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福閑評】學習天子重要講話淪為千古笑柄

  道光元年,皇帝發出了《禦製聲色貨利諭》,這篇上諭的核心內容:一是要提倡節儉;二要求各省停止向皇室進貢;三是皇帝表示要停止修建宮殿,要求各級官員不得勸皇帝大興土木。

 

  道光的上諭發出後,大清官場掀起了學習天子重要指示的熱潮,各級官員紛紛稱讚天子高風亮節,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天子提倡節儉的重要指示精神。

 

  在深入學習領會天子重要指示運動高潮中,各級官員又麵臨一個大難題,那就是到底要不要真的停止向皇室進貢?皇帝到底是不是真心想讓我們停止進貢?這個問題誰拿不準主意,各級官員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變通的辦法。那就是進貢的東西照樣送進皇宮,但是不說是“進貢”,改成說是“地方對天子的孝敬”。

 

  於是,福建的荔枝、江西的春筍、雲南的藥材、浙江的茶葉、景德鎮的瓷器等仍源源不斷地送往北京。道光皇帝麵對這些貢品,一開始是堅決不肯收。各級官員是一個勁的勸皇帝說“這些隻是土特產,不值幾個錢,這是地方官員百姓對陛下的一片孝心 ,請陛下賞收。”各級官員一個勁勸說天子賞收,道光皇帝還是堅決不收,各級官員又勸皇帝說“這些東西都是日用品,就算皇帝不收,內務府也要花錢買,請天子念在地方仕紳一片孝心,勉為其難賞收”。各級官員磨破嘴皮勸皇帝賞收,皇帝覺得盛情難卻,隻好賞收,然後《禦製聲色貨利諭》的重要指示就淪為形式主義了。

 

  道光十一年,道光帝頒發《禦製慎德堂記》,他在 《禦製慎德堂記》 裏告誡皇子皇孫們“飲食勿尚珍異,冠裳勿求華美,耳目勿為物欲所誘,居處勿為淫巧所惑,一絲一粟,皆出於民脂民膏,思及此,又豈容逞欲妄為哉”。道光這番話本來是告誡子孫的,但是天子的話都是重要講話,各級官員又掀起了學習領會《禦製慎德堂記》的熱潮。

 

  在各級官員學習領會《禦製慎德堂記》的時候,有一天,群臣發現道光皇帝穿了一條有補丁的褲子。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群臣看到皇帝穿打補丁的舊衣服,紛紛回家找舊官服穿,但是這些官員平時都習慣了錦衣玉食,舊官服還真不好找。於是官員們紛紛去“估衣鋪”淘舊官服,大家要知道,官員的官服不能亂穿,得穿符合品級定製的官服,舊衣服好找,舊官服難淘啊。於是乎,一件舊官服被炒到新官服幾十倍的價錢,那些沒淘到舊官服的官員,也想方設法把新官服弄舊,再剪幾個窟窿,打上幾個補丁再穿著舊官服去上朝。大清的朝廷上天天出現一群衣衫襤褸的官員在討論國家大事的情景,知道的說這是朝廷開會,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一群丐幫長老在開丐幫大會呢。

 

  道光皇帝本來想提倡節儉之風,結果卻留下個“龍袍現補丁,滿朝皆襤褸”的千古笑柄,看來形式主義真是害死人啊。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