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不在於指出道路,而在於看到每個人在尋找道路時的掙紮,這個掙紮可以是人性的弱點也可以是時代給人的束縛與打擊。
中國人的教育是文學要反映什麽階級性什麽意義,其實象莫言說的文學不需要有用,就像相聲不需要教育人,不需要所謂“高雅”,文學就文學好了
》沒有任何主題、沒有任何美感、沒有任何邏輯、沒有任何亮點
錯。他的邏輯很清晰,他的成長曆程,思想的成長,文學創作的成長,他對真實的人的觀察和人性的醒悟。那個軍隊裏找人的故事,都很有寓意。文中也有很多小亮點
》讀者可以從各方麵理解,似是而非,他自己卻不揭示。
這就是文學的魅力,他為什麽要告訴你答案呢?每個人的經曆不同理解不同,這才是藝術
》因為,得獎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回擊和認可,連這點起碼的自信都沒有?無恥!
樓主寫到這裏已經邏輯全無,不知道怎麽發泄自己無端的不服。沒自信和無恥毫不相幹誒。我覺得一個作家在心裏醞釀一個作品很久,然後很快地完成,這是一個極為自然的過程,隻是反應了他不能按捺的激情,和你說的自吹自擂毫無關係。(所以佛說:什麽人看到什麽)
》通觀全文,隻有一句人話:文學比政治要美好得多。
樓主認為文學應該宣傳什麽價值觀。這實在是中國教育的失敗,總是讓我們找中心思想,把文學家的寫作功利化。如果莫言確實讓你感覺他在說“文學比政治美麗得多”,這就是他得目的。文學確實比政治美麗,世界上沒有哪種政治是不肮髒的。
》恐懼之下,連是非觀都沒有了,連對錯都不敢表達了
這更是樓主自己的理解了。正像莫言闡述的那樣,人性中很多東西是灰色的,有掙紮的,他自己致力於在這個灰色地帶發揮,尋找更深刻的人性理由,這正是可貴之處。喊喊口號,說說大道理容易,那些東西都是每個人真正的訴求嗎?文學沒有必要給出答案,文學是深刻而準確地反應這些矛盾和掙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