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維明之《儒家思想》之〈仁:論語中一個充滿活力的隱喻〉
有人計算、“仁”字在《論語》中一共出現105次,所以仁字在孔子學說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孔子是一位因材施教的大老師,所以不同的學生請教孔子的時候,都是符合此學生的程度與性格,孔子都給他們不同的答案。如此更讓後代學子更難以一個簡單的答案來解釋“仁”的意義。有位西方的哲學家Peter Boodberg 將仁字解釋為Co-humanity,此英文字可以解釋為“人際間之相互關係”。雖然並不是仁的本意,但也相似。而且、仁是多方麵的、可以解釋為“普遍的美德。因為人與人的關係是非常複雜與微妙的,難以解釋。同時、大概因為孔子每時每刻都含有仁在他的心中。有此一段記錄:在《論語·述而篇》孔子自述之“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由此句話、可見無時無刻都有仁在他的心中。可能就是因為這個關係,所以仁的觀念可以包括任何的人間德行。照《論語》中記錄,仁應該可以包含義、禮、智、信、勇、一日三省、克己複禮、剛毅木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恭、寛、信、敏、惠、……等等的特質。而且此人也應該具有溫、良、恭、儉、讓的性格特質。就是因為此關係,即使是杜維明先生也很難為“仁”字下一個明確的定義。
為了給“仁”字下一個定義,筆者參攷陳立夫先生在《四書通貫》p、254對《中庸》的誠字與基督教的“上帝”的關係注解有此一段:“故誠之於上帝,自其抽象言之,則為誠。自其形象而人格化言之,則為上帝。” 換言話說:《中庸》之誠幾乎等於《聖經》之上帝。因為陳立夫先生之將《中庸》的“誠”所具有的功能與《聖經》的上帝所具有的功能互相比較後、發現此兩者的功能幾乎相同。因好奇心的關係、筆者進一步將《論語》的仁與《中庸》的誠互相比較,又發現《論語》的仁可以說就與《中庸》的誠相同,兩者的作用都是先找到自己的善心或誠心(或者是孟子的良心)後,再去幇助他人以至全國再到全天下,使天下的人都具有良心去處人作事。《論語》告訴我們是愛人愛天下,而《中庸》是成己成物。雖然兩者用的文字不同,但是、意義卻是完全相似。所以筆者斷言:《論語》之仁=《中庸》的誠。
筆者更將陳立夫先生之《四書道貫》中的誠與上帝的比較、列表說明如下,又因為仁與誠之相似,故順便將《論語》之仁加入此表格中。雖然如此、但是、筆者卻堅持此原則:即《論語》之仁不等於《聖經》的上帝,其理由說明於表格之後。
陳立夫《四書道貫》之上帝 |
《中庸》之誠。 |
《論語》之仁 |
1、God is Creator |
CH20-誠者、天之道。 |
17.19-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 |
2、God is Life |
CH25-誠者、物之終始。 |
15.29-人能弘道 |
3、God is faithful. |
CH20-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
13.19-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
4、God is spirit. |
CH21-誠則明矣。 |
12.1-克己複禮為仁 |
5、God is kind. |
CH25-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
12.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
6、God is strength. |
CH26-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 |
8.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
7、God is righteousness. |
CH20-誠之者、人之道。 |
6.30-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
8、God is great. |
CH32-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經營天下之大經。 |
14.42-修己以安百姓。 |
9、God is almighty. |
