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價值=從小我轉化為大我
杜維明之《儒家思想》之〈四、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人的價值〉讀後感
從1765年的工業革命領導世界各種工業的進步,又在1960年左右、由真空管運作的計算機,進步至為晶體運作的電腦。在1980年代,更由於網絡的通訊係統的發展,大大的提升了人們取得知識的能力。由此網絡媒體的記錄更可以得到許多人的喜愛資料或者是心中的偏好,可以建立許多人類消費的數據或特殊的資料,此種資料統稱為“大數據”。而大數據又與快速龐大的電腦結合,加上進步與特殊的軟件開發,演變成今日的人工智能或者Al。Al的進步神速,又加上現在的製造業為了減輕成本、偏重於一切都自動化的趨勢,所以一切都用自動的機械人代替昂貴的人工。而在Ray Kurzweil’s 《Singularity is Near》更預言在2045年後、Al時代即將來臨。此預言並非危言聳聼、而是有實際發展的事實為依據的。即使Al在全球普遍存在的時間最多可能隻是30年而已。所以擁有Al能力取代人類工作隻是遲早問題,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而當人類的工作完全為機械人所取代的時候,人類已經無法找到任何工作,而人唯一可以勝過有Al功能的機械人的區域,可能隻剩一塊地方而且,就是人是有感情的動物,而機械人隻是電子與機械產品、毫無感情可言。為了展示人的情感,人類就會強調儒家思想中的五倫關係。此五倫關係就是君臣關係、父子關係、夫妻關係、兄弟關係、與朋友關係。所以筆者認為:在未來的Al時代、人們將會自動地啓動五倫關係。此時、按照古代儒家之思想,五倫關係的基本就是“學習作人”。在此Al時代、工作的定義不再是朝九晚五,不再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而已。而新的工作就是學習作人,此事是每個人的終生工作,是一個無止境的工作,是一個從小我轉化為大我的工作。人類有此新的工作後、大家都樂此不倦。
如何“學習作人”呢?在杜維明的〈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人的價值〉有深入的探討。在此篇的起頭、杜就說:儒家思想的人生之道是一個“作為群體行為的、無止境的自我轉化過程”。換言之、要我們大家在一起互相幫助一同達到一個完美的目標。在此論文中、杜稱此種與他人一同“以友輔仁”的過程為“類比反省”。此類比性思維就是通過不斷洞察整個人類狀況及個人在其中的特定位置的過程。[杜之原文] 所以學習作人是一種求進步的方式。譬如:學《詩》是為了掌握語言的能力以與他人之文化交流,學“禮”是將群體生活方式更有意義。學的過程就是豐富自己、增加力量、升華自己的智慧,如此自己演變成忠恕的我。再進一步、就是推廣此忠與恕的觀念到全國各地與全世界各地,使大家以“仁”為自己的生活準則,如此就是從小我轉化為大我的過程。
因此、在未來的Al時代完善我們各自的“為人之道”。在日常生活中、儒家所注重的是“作人”,也就是:以“仁”為我們作人的指南計。此時、人在此世界中的生命價值就是從小我轉化為大我,筆者認為:Al時代的人際關係的基本符號就是一個“仁”字。到時候、“仁”是一個重要的Icon,每人的手機中,都有一個“仁”的lcon。
筆者特此將此篇論文的精華整理後登彔於下,並且加入《中庸》的內容:
一)《論語》中為人之道
A、曾子是孔子的大弟子、在《論語·學而》有記錄,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一個通過不斷的省察自己而增加自我的德行的自我努力,也是一種修身的形式,而同時進一步可以協調人際關係的群體行為。
B、儒家的“學”、實際上是一個進行道德的修身行為。所以孔子的學生都要學習五經(即詩書禮易與春秋),再加上1、禮、2、樂、3、射、4、禦、5、書、6、數,等六藝,培養去作一個完美的人。這個過程是先接受自己的固有文化,關注自己的社會價值,經過如此的磨練,讓自己可以轉化的過程。再進一步、達到孔子所說:“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如此可以與人溝通交流,與人分享道德的價值,而促使人性的實現。
