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ZT 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及誤區...作者:漏屋 (2)

來源: tingfeng 2012-11-05 18:09:0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867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tingfeng ] 在 2012-11-06 07:33:5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造成啞巴英語的最主要原因

什麽叫做啞巴英語?零英語基礎的人不叫啞巴英語。啞巴英語是特指學習了幾年以上的英語,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但聽說能力很差或根本不會的情況。特別是已經過了四六級的同學。大家已經學英語十年以上,每周6小時左右,總共達3000小時的英語學習,還是不會起碼的交流。(不過應該聲明:其實一定的閱讀能力也並不高。比如隨便拿起一本英文小說,大家會發現不靠其他工具連一頁都看不下去。)
啞巴英語是如何造成的呢?大家想當然的答案是五花八門的。比如一般都會說是應試教育造成的。我會考試,所以聽不懂,不會說。這顯然沒抓對因果關係。有人就會說了:是單詞量小或單詞不會應用,所以要多背單詞;還有語法不好,組織句子不熟練,而且CHINGLISH就是語法問題嘛。所以要多研究學習英文語法知識;當然最主要罪魁還是沒機會用英文交流,如果有英文環境和交流機會就好了,於是努力尋找,很多人在大街上攔住外國人聊天。這些基本都是對學外語的誤解。什麽道理?
我們先來做個實驗。我說一句外語大家仔細聽。準備好了嗬:“SIX FIVE SENVEN THREE SIX EIGHT NINE FOUR”。大家聽到了什麽?
答:六個數字,可能是個電話號。
是幾啊?
六五七。。。什麽什麽四。這是一般同學的答案。
為什麽沒聽懂?是單詞量的問題?不是。是語法問題?不是。是發音問題?不是。那是什麽?
有同學答:您說得太快了。


可我用的是正常速度呀?外國人不就這速度告訴別人電話號碼嗎?哪用一個一個慢慢蹦呀?正常速度為什麽你聽不懂?
有人答:是不熟練。


十年前就會了,還說不熟。再說就算你非說不熟,那到底是哪個字聽不明白呀?
答:都好象明白,可怎麽感覺反應不過來呢?老師我反應慢。


快別這麽說,你是個正常人,反應挺正常的。不過我倒要問了:你在那裏反應什麽呢?
這時總算有人醒悟:我剛才在那裏反應中文呢。我剛聽英文時,坐在那裏在腦子裏把它們飛快地轉換成中文,才轉一半您就說完了。


原因找到了。大家原來都在那裏默默地翻譯呢。可在座的沒一個翻過來的,是何故?


正常說話速度是每分鍾120180個字左右,英文中文差不多,一般一句話兩秒種就結束了,說話是一句連著一句的。兩秒長的一句話,就算所有單詞都會,發音語法都沒問題,但需要把所有英文字都翻譯成中文才明白(還別提分析語法),那需要多長時間?至少四、五秒。這時大家第二句話沒聽見,第三句都到一半了。聽不到,談何聽得懂?障礙已經產生了。短句子(四個單詞以下)還好湊合,比如HOW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什麽的,再快也沒問題。一超過四個單詞就跟不上了。科學家做過實驗:如果聽到外語需要必須在大腦中翻譯的話,正常速度的語言一般人隻能翻譯到第三個字就跟不上了,個別人能翻出四個,幾乎沒有人能超過四個。可大量的句子都是超過四個單詞的呀。所以我們很多同學總在那裏重複簡單英語而提不高。那我練得特熟,翻得特快,行嗎?答案是:永遠也不行。


