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ZT 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及誤區...作者:漏屋 (3)

來源: tingfeng 2012-11-05 18:10:0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181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tingfeng ] 在 2012-11-06 07:33:5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特殊群體

我們一直在講成年人在國外學習外語慢,那麽小孩子不同嗎?非常不同,他們是特殊群體。如果是小孩子(嚴格講是12歲以下)到了國外環境,就算以前是零基礎,隻需要大約一年的時間,每天幾小時,外語就講得非常流利了,和當地人幾乎一樣好,而且一點口音都沒有。其實我們學會自己的母語也隻用了這麽長的時間。大家總認為我們學母語時用了很長時間天天在語言環境中泡著,其實不然。我們兩三歲母語就說得比較流利了,每天並不用很久。語言學家發現,嬰兒是從六個月大時開始注意語言符號的,之前並不知道語言和其他聲音的區別。六個月大的嬰兒,每天一共24小時,他先睡掉了十幾個,剩下八小時左右,醒了就哭要吃,然後換尿布,洗澡等等,然後自己玩兒,並不是隨時注意聽大人的語言。統計發現嬰兒注意語言的時間每天一兩個小時而已。但兩年就會了。大家不要認為小孩子語言水平低,他們是知識能力低,語言是很流利的。所以兒童是掌握語言最快的,比成人快510倍。這種差異是如何產生的?有沒有辦法讓成年人也用學母語的速度學習外語?這些問題正是國外語言專家研究的重點。尤其在近幾年,已經有相當多的研究成果,下麵就為大家介紹。
語言關鍵期之爭

一直以來,人們的普遍觀察和實驗認為小孩學語言的能力遠超過成年人。比如成年人和小孩一起到國外,盡管這些成年人以前有過多年外語學習基礎,但到了新語言環境還是很吃力,口音也改不掉。但是家裏的小孩子很快(一年)就流利掌握了新語言,並且口音純正,甚至成為了家長們出門的翻譯。父母如果會講多種語言,家裏的小孩子往往幾歲之內幾個語言都能流利交流。難怪我們敬愛的俞敏洪老師到了國外曾無限慨歎,自己學和教了幾十年英文,單詞量十幾萬,比一般老外多了好幾倍,但講起英語來還不如自己在加拿大生的四歲的女兒流利。關於小孩子為什麽能如此迅速掌握外語,國外多年來有大量的研究,代表人物是於1967年提出關鍵期假設Lenneberg博士。在此之後關於是否存在語言關鍵期的爭論不斷,反對方也通過大量實驗和觀察,甚至得出成年人在學習外語能力上還超過兒童的結論。

由於實驗前提,實驗條件,流程設計,實驗對象的局限性很強,課題研究的側重點不同,得出的結論往往不能全麵說明問題,所以大家各持己見,很難說服對方。但筆者發現,反對方的實驗,主要集中在學習者在類似學校的限定的學習環境中。而係統地學習外語,成年人理所當然占優勢。其實這與成年人的學習、理解力和記憶力比兒童占優勢的特點相符,實驗結果當然大部分認為沒有關鍵期。而普遍對關鍵期存在觀察往往是在自然的語言環境中,發現兒童有明顯優勢。另外,不管是正方還是反方,對成年人幾乎無法使口音純正這一事實都是認同的。關於口音的問題,正方也往往試圖在腦神經或聽力器官方麵尋找原因,一時還難找到過硬的證據。而反方多試圖在口腔肌肉控製能力上找證據。爭論一直延續到了1997年,正方意外地突然得到了來自腦神經學實驗證據的支持。

1997
年,英國《自然》雜誌和美國《紐約時報》同時刊登了一篇名為當成年人增加一個語言時,同一個大腦但兩個係統的文章。文中報道了美國SKM癌症研究中心的功能核磁共振實驗室對英語和其他各國語(有中文)的雙語人士進行大腦掃描。在對從在小時後就學會了外語還是從成人後開始學習外語對他們大腦的不同影響的實驗中發現,發現在小時後就學會雙語的人,兩個語種語言區在大腦中是位於同一個區域,幾乎重疊的;而在成年(十一二歲)以後才學會外語的人,兩個語言區在大腦中是分開的,可明顯分辨兩個不同的語言區,而在使用其中一個語言時,該種語種語言區是活躍的,而另一個語種語言區是關閉的,反之亦然。這一報道在語言研究領域產生了不小的轟動。這一發現對語言學習的意義是什麽呢?筆者總結為以下幾點:

