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

來源: 占波 2013-11-16 18:11:0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0 bytes)

雖說沒有生在老家,長在老家,但每每回到老家總有一種說不出的親近。人常說“故土難離”,我這未曾離過故土的人內心裏絲絲掛掛,夢牽魂繞,時常生出濃濃的惦念,思念那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無數次地編織著那裏的故事。

 

秋深了,霜降了,清晨的太陽曬起滿地的白霧,繚繞輕柔,迷幻出層層朦朧。行走在田間小埂上,濕漉漉的晨風吹佛在臉上,如綢如緞,細膩清新。遠處的白楊密密匝匝擠在一處,一團一圍,挺拔俊朗,彰顯著這片土地上特有的倔強。

 

或許這裏是我的根,無由頭地深愛著這片土地。幾千年的耕作使這裏的土地顯得蒼涼,數不清的兵戈殺戮讓這裏的空氣凝聚著悲壯。這裏的土地浸泡著一輩又一輩人的汗水,裹和著千千萬萬壯士的鮮血。燕趙悲歌,自古英雄,每個小村,每座小鎮,每個家庭都有著自己的故事。“生當做熊傑,死亦為鬼雄”,這裏的人看著木訥憨厚,內心裏每個人都有一種澎湃。肩披一層土,伸手滿是繭,開口閉口談的卻是天下事。三國水滸瓦崗寨……,這裏麵流傳的英雄好漢人口能頌,婦幼皆知。

 

洪水肆虐,赤地千裏,從古到今這裏的人們多災多難,每到春天“打饑荒”。餓死不做丐,成了這裏人的信條,伸手討要的人被稱作“懶漢”,而做了懶漢的人在村裏是幾輩人也抬不起頭的。

 

“頭朝黃土背朝天”種地被看做是莊稼人的本分,有地不種撂荒了的人被看做是不守本分。外麵的世界再誘惑,有地總是要種的。秋收時節,外麵的漢子紛紛回到家鄉,或背或扛,或拉或馱,將黃橙橙的玉米收到自家院裏。碾一袋新收的棒子,熬一鍋稠稠的白粥,家家戶戶歡聲笑語,村裏村外彌散著新鮮玉米的香味兒。

 

京津兩市地處冀中腹地,有著大量外來人員討生活,但在服務行業,家政行業鮮有家鄉的人,更不要提那些暗溝裏的行業了。人窮誌不短,人站著誰比誰也矬不了多少。這種觀念雖說老舊固執,但千年沉澱下來的意識,有錢不爭也比讓人戳點好。

 

老家貧窮,窮得讓人心酸,一個個汗水累積的錢要留給兒女;老家守舊,舊得讓人不忍說破,一桌好飯,女人們自覺不上桌。熏繞在這樣的氛圍裏不知是喜是憂,唯有放開肚量,大碗兒的喝粥,成排的吃卷子,豪飲猛灌,不帶任何虛假地接受鄉親們的慷慨。

 

每一次回老家,都是心靈上的一次洗禮,與淳樸相伴才能覺著自己的汙濁。城市中帶來的那些肮髒在這裏得到了潔淨,倦懶的身心在這裏受到了鼓舞。樹無根會死,人無根會飄,老家讓人感到有根的安穩,有根的充實。

 

寂靜的夜,昏黃的月,樹影斜舒,一聲狗吠,幾聲蟲鳴,……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