可大家為什麽非在腦子裏翻譯不可呢?因為大家聽到英文時實際上腦子裏空空沒概念,但都學過每個英文字的中文解釋,想一下中文解釋就明白了。所以都在那裏努力轉換而做不到。那能不能不想中文,聽到英文直接就理解?這是一種什麽狀態?答案很簡單:要能用英文思維就行,說白了就是會用英文想事兒了。這個概念十年前還新鮮,現在知道的人越來越多:會用任何語言流利交流的前提是必須能用這種語言思考,做不到的就永遠不能正常交流。這是結論,沒有英文思維,永遠也聽不懂正常速度的英文,永遠也聽不了長句子。關於英語思維是英語正常交流的前提這一結論因為已經比較清楚和為人們接受,證據也比較多,所以不用在此辯論。但為什麽我們學了十幾年的英語都沒有英語思維呢?大家看,如果學每個單詞時都是通過背它的中文解釋學會,就有問題了吧。另外還有個原因:大家可能都曾試圖說幾句英語。我們想一下說英文的過程是怎樣的?大家都是在說之前先想一句中文:我要說這一句了。(停!大家說中文都不可以這樣做。我們在說中文時,一句話都說一半了,腦子裏都不能預先清楚知道後半句的所有字,繼續說才知道。所以到這兒已經不對了。)然後把這一句的所有英文單詞找到對應的英文。現在能說了嗎?照說還不行,還得組織一下句子,想一下語法吧!用什麽時態?過去時?完成時?現在時?進行時?將來時?單數複數?要加S嗎?男他女她?等想完這些,20秒已過,對方早走了。於是我們發現,甚至外語學院畢業的同學,在說外語時都采用同一戰術:不想語法了。好不容易找到幾個單詞,趕緊往外蹦。於是出來就是中式英語。難道是他們不熟悉語法知識嗎?非也。因為根本來不急。大量的實驗告訴我們,語法知識的多少和交流的流利程度甚至正確度是沒有絲毫關係的。語法書倒背如,還是不能交流,還是出語法錯。原因很簡單,從說話的思維機製上講,人在說話時,大腦是禁止思考語法規則的。一旦想規則,人就不能說話了。想一下我們中文都說得這麽流利,能去想語法規則嗎?主語用這個,謂語用那個,狀語放在這裏。。。根本不可以!那英語也一樣嘛。所以語法知識不但不幫助形成英語思維,反而在搗亂。


所以大家已經發現,翻譯語法不但不幫助提高交流能力,反而阻礙英文思維。但大家看到翻譯、語法幾個字非常熟悉,原因是我們這麽多年,就是這麽學英語的。大家十幾年來,不管是上課還是自學,用的方法叫做語法-翻譯法,英文叫TRANSLATION-GRAMMAR METHOD 。這種方法是英國人幾百年前用來學習希臘語和拉丁語時建立的係統的外語學習方法,通過研究目標語言的語法結構,和單詞在自己語言中的翻譯去學習這種語言。比如大家當時學這句時:
THIS IS A CAT

一(隻) 貓。
主語 謂語 數量 賓語
代詞 係動詞 不定冠詞 名詞
這句話是一般現在時
陳述句
第三人稱單數
係表結構
。。。。語態


(我已暈菜。小時候想我媽可不是這樣教我說中文的呀,外國孩子真可憐。後來才發現外國孩子說英文也不這樣學,是中國孩子學英文才這樣,是我們可憐。)
後來知道,全世界都曾普遍使用這種方法學外語,結果都類似:可掌握一定外語知識,都不會交流,時間一久大家就把以前學得知識都仍了。知道其他國家的階級兄弟也身受其害,感覺好了點。
所以語法-翻譯法是明顯很有問題的,很多國家早已放棄。但還有一些國家,主要是中國和英國,仍存在一些語法-翻譯法的捍衛者。本人在以後的章節會根據其他科學依據分析它深層問題,現在就要拍板兒磚的先請。
至於有人認為是因為自己學的英語過時了這種觀點,不用辯論了。課本上的英文沒過時,而且無論哪國語,幾十年的變化都至於影響到聽不懂的地步,個別詞而已。