1
.一直以來,人們對不同年齡掌握語言作用在生理上的區別一直有懷疑和爭論,而今通過“fMRI功能核磁共振這一新技術,證實了以往對不同年齡段語言形成機製不同這一猜測的真實性,也就是確實存在生理上的關鍵期。
2
.為外語思維的存在提供了證據。形不成這個新的外語語言區就無法用外語思維,隻能在自己的記憶中調取外語知識,(成年人啞巴英語的本質)。關於這一點,下麵會做更深入的分析。
3
.不同國家的語言,形成的機理和在大腦中存在的位置是一樣的。(注:後來科學家確實又發現了,中文語言區符合上述實驗結論,但漢字在大腦中存儲的位置確實特殊,以後我們再討論這一發現對中國同學學外語的幫助)
4
.盡管存在關鍵期,但語言能力實現的最終結果,成年人跟兒童應該是近似的,但實現過程應該就是遭成效率差別的主要原因。分析和改進實現過程,也就是語言區形成的過程,定能提高實現效率,而縮短形成時間。
兒童獲得語言的過程跟成人學習語言的不同:

這一課題學術界爭論不休。因為沒法敲開人腦來觀察,大多隻能使用間接證據,所以各派誰也不承認別人的實驗的權威性。就不再拿科學資料煩大家了,先簡單分析一下兒童獲得語言和成人學習語言的過程到底有什麽本質區別,成人應該如何象兒童學習獲得語言的技巧吧。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大腦有左右兩個腦半球,每個腦半球負責不同的功能。絕大部分的人,左腦負責的是:數字,邏輯,計算,推理還有語言。右腦負責的是:圖像,色彩,音調,旋律還有浪漫。有人簡單總結為左腦是邏輯腦或理性腦,右腦是圖像腦或感性腦。(美國科學家曾進行過人群左右腦功能位置統計的比對,發現右手優勢的人,95%是這一順序,5%是左右顛倒的。而左手優勢的人,即我們說的左撇子,居然也是大部分人符合這一規律,達75%)。嬰兒大腦所具有的神經元突觸數量大約是成人的兩倍,負責左右腦的聯係的神經也比成人豐富,所以小孩子在獲得語言時,左右腦一起緊密配合使用。而到了大約六歲時,有人研究說如果這些神經元突觸還不使用就開始消退,有人研究說左右腦的神經鏈沒有開始使用就開始萎縮(還有說斷裂的),到了十二歲,這些神經元突觸啊鏈啊就隻有小時候的一半了。所以成人以後,左右腦分工開始變的重要,但學語言的優勢反而失去了,因為成年人開始隻主要應用左腦來學習語言了。盡管目前科學證據還不夠豐富,但這一分析還是合理的。於是成年人和兒童對語言的掌握出現的本質區別。

先看成年人如何學習語言,這個大家比較熟悉。大家聽說過很多學習方法,看過很多教材,見過一些成人學習外語的成功案例,但大多都是在用同一類方法在學習外語,即用記憶的方法。大家看到這裏覺得奇怪:沒錯啊?學外語不就是靠記憶嗎?背單詞,背句子,背文章。誰記憶力好或刻苦記憶誰就最厲害。我就是記憶不好。但記憶有錯嗎?我們往下看錯在哪裏了。記憶完了存放到了大腦負責記憶的區域,形成的是對這種外語的知識的記憶。記憶過程符合記憶規律,大家最熟悉的是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Ebbinghaus 的記憶曲線,即記憶-遺忘-再記憶。有人說要忘掉七遍才能不忘,這裏不再對記憶規律多討論,總之很辛苦。語言的變化是非常複雜的,不能說隻有兩萬句英語,應該說有無數種組合,專家分析有幾百萬種常用組合,當然包括了一般人使用的近兩萬個單詞和上萬個詞組。(英文單詞一般是一詞一意,個別的是兩意。但詞組一般都是多意的,比如take off 要按意義數分,詞組可要比單詞量還大了。)所以要有相當大量的知識才能準備應付這麽多的變化。要達到相當的知識量,一般需要至少9000小時的記憶時間。對大多數時間緊張或稍缺毅力的同學來講,實在是太難了。9000小時意味這什麽?一天一小時需要近30年,一天3小時要近10年。當然有些人確實是用這種方法學會外語的,但真太不容易了,後麵我們會做些案例分析。但先在這裏對那些靠刻苦努力成功的同學表示十分的敬佩!