C、《論語·顔淵》有一段話是孔子解釋“仁”的章句,子曰:“克己複禮為仁。” 因為顏淵是孔子的最得意的弟子,所以後代所有的儒家學者都非常重視這個解釋。在此篇論文中、杜說:“假如沒有仁、禮的實踐就易於墮落成形式主義。”也就是說:心中俱有向善的動力後,再依靠禮儀掌握自我,如此再依照禮儀的規則去為人作事的話,就可以成為君子。
二)《孟子》中的為仁之道
A、在孟子的心目中、學習作人的方法,首先要找回他自己所失去的心。[《孟子· 告子上篇》之“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首先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所遺失的良心而已,也等於對自己的心的純化與滋養。杜維明更進一步解釋:“求放心就是一種精神的嚴格自律,依靠這種自律,諸如惻隠、羞惡、辭讓的原發情感和是非意識就會轉化成仁、義、禮、智等道德品貭。”
B、《孟子·盡心下》中有曰:“養心莫善於寡欲。”可以解釋為:養心的方法,第一步就是減少慾念。一個人假如隻是追求享樂的話,就會培養出貪圖的慾望,如此就會掩蓋自己的良心,“求放心”就會変成非常艱難的事情,所以第一步就是“寡欲”。
C、當我們找回自己的良心後、就應該將我們的視野敞開擴大,如此我們的良心也隨之擴大。如果我們盡量地擴展我們的良心(孟子稱之為“盡心”)。隨之、我們就能深刻地了解人性的真相(孟子稱之為“知性”)。如果能深刻地了解人性的話,進一步、我們也許就可以了解天理(孟子稱之為“知天”)。如此地、一步一步向天道與人道結合為一的浪漫主義方向進行。[筆者注:西方的哲學發展是由擺脫神權主義的控製而走向所謂的“浪漫主義”,而杜先生稱國學之盡心知性而知天的哲學為浪漫主義,實在是有幽默感。]
三)《中庸》的為仁之道
《中庸》書中、將天人合一之途有深入的解釋,而且用字很少又精準,為國學的精華。《中庸》書中之特點是:它將孔子所宣揚的“仁”字,為了與天道的結合,使大眾容易效法,將“仁”字改成“誠”字,雖然意義上有所不同,但很相似。筆者將其中的最精釆部分登列於下:
A、《中庸·CH1》之”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白話文:上天賦予人的稟質叫作本性,人循順這個本性處人作事叫作正道,要人人修養正道叫作教化。]在此書的開始、就告訴讀者、人們的修行最後的目的就是將人性與天命的結合。也就是人們努力的方向就是要天人合一。
B、《中庸·CH20》曰:“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 [白話文:“真誠、就是上天的原則。追求真誠、就是作人的原則。”] 簡單地說就是人應該效法天的誠實不虛去為人作事。所以一切天地山水的行為都是我們效法的對象,如此、就容易達到目標。
C、《中庸·CH22》曰:“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讚天地之化育。能讚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白話文:隻有天下極端真誠的人、能充分發揮他的本性。能發揮他的本性、就能發揮眾人的本性。能發揮眾人的本性、就能發揮萬物的本性。能發揮萬物的本性、就可以讚助天地的培育生命。能讚助天地培育生命、就可以與天地並立為三了。]簡單地說:就是孟子的盡心後、則能知性,再感動他人,再共同努力,使萬物都正常生長。如此一來、就可以說是可以與天地平起平坐了(注:原文之與天地參矣)。比孟子的“知天”更進一大步。