CH22-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
No、筆者注:《論語》中無任何語言。 |
10、God is power. |
CH1-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CH27-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 |
No、筆者注:《論語》中無任何語言。 |
根據《論語》中的解釋,“仁”應該包括一切的美德,而《中庸》的哲學是依照《論語》的哲學而延伸出的。在《論語》中並無誠字的記錄,但是有“信”字。而在現代、“誠信”一詞卻是相連在一起,表達的是內誠外信的人之特貭,故筆者認為:誠=信。但是《中庸》的誠又結合“浪漫主義”的思想,將誠字的功能放大至宇宙的各角落,製作出獨特的形上主義思想。
從《論語》的記錄、筆者尋找不到任何有與“盡物之性”與“發育萬物”的記載。所以、毫無疑問的,在與天道結合的哲學,孔子根據自己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原則,而不作任何浪漫的伸展。依照上麵的表格、我們很容易地就看出來陳立夫先生的睿智。他是一位學貫中西的人,依照他的想法與分析,推論《中庸》的誠~《聖經》的上帝。他卻沒有再進一步分析《論語》的仁。為什麽《論語》的仁不與《聖經》的上帝相似呢?基於筆者多年對《論語》的硏究、歸納出下麵幾點:
(一)《論語》中、孔子討論到“信”字有很多處,筆者一一列出:
1、《論語·為政》有-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軋,其何以行之哉?” [筆者注:人不可以沒有誠信。沒有誠信的話、就不能生存在社會。就如車子沒有車軸,如何走動呢?]故:沒有誠信的話、就無法在社會立足。
2、《論語·顏淵》有-子曰:“……民無信不立。” [筆者注:國家領導人對人民沒有誠信的話,則一切政事都無法建立了。]由此可知:沒有誠信的領導人就無法治國。
3、《論語·陽貨》有-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恭、寛、信、敏、惠。” [筆者注:能夠實行此五種德行於天下的話,就可以稱為仁了。此五種德行就是恭、寛、信、敏、惠。]可見在此處、孔子認為誠信僅僅是五種德行中之五分之一而已。
4、《論語·堯曰》有:堯曰:“……允執其中。……” [筆者注:當堯禪讓位給舜時,堯告訴舜他的治國的密訣就是:允執其中(以誠信的態度治國才能堅守不偏不倚的治國之道)。]此句雖然不是用“誠信”兩字,但是堯帝早過孔子二千多年,大概當時的文字就是:允=誠信。此“允執其中”四字是具有深厚的曆史價值,因為南環謹先生曾經說:“允執其中”這四個字就是堯舜禹時代的“傳國之寶”。
(二)《中庸》書中、直接談論天道,而整部《論語》中毫無孔子談論天道的記錄。說明於下:
A、《中庸》在此書的開頭就道出此書的宗旨,此宗旨就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意思就是:人的本性就是由上天所賦予,故人順循這個本性處人作事才是正道。也就是說:人的本性天生下來就和天道相吻合。在2300年前的《中庸》就簡簡單單地用了十個字,就將人的本性與純真的天道相結合起來,其偉大之處就是在此。《中庸》書中把人性與天道結合的章句有:
1、CH1之“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筆者注:此句是強調善良人的本性是上天賜予的,是每個人生來就有的。]而此善良的本性就是“良知”,王陽明先生更進一步說:“吾心之良知即所謂之天理也”。
2、CH20之“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 [此兩句話將人道與天理用一個“誠”字就緊緊連在一起,實在高明。其實、“誠”就是整部《中庸》的精神。]
B、在《論語》中並沒有任何章句描述天道與人性相結合之處。相反的、《論語》中、竟然直接地告訴我們孔子從來不論述任何有關天道。孔子是一位非常重原則的人,他嚴守自己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原則。
1、《論語·公冶長篇》有-子貢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筆者注:子貢是孔子的得意門徒之一,子貢也說老師從來就不論述人性與天道間的關係,所以都聼不到老師這一方麵的哲學。]
2、《論語·子罕》有-子罕言利、與“命與仁”。[筆者注:孔子的學生幾乎從來沒有聼到孔子討論利益的事情、與“天命和仁的關係”。古代的書本從來不用標點符號,而在此章中,突然有兩個“與”字,所以後世認為第二個“與”字應該是強調命和仁的關係,所以在《論語》之記錄是“命與仁”。]