總之,成人學習語言的過程是:記憶——記憶區——知識。

那兒童是如何掌握語言的?剛才說了,他們在掌握語言時,是左右腦緊密配合的,更準確說,是用右腦幫助左腦實現建立語言區。大家還記得右腦是圖像腦吧。兒童在最初聽到任何語言的時候,一上來肯定是不懂的。但因為他們沒有語言,再給他們解釋也是無用的。那怎麽辦?沒人著急,人家自己有辦法。他們通過在出現這些詞句(一般先是簡單詞匯,更嚴格說是隻這些詞匯的語音)時的場景圖像的觀察(當然還包括觸覺,嗅覺等其他輔助的感官刺激,盲童甚至僅靠這些輔助感官刺激),而猜測這些詞句大概代表的含義,並與圖像進行聯係。經過幾次的重複刺激後,形成了對這一語音符號的條件反射,在大腦語言區的位置形成了腦神經的一個網絡結構逐漸構造該語言的語言區,最終實現了用這種語言的語音符號思維的能力。這個過程實現起來,既輕鬆,又快捷,成年人望塵莫及,而總是感到驚歎。

總之,兒童的語言獲取過程是:猜測——形成條件反射——建立語言區——實現語言思維。

語言條件反射

說起語言是一種條件反射”Conditional reflex,還真沒太多人反對。大家在中學就學過,語言現象是第二條件反射,所以語言本身也叫做第二信號係統,使用工具和語言條件反射是人類特有的能力。動物隻有第一條件反射。忘記這一點的同學高考考政治時一定是靠突擊背出來著,考完就仍了,完全違背了黨和人民讓你們學政治課的用意。不過應該有相當多的同學記得。當然,後來科學家發現通過語言條件反射的訓練,黑猩猩能夠聽懂相當數量的單詞(目前最多幾百到一千個詞,還都是英文),隻是不會說,因為沒有人類這麽複雜的發音係統,但可以用手語回答。還發現黑猩猩會製作和使用簡單工具。這一下,人類特有的東西越來越少。等哪天黑猩猩學會了生火取暖,這事兒就真有點那個難說了。可大家到了學外語時,往往忽略了語言是條件反射這一事實。通過調查發現,大家最後對什麽是條件反射,還都說不太清了,還總是和記憶混淆。我們先複習一下:

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Ivan Pavlov)早在上世紀初就奠定的經典條件反射的基礎。他的實驗方法是,把食物顯示給狗,測量到狗會大量分泌唾液。這叫非條件反射,不需要條件。但如果隨同食物反複給一個並不自動引起唾液分泌的中性信號刺激,如鈴聲,經過一段時間重複刺激後,狗會逐漸在隻有鈴聲而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就分泌唾液。一個原是中性的刺激與一個原來就能引起某種反應的刺激相結合,而使狗學會對那個中性刺激做出反應,這就是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內容,稱為第一信號係統。另一類是抽象信號,即語言、文字稱為第二信號係統。第一信號係統就是對第一信號發生反應的大腦皮層機能係統,將直接刺激轉為機體各種活動的信號。第二信號係統是對第二信號(語言、文字)發生反應的大腦皮層機能係統,它是將第一信號係統的單純刺激轉變為具有抽象意義的詞語的信號。第二信號係統是在第一信號係統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反過來又影響和支配了第一信號係統。

看著有點兒暈。中國人一千多年前做的實驗既簡單,又科學,大家記得望梅止渴的成語吧?話說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咳,不講那故事了,大家都熟悉。早該把諾貝爾獎發給曹操。分析一下這用真人做的條件反射實驗是什麽原理:一般人以前有過吃過酸梅的經曆,酸梅可是好酸呐,吃時定流很多口水,所以在見到酸梅就會流口水,這是第一條件反射。當把酸梅這兩個字與酸梅實物建立了聯係後,抽象的酸梅的聲音或文字,就引起了對酸梅圖像的自然聯想,同時引起了口水反應。(不好意思害也你流了回口水)。

看到後來有學者認為把語言全歸結於條件反射太片麵,把條件反射的擁護者歸到了行為學家類。其實語言和思維確實複雜到用繼續用條件反射研究已經不夠了,但口水都流了,承認它是條件反射,並不妨礙做其他研究嗎。
看到格雷厄姆的追隨者把語言思維轉換成圖象思維一貼,覺得這個話題有意思,到這兒插個空討論一下。

