就流利使用就這5000個單詞組合的句子,完成複雜交流也應該沒有任何問題,但閱讀還有困難。

最前200個單詞,雖然量少,使用率最高。這些單詞是:hello, bye, good, bad, this, that, he, she, is, are, come, go, before, after, on, in等。這些詞匯太基本了,使用頻率太高,相信大家就算當初是背的,也基本上換成自己的思維了(he she可能還沒有)。有的MBA課程上甚至還教給學生,在去國外談生意之前,最好能掌握這類外語詞匯,在社交場合很有用,特別是去日本,會得到格外的尊重。

第二層2000個單詞,應該是高中英語範圍內的。如果能流利使用,已經可以聽懂簡單生活對話了。第三層的5000單詞(包括那2000),是無論對話和書麵,使用最頻繁的單詞,達97%了。所以這5000單詞,一定要建立聲音的思維,否則交流困難。大家常說的啞巴英語現象的表現之一就是已經掌握這5000單詞的知識而沒有建立聲音的思維。建立方法我們已經在第二階段討論了簡單形象20004000左右的單詞。還有一些,特別是一些抽象的詞匯怎麽辦,我們到第三階段討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