英語環境的問題

那有外語環境不就好了嗎?比如出國。答案:非常錯誤。這一條是中國同學誤解最深,吃虧最大的一條。


現在出國的留學生和移民很多。大家在出國前,英語大多不好,可都這麽想:到了國外英語環境自然就會了,天天聽,而且被迫說英語,有幾個月就流利了。當然,聽說有人也不行,那他們一定是因為老在中國人圈子裏。大家都說在唐人街上的華僑一輩子都可能不會英語,我可不在唐人街住,到時候找外國房東家住,有機會跟他多練習。可到了國外後,發現大家真還都不在唐人街住,因為那裏講廣東話,更不懂,在唐人街上跟中國人也是講英文的。盡管人家一般先用廣東話跟你打招呼,發現沒反應後雙方就開始各操費力的英文開始交流,好在到那裏去的唯一目的是買菜,對付的了,不過感覺很滑稽,大家明明都是華人,還非得講洋話。在國外一段時間,居然很多人把廣東話學會了,包括我在內。(不過大家不要誤會了,國人在廣東話環境能很快學會粵語,這可和學英語的原理截然不同,實際不是在學外語。近似度太高,而且大家的語言思維是一樣的,幾個月就夠。會西班牙語的人學意大利語就很快,也因為太接近。不用學,這兩國人也能各操自己語言彼此交流。馬克思用三個月學會的那個外語和這個情況類似。)

平時是在英語環境的,是在外國人家住的,也大工,也上補習班,也看英文電視和報紙。可過了幾個月,甚至一兩年過去了,發現怎麽自己的英語還是這麽差呀,聽不懂,說不好,隻會一些日常生活很簡單的用語,還講得好難聽。當然,到了國外,從張不開嘴到敢於開口,這一關還是過了。到國外兩星期都敢說了,因為被逼的。一旦敢說了,也就不再有心理障礙了。但說了兩年了,怎麽翻來覆去還是隻會那幾句?英語環境出什麽問題了?
大家如果現在上網,在搜索器中打出國才知道的十大秘密這幾個字,就會看到,第一條就是發現了並不是在英語環境中就能自然學會英語。


我幫大家分析一下,很容易懂。比如有同學住到了外國房東家,滿心歡喜認為可以通過交流學英語了。早上起來和房東問好:
老中:Hi, good morning! (練這句話有用嗎?早會了,也不用到外國練呀!)
老外:Morning! Nice weather ah? Any plan for the weekend? (嘿,全聽懂了,真是太棒了。)
老中:Stay in home. (想說點啥,一時沒想起,這句接得還周正。或許有點毛病?反正人家聽懂了直點頭,也沒提出異議。)
老外:OK. Did you know last night there was a racoon got trapped in the dumpster? I heard the noise and called the cops, then they came and called the vets. A vet shot a tranquilizer dart from the tree at the its butt, ah bang, bulls-eye! Hell of a shot. Still, took them another hour to rescue tha’ poor bastard…
這回傻眼了。在老中聽來,是這樣的 ..last night …tra…dumpter? Heard noice ….shut ….lazer, 還有。。。什麽不在啊不可能,老外一定不會中文,可能是個和中文不在同音的字吧。接下來是an hour ….pour…butter? 不懂,於是尷尬地說了聲see you later. 回屋了。設想一下,如果多聽幾遍是否就能懂?就算多聽幾遍,把一些連接處聽懂了,there was, heard the noise, called.. took…..仍有很多難點,比如racoon, trapped, dumpster, vets, tranquilizer, bulls-eye, 所以還是不明白。那在多聽呀,比如重複一百遍tranquilizer, tranquilizer, trann-qui-li-zerr!能懂嗎?大家知道一定不行。所以並不是多聽就多懂。
給大家舉個極端的就例子明白了。你不是想要外語環境嗎?很好,我給你找一個。我找幾個阿拉伯人在一間辦公室交流,你每天都來,一天8小時聽他們交流。過了三個月後我來看你,問你阿拉伯語聽懂幾句了?很多人這時候很明白:一句都不懂。因為你聽到的那些外國聲音,都被語言學家稱為無效的輸入,或本人管它們叫無效的聲音,因為不懂,跟聽到的噪音沒太大區別。所以並不是多聽就懂,聽懂是有嚴格的條件的。後麵我們重點講需要什麽嚴格條件,大家先不忙。
回過頭來再看剛才那位老中。如果那房東老外很有耐心,給咱解釋一下總行吧。好,那咱看他應試圖如何解釋vetstranquilizer這兩個概念。別忘了他隻能講英文,當然他在發現你有困難理解時,會試圖從難到易變換解釋方法。預備,開始: “Vet, vet, a veterinarian, you know, a doctor who practices veterinary medicine, ehh, an animal doctor!” 聽的人更暈,怎麽什麽什麽醫生?還像動物?他很凶嗎。接下來更莫名其妙了:”Tranquilizer, ehh, a drug that can knock an animal over. You know, you put this drug in a cartridge inside a dart, then you fire it from a gun and knock the target over, ehh, to pass out. Dart, a dart, small arrow….Oh for gods sake, forget it. You take care of yourself, buddy.”


