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胡鞍鋼的'胡說'和楊其靜的'靜觀'說起

清華國情研究院的胡鞍鋼院長2015年提出“中國綜合國力超越美國”,人大的楊其靜教授在2016年11月特朗普當選後預測了中國將麵臨的挑戰。兩年後的今天,前者的驗證淪為眾人觀笑的遺矢,後者的精準卻成了價值重現的遺珠。

按理,兩人都是博士,都有海外訪問學者的經曆。胡院長是工科出身,應該比文科的楊教授更加擅長樣本的選擇,數據的采集和模型的建立,為什麽結果的準確性會天差地遠呢?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外,我以為有一個重要因素是被忽略的--年齡。


胡院長今年65歲,楊教授46歲。一個已功成名就快退休,一個正年富力強攀高峰。前者經過各種風浪,坐到今天這個位置殊為不宜,後者還在兢兢業業上台階的過程中。年齡不同,治學態度也會不一樣。年長者比較保守,通常傾向於保住既得利益,比如職位,榮譽,報酬等;年輕者思想新銳,肯擔風險,敢於挑戰。二十年前我就對朋友說,如果要找專業人士服務,比如醫生,律師,會計師等,在不了解他們背景或拿不定主意的情況下,最好找年齡在30-45之間的,盡量別超過50歲。這些人精力旺盛,有知識,有經驗,有闖勁,敢擔風險。在有一定把握的前提下敢於嚐試新技術,新方法。這一段是人生最黃金的年華,他們正在或即將達到個人職業的頂峰,比那些已經譽滿行業的領導者更值得信賴。我的朋友C早年在美國,德國和日本都工作過,特別是在美國做博士後,老板還是當時美國化學學會的主席。但是,他說老頭子當時已經70多歲,學術上已不能指導很多,有用的是人脈。真正學術上最有長進的是在日本工作期間, 導師才50多一點,諾獎候選人,親身指導多,要求嚴。與其譴責胡院長的個人職業操守,不如讓他別在論文上掛名,讓更年輕的人成為研究院的主力。

另外,清華的人文學科近幾年出了不少招人批評的話題,尤其是跟經濟管理有關的,其實前總理朱鎔基要負一定責任。從1984年清華經管學院成立,到2001年的17年間,朱鎔基一直是院長。甚至他在上海擔任市長期間,還帶著兩個博士生。毫無疑問,他對學院的成長作出了極大貢獻。但是,他的這種帶有個人情感的加持,無可避免地帶上了強烈的官本位色彩。連他自己後來也對他帶的研究生講:我其實沒有很多時間親自指導你們,但希望你們踏踏實實做研究,我可以在(你們)做課題需要查資料和做調研時提供幫助,但不要總想著以我的名義在外麵撈好處。傳說胡鞍鋼經常假借總理或副總理找他谘詢的名義,其實不是沒有出處的。一個現任政府官員卻掛著某大學院長甚至校長的頭銜,怎麽能避免教授們不唯上?!

最後作一預測:胡院長今年會以早退休的名義離職。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