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雲南的美食,大家一定首推米線,米線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過橋米線。
據說正宗的雲南過橋米線源自滇南的蒙自。
曾幾何時,蒙自城的南湖風景優美,常有文人墨客攻書讀詩於此。
有位楊姓書生為了求取功名,也經常去湖心亭苦讀,其妻每頓飯菜通過長長地堤橋送往該處,風雨無阻十分辛苦。秀才讀書刻苦,往往學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飯涼菜,其妻焦慮心疼,思付之餘把家中母雞殺了,用砂鍋燉熟,送給丈夫。待她再去收拾碗筷時,看見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動,丈夫仍如癡如醉在書卷中遨遊,隻好將飯菜取回重新加熱。
當她拿砂鍋時卻發現還燙乎乎的,原來是陶土器皿傳熱不侍。揭開蓋子,發現湯表麵覆蓋的一層雞油能減少熱傳遞,把熱量封存在湯內。其妻得到啟發,以後就如法炮製,隻將一些米線、蔬菜、肉片放在熱雞湯中。待踏堤過橋至湖心島時,米線恰巧熟透。書生撥開雞油,雞湯火熱如新沸,米線浮動如銀絲,頓時食欲大振,不亦樂乎。
妻子欣喜無比,就將之作為一種習慣保留下來。
後來,書生一舉成名,衣錦還鄉,夫妻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書生每每想起過去的日子,妻子往日送就一日三餐的辛苦就會浮上心頭,為表示感激,就給雞湯米線起了個有紀念意義的名字“過橋米線”——因為妻子送飯時總要櫛風沐雨地經過那座長橋。
左右鄰居們有感於丈夫鍥而不舍的誌氣,方圓街坊更傾慕妻子默默無言的關心,眾鄉親都被這種外表冷淡但內心火熱的愛情所感動,紛紛仿效妻子的這種創新烹製。後經曆代滇味廚師不斷改進創新,鮮美可口的“過橋米線”聲譽日著,享譽海內外,終成為邊疆的一道著名小吃。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