交流結束。先不管交流是否愉快,大家再仔細分析,從剛才的對話對提高英文能力什麽幫助嗎?可以說幾乎是零。無非是與真人交流了,說了幾個以前早就會的簡單問候語,聽懂了幾個單詞但不知人家到底在講啥,而且沒有任何單詞或其他東西是從以前的不懂到聽過以後變得至少大概了吧。剛才我們論述過,不懂的是無效的聲音,純粹白聽,和聽阿拉伯語廣播一樣,永遠也不可能懂。這時這位同胞大哥又明白了一件事:原來用英文解釋英文是不現實的。其實大家早就明白這個道理卻非要到國外去證實。大家都查過英-英字典或雙解吧?早就聽人說英文解釋英文更準確,而且連查帶學多好呀!碰到一個單詞去查英-英字典,結果發現解釋裏還有幾個不認識的。再查解釋的解釋,一會兒就亂套了。很多讀者都有英-英字典吧?我敢向大家保證,查過兩次之後就放書架上再也不會去碰他了。大家先別忙笑,分析一下為什麽。


這位新來的大陸同胞後來如何?先不說這位房東從此失去的與你交流的興趣,而且你每月也不需要再和他交流,隻要按時把支票放他信箱裏就好。很快最短租期一到,這老哥就搬走了。不是不好意思見房東,而是老外的房租比華人的貴(華人比較不注重裝修,並且常不開發票收現金,所以給你優惠)。既然練不了英文,還不走?還曾出過一個頭疼的事:剛住下時訂了份英文報紙,第一份還沒看完半版,一個星期的都堆起來了,趕快退訂。


這時,有以上同樣經曆的出國的朋友們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國外的真實語言環境太難了,我不適應,所以難學。咋辦?去加拿大的同學們真走運。政府給所有新移民準備了英語培訓班ESL Course小班純外教。原來在國內認為是很貴但是是最理想的學習條件,在加拿大居然是免費的。一個Native speaker老師帶著幾個學生用英語每天在一起交流。在這裏不但免費,還發午餐。管飯!不但管飯,還發每天上課來回的車費。不但發車費,有的偏遠省份還發錢。隻要一個月全勤,可以去政府領幾百加幣(幾千人民幣呢)。有如此的國家和政府,真幸福。再說不管飯也要去呀,英文要緊。於是大家踴躍報名。每天高高興興來教室和老師同學交流英文。


可是接著發生了這樣的事:兩星期後,許多中國同學就開始不來了。中國同學多半很聰明,很快就觀察出問題來的。剛來上課時非常興奮,老師自我介紹: “Hi! How are you? My name is …, I am from Canada. Nice seeing you all.”;同學互相認識,開始交流。但很快同學們發現,兩個星期過了,並沒有學會幾個以前不會的新東西。還是隻能聽懂那些簡單的日常用語。有一天中午吃飯老師說是 “spaghetti”,這詞記住了,是通心粉。但兩星期才這幾個詞,太慢了,兩年也不行啊?還不如我自己回家背單詞呢。我當時聽到這情況時還勸他們:那也別走啊。至少你們可以跟老師說英語呀!回家找誰去呀?總不能老在街上跟人聊吧。這些同學不以為然:多說英語更有問題。因為我們發現,說來說去,都是在說那些以前就會說的那些話。不會說的話,我們都在那裏瞎說,這樣越說越差。很多同學以前認為有機會多說就越說越好,但現在又明白了,原來不會說的話,是不會在外語環境中自動變會的。比如有個同學想說她把全家福照片做了塑封帶來。塑封不會說,怎麽都不行。有人提出了:說個簡單形式的總可以吧?她說 “I put plastics on my picture.” 老外能懂嗎,當然能。於是英語交流實現了,人家繼續跟你聊:Oh, what’s the picture about? 簡單英語也可以交流啊, 甚至可以應付生活中的大部分瑣事。但您說英文的能力提高了嗎?零效果!所以不是隨意多說就好。說是輸出過程,腦子裏還沒有的拿什麽輸出啊?於是退課了。(可憐的加拿大老師們還不斷打電話求中國學生們回去。倒不是喜歡他們,而是上課學生少會被政府裁員的。)


