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觸過的4位新疆同胞
開餐館,錄用的人三教九流。其中,陸續錄用的4個新疆人挺特別的。
A女在新疆讀中學時是“混班”,大學上的是中央民族大學,已經相當“漢化”,所以接觸起來沒有多少隔閡。A女的能歌善舞,令人印象相當深刻。大家一起唱過兩次卡拉ok,A總是熱情奔放,舞姿翩翩。A碩士畢業,去北達科塔工作,行前送我一盒阿瓦爾古麗的歌,一度聽得我如醉如癡。
M女在新疆某大學畢業,不像A那麽“漢化”,一個突出的感覺是有些發傻,偶爾流露一點“疆獨”的想法,但大多數時間還是掙錢的幹活,沒把心裏話掛在嘴邊上。後來,M在醫院做雜工,工資不多,福利挺好。有一次又介紹一個新疆同鄉來餐館工作,交談之後沒法兒照顧。
K女是年輕人,沒上過大學,來美國的由頭是讀語言學校。工作第一天,感覺人特別“強”,開始以為是時間短的關係,工作兩三天後,還是不到位,隻好跟她直說,結果,她說她的一個男性朋友做得比她好,有經驗,結果,L男來了。
L男確實做過,開始也挺隨和,一天下來,話茬兒總往“穆斯林”上引。為了“政治正確”,細節略去不表。最後,L說去土耳其,辭工了。
4位新疆穆斯林同胞,前兩位A和M,時間久遠些,受教育程度高些,“漢化”的多些,接觸的感覺便很好;後兩位年輕一代,時間近些,宗教傾向溢於言表,獨的激情隨時迸發。
我感覺,第一,教育非常重要;第二,引導非常重要;第三,管控非常重要。畢竟,這不是一個冷兵器時代,我不知道以少勝多的可能性有多少。
宗教啊,忒坑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