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語習得綜合模式 zt

Gass, S.

(Susan M. Gass)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教授

【研究領域】語言遷移,語言共性,輸入與互動,注意與二語習得

【重大貢獻】二語習得綜合模式(An integrated model of SLA)

【研究成果及評價】

1. 肯定語言遷移和語言共性以及二者互動對二語習得重要作用。

2. 融合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和語言學視角,提出二語習得綜合模式;該模式將習得過程分為五個水平:被感知的輸入(apperceived input),被理解的輸入(comprehended input),吸收(intake),整合(integration)及輸出(output)。

a. 決定輸入(input)成為“被感知的輸入”的因素包括頻率(frequency)、情感(affect)、已有知識(prior knowledge)及注意(attention)

b. 影響“被感知的輸入”轉化為 “被理解的輸入”的因素是 “已有語言知識”,包括母語知識,目標語知識,語言共性及有關其它語言知識。

c.“吸收”是將“輸入”轉化為“語法”的心智活動,影響這一轉換過程的因素包括“分析質量”(被理解的輸入),L1,L2 知識及“語言共性”。發生在這一階段的主要過程包括:形成假設,檢驗假設,拒絕假設,修改假設及證實假設。

d.“整合”是“吸收”的結果,有兩種形式:二語語法的發展和儲存。

e.“輸出”是“語法”受“個性”,“情景”及“交際模式”(口頭或書麵)等因素限製的結果,並不等同於語法。由於“可理解輸出”(Comprehensible input)在假設檢驗中的重要作用,“輸出”和“吸收”構成一個回路;由於“輸出”促進對輸入不僅進行純語義分析而且進行句法分析,“輸出”又與“被理解的輸入”連接成回路。

評價:Gass提出的“二語習得綜合模式”不僅提供了一個進行二語習得研究的一個“向導圖”,而且體現了二語習得的“動態性”,“互動性”及“複雜性”。

3. 強調互動性輸入的作用:學習者能迅速察覺到中介語與目標語的差距,從而引發對現有二語知識的修正,效果可能有一定的延遲。

評價:Gass 的這一觀點與Swain的“輸出假設”異曲同工。

4. 證實“注意”的作用隨著學習者語言水平而變化,而且對不同層次的語言知識(句法,詞形句法,詞匯)的作用也不同。

評價:此研究是對Schmidt對“注意”的研究的補充和具體化。

【主要論著】

Gass, S. (1984). A review of interlanguage syntax: language transfer and language universals. Language Learning, 34, 115-132.

Gass, S. (1988). Integrating research areas: a framework for second language studies. Applied Linguistics, 9, 198-217.

Gass, S., Svetics, I., and Lemelin, S. (2003).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Attention. Language Learning, 53, 497-545.

Gass, S., and Varonis, E. (1994). Input, intera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production.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6, 283-302.

---查巍(搜集整理),張曉燕(校對修改)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