其實語維本身是個很複雜的問題,但並不是單純圖象思維,主要還是以語言為主體,更準確說是語言的聲音為主體。比如大家想:外麵在下雨。實際上是這些聲音在腦子裏打轉,並非全是圖象。當然這些聲音思考的能力在當初建立時,是靠很清晰甚至多次類似圖象幫助實現的。到了後來,抽象的東西和概念性的東西越來越多,那是在這些形象詞的基礎上更進了一步,又不是簡單用圖象就能解釋清楚了。但有意思的是,思維盡管是語言做載體,思維和語言交流時,圖象確實在參與,隻是不象大家想的那麽清晰。這些圖象被稱為“MIF” mental image flash),中文沒見過翻譯,先叫它思維閃像或還是簡稱“MIF”吧。“MIF”是什麽?還是用外麵在下雨。這句,當你聽到這句話時,腦子裏迅速閃過一個下雨的圖象,圖象停留時間短到你還沒看清那是大雨還是小雨的程度。如果你從沒見過下雨的情景(甚至電視上),那你腦子裏一定不會出現這個“MIF”。比如我說:外麵在下啊啊呢。你沒見過啊啊什麽樣,所以腦子裏的圖象剛到外麵就停住了,所以沒圖象了。我們每天的思維,行為大多被這些聲音和與之相聯係的圖象所帶領甚至控製,他們的速度太快了,有時快到我們幾乎意識不到他們的存在。在說一句話前,我們是以一個“MIF”啟動這句話的,沒有這些“MIF”,我們都不知如何起頭說話。當你聽到一句話,它又激活了你腦中的一個“MIF”,沒這個“MIF”,你就根本聽不懂。而這個“MIF”正是你的生活經曆帶給你的。而這些“MIF”與其相關聲音的連接正是語言形成的關鍵點,跟我們剛講的條件反射剛好搭上線。
關於兒童語言獲得和成年人學習語言的過程對比,有必要再加以說明。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路線,正是造成語言學習能力差異的主要原因。

我們先看兒童的語言獲取過程:猜測——形成條件反射——建立語言區——實現語言思維。我們倒著往回看:語言是思維,大家已經同意。學術界有三種說法,一是語言決定論,認為語言決定思維;二是思維決定論,認為思維帶動語言;三是認為兩者互相依托。其實三者不必爭,都認為語言和思維緊密結合。那大腦的語言區呢?這一問題上上世紀就解決了。1861年,法國醫生保羅.布洛卡(Paul Broca),準確地找到了語言區的位置,於是該語言區被命名為布洛卡區。十幾年後,德國醫生魏尼克(Wernicke)又發現了大腦中另一個負責語言的區域,後也被以發現者名字命名。大腦中的語言區最主要的是這兩個,他們都不是負責記憶的。嬰兒剛出生,大腦象白紙一樣,隨著開始接受色、聲、香、味、觸等刺激,腦神經開始忙起來。這些神經主要集中在大腦皮層(cerebral cortex)即灰質部分中,而灰質下麵的白質,則是這些腦神經的長纖維。這些纖維由絕緣材料包著,分別向各處傳送電脈衝。語言區的形成是通過這些神經纖維按一定規律鋪墊而成。具體形成的腦神經機理目前還不十分清楚,我們隻能從外界現象和腦受損傷的症狀觀察,這裏不再細說。從外界看,是條件反射形成的。

那成人學習語言的過程:學習——記憶——記憶區——知識這一途徑呢?我們已經知道語言不是知識(有某些知識的成分,但那不是語言能力的本質),那語言是否在記憶區?學醫學和心理學的同學比較清楚不是。就算我們沒專業知識,但有這樣的觀察:有的人記憶受損,什麽都記不得,但說話沒問題。他怎麽沒吧語言忘了呢?原來語言本不是記憶。大家記得成龍演的我是誰?Matt Damon演的伯恩的身份吧?兩人都是連自己名字都不記得了,但說話甚至多種外語都會說。既然本不是記憶,就談不上真正意義的會忘記,當然也就知道語言不應該是靠記憶或背誦得來的了。而記憶的方式正是成年人學習的主要手段,有人抱怨忘了也就不奇怪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