這時大家又得出了一個結論:噢,原來到了國外和老外瞎交流沒效果,說的都是會的,聽的都是能懂。不懂的很難懂,不會說還是不會說。我們現在明白了,原來到了國外,英文還要靠自己係統學。(那篇出國十大秘密的文章得出類似觀察結果)。自己如何係統學呢?


這時小班外教課不要了,大家組織了一個大班,請個老師來教外語。對這個老師的要求是:必須會講中文。當然我是會講中文的,於是被請去當老師了。我曾在加拿大純英文環境下教過英文,原因是我會中文。聽起來很滑稽。我曾在周末到教堂去給中國同學上課。他們一般都是在教堂聚會後,(很多人不很信教,到那裏是為了聚會)用那裏的教室上課,教室免費。我一給他們上課,他們覺得學習才有效,因為再複雜的英文,用中文解釋一定明白。我會用英文上課,但大家才不聽呢,我又不象ESL那樣管飯。一用中文,大家就高興了。有一次一個學生問了我一句英文(記不得是哪句了),問我啥意思。我問他哪裏聽到的,他說在ESL課上。那老外老說這句話,他聽了兩個星期了,都會背了,但就不知啥意思(無效)。我問他為什麽不問老師,他說問過,但老師是老外,用英文給他解釋了一遍,但那解釋他聽不懂。(這又回到的用英文解釋英文的問題。很多同學認為這是對的,比如用英-英字典。當然是對的,但經驗告訴我們在英文基礎比較低時不太現實,因為對他們來說,英文解釋很難懂。水平很高的同學才能用。所以國外的英文環境對原來英文水平很高的同學是很有效的。)接著我用中文給他解釋了一遍,他回答說:“咳,是這意思啊!以前兩個星期都不明白的問題(無效聲音),隻用了兩秒中就明白了。因為知道意思了就有效了。於是大家紛紛提問,把平時聽到的不明白的詞和句子問我。再複雜的句子,隻要用中文解釋,一定懂。但讀者又發現問題了:這不是還在用翻譯法嗎?沒錯,這樣做的後果是很難形成英文思維,回到自然環境中,又反應不過來了。


於是成年人在國外就掉在這個怪圈裏了。再往四周一看,大部分的中國同學在國外的幾年裏,英文都是非常差的。除非原來英文水平很高的人,在國外進步很快。但這樣的中國同學太少了。
關於成年人在國外外語學得很慢這個事實,一般的老百姓也有普遍的認識。不光是中國人,比如在國外有很多其他國家的移民,在美國加拿大居住了很久,英語仍然很差,大家都習以為常了。現在這些人也來中國出差或工作,我想大家見得也開始多了。美國政府對此也很了解,希望解決這一問題。大家知道,一般拿到綠卡的人5年才能申請轉美國公民。美國政府發現大部分移民5年以上英文還很差,於是試圖通過修改移民政策鼓勵學英文。政府提出:如果拿到綠卡後,4年就可以把英文說流利,通過考試,第4年就給公民權。但美國的語言專家們紛紛起來反對,罵政府愚蠢。大部分人明明5年都學不會,獎勵其中英語好的也不能讓其他人學會呀?他們說:好比大家都是饑民,你應該想辦法給大家吃飽,而不是獎勵其中最胖的人呀?這一職責登在了2005年《今日美國》上,後來這一政策沒有實行。


那成年人在國外一般到底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把外語說得比較流利呢?國外的語言專家有很深入的研究,他們發現,前提是如果能維持外語環境(不能每天縮在本族人中),那麽達到流利程度的時間需要年齡除以6。也就是說,如果三十歲到國外,需要5年才會比較流利。所以很多出國讀研究生和工作5年以上的中國同學,英語可能是非常流利的。但我們發現,由於開始時基礎差,很難維持外語環境,所以很多移民留學生在國外5年以上外語仍很差。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