3、《論語·裏仁》有-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筆者注:這是孔子的自述。顯然孔子不知道天道是什麽?這句話並不是孔子的謙虛,而的確是孔子的實事求是,他的心中隨時都擁有“仁”的思想,但是、此仁並不是與天道相連接。]
由此三段記錄、所見孔子在課堂上、就是從來不對學生解釋天道與人性相互的關係,而人性的最美的部分就是“仁”,因此、筆者斷言:孔子並不向學生論述天道與仁的關係。
(三)《中庸》高明的原因
在比較誠與仁的功能後,筆者將陳鼓應教授的《易傳與道家思想》中的見解擴大推出:大概《中庸》有一部分的章節是由戰國後期的所謂“稷下學者”所加入。[注1:依據最新考古學家的發現之文獻、陳鼓應教授推斷稷下學者是作《易傳》的作者、故《易傳》並非孔子所作。][注2:筆者依據《中庸》的內容、猜測這也是這批學者所加上。古代的大作、由弟子所加上的眉批或注解或任何章節,都是照慣例歸功於老師。]而當時儒家的稷下學者必定受《莊子》中的浪漫主義所影響,加入許多崇高美麗的思想。由此之故、所以《中庸》中有很多高明與偉大的憧憬。而《論語》則是實實在在的記錄孔子一切的言論,即使是弟子的言論也會告訴後世是那一位弟子所說。如《論語》的第一篇〈學而篇〉就有曾子曰、有子曰、子夏曰、和子貢曰。除此之外、僅僅在《中庸》內的“誠”字具有偉大的功能、而《論語》的“仁”字則沒有論及化育萬物的偉大功能。說明如下:
1、CH1:“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白話意釋:人的情感能夠達到“中和”的地步,宇宙可以不被打擾,萬物也可以正常發育了。]當人們以“誠”的心態反思自己的喜怒哀樂,就自然有節度。人們就會自動有慈悲之心,就會珍惜萬物,不去破壞他們的生存,如此的話,宇宙就會安寧,弱勢群體的生存不受破壞。
2、CH22:“唯天下之至誠、…………可以與天地參矣。” [白話意譯:當聖人發揮他的至誠之心的時候,世界百姓也會效法發揮他們的至誠之心。如此、就能幇助萬物的正常生育。因此、聖人的地步就可以與天地並立。]聖人以自己的誠心與善心影響世界各地的人民,全世界人民也因此有誠心與善心後,萬物不受摧殘,就可以正常發育了,故至誠的聖人的地位可以與天地並列為三了。
3、CH27:“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 聖人的思想與天吻合,一切行為都會合乎邏輯與情感,都合乎中庸之道。他的行為浩瀚無窮,讓萬物正常發育,所以他的功勞與天一樣的偉大。
總之,由春秋時期的仁演變為戰國時期的“誠”後,再受到稷下學者的影響,有意或無意的滲入《莊子》的特有的浪漫主義的色彩後,使《中庸》的誠更增添了生命力,使此“誠”字更具有形上思想的思唯,使“誠”更為不朽。
(四)《論語》的“仁”之功能=《中庸》的誠之功能。隻是孔子不以浪漫主義的意識教育他的學生。並不是仁無此功能,隻是孔子並不去放大“仁”的功能。因此、筆者則認為:仁=誠。而誠~上帝。但是仁X上帝。
〖總之〗
一、因為仁的定義是包括一切的美德,故也應該自動包含了“誠”。可惜在《論語》中並沒有“誠”字,隻有“信”字。而兩字雖不同、但是非常的相似。隻是《中庸》的作者將誠的定義擴大至無限大,誠甚至是“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 因此、“誠”也可以包括了一切美德。兩者幾乎相同,故筆者曰:仁=誠。
二、《中庸》書中滲入許多浪漫主義的色彩,故誠的功能可以使天地萬物都可以正常地生長,正常地發育,因為人們受到領導人的德行所感動,而自動有所謂的環保意識,不去阻礙其他生物的正常生長,不去破壞它們的生長環境。因此、《中庸》就誇大的說:誠可以峻極於天、可以化生萬物。又說:誠是可以與天地平起平坐。故曾在1938-1944年任教育部長的陳立夫先生在他的《四書道貫》中告訴讀者:《中庸》的誠幾乎等於《聖經》的上帝。因為《聖經》中的上帝除了創造萬物外,也希望萬物能夠可以自由地發展化育,和《中庸》之誠的功能相似。故筆者曰:《中庸》的誠~《聖經》的上帝。
三、雖然仁的定義是包括人間的普遍德行,但是、在春秋時期的孔子並沒有浪漫的文學風氣,所以孔子從來不在“仁”道中加入任何的浪漫主義的色彩。在孔子的心目中、仁字僅僅是包含人間社會中的一切德行,就是希望眾人都老老實實的為人處事,如此而已。故仁在孔子的思維內,仁並沒有任何化育萬物的功能,因此、筆者認為:《論語》的仁X《聖經》的上帝。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