D、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不僅要讓自己盡心知性,還要影響全國人民,共同發揮眾人的本性,一同讓天下人民和平安樂。再進一步,還要讚天地之化育。讚天地之化育也就是《中庸·CH1》之“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如何達到此偉大目標呢?在《中庸·CH27》有一段可以說是基本功的要求:“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也就是說:基本要求有二:1、尊德行而道問學:德行與學問達到廣大精微時,思想自然高明。同時考慮到人的理性與知識之後,行為就合乎邏輯了。2、在日常生活中、於學問方麵、應該常常溫故而知新,才跟上時代的進步。在德行方麵、自己誠心誠意尊重他人之禮節,尤其是現在交通發達的世界、各國的禮節大不相同。
〖總之〗
A、儒家的修行是把日常生活與周邊的生活環境視為自己進修的?所,也是將我們所生存的地球看成是自己修養的地方,因此、所有的五倫關係,甚至老師與學校等都是我們可以得益的地方。五倫的關係至為重要,是我們修身的地方與人生開始的?所。特別是儒家思想,是從修身齊家進而可以治國平天下,是一套長時期的修行方式,而西方的任何國家都沒有此類的哲學。
認清了學習的?所後、學習的課題則是第二件應該考慮的方麵。所以君子要作感性與理性的思考,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這就是《中庸》的“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孔子本人也是非常好學,自己在〈述而篇〉也有此自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所以讀書是儒家思想所極力推薦的,儒家推薦要讀五經、習六藝。五經是詩経、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六藝就是禮、樂、射、禦、書、數。在春秋時期、可以讀的書大概也不多,五經可能包括當時所有的書籍。在春秋的後期、雖然可能老子已經將他的《道德經》傳授給學生,但是也許當時沒有印刷技術而不能大量流行,所以不在應該讀書的範圍。而五經與六藝大概已經在春秋末期的所流傳的書籍,故筆者認為:不是僅僅需要讀懂五經之後、就可以應付現代世界人間的大事。因為在春秋時期、並沒有現代的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電腦與Al等的研究,而現在的國家領導人一定要有這方麵的常識、才能處理世界的問題。
B、在儒家思想中、東方之人文思想,在群體生活中,產生創造與轉化的力量,其目標是使人與天地平起平坐。[注:《中庸》稱為“與天地參。或稱之為“天人合一”。]而西方之人文主義的目標是在發揮自己的智力或體力、在資本主義的領導下,都以賺錢為目的。如大公司的CEO、與許多聀業運動員,都以高薪水為人生之目標。此種以財富為目標的人文主義促使人們以物慾為享受,短期內産生貧富差距的社會問題,而長期引起全球暖化與物資短缺,對大自然中的所有的生物都產生危機。所以、儒家思想僅僅發揮自己天賦的道德感去轉化自己的生命,而西方哲學是要求各人發揮自己天賦的智商或體能去賺財富。在不同的理念下,兩者對大自然的影響卻大不同,甚至相反。
C、在此論文最後、杜維明了解東方的人文思想與西方的人文主義的優點與劣點。他讚同西方以自由與平等為基礎的人文主義,但是、他不接受私有財產觀念與私人利益觀念,也不接收過度隱私觀念與過度自由觀念。在此篇論文的結尾、杜維明同意:哲學家Steven Lukas 的觀點。Lukas 在他的《個人主義》書中的結論為:實現個人主義的種種價值的唯一道路是某種人道形式的社會主義。” 但是、杜先生又加一句話:“這項工作大概必須從探討人的價值及其深遠的哲學含意開始”。[筆者認為:必須從儒家思想中人的價值開始。]也就是說:以五倫關係的學習作人為起點。在此期間、儒家哲學必定捲土重來。
D、Steven Lukas 與杜維明先生都是有名與有遠見的哲學家。兩人在四十多年前就認為結合人文主義的長處與社會主義的長處後,人類就此可以安身立命了。其原因如下:
1、Steven Lukas 的《個人主義》的結論是很有特殊意義。雖然作書時間是在1973年左右,但是、他預計在將來具有人文思想的社會主義一定會成為未來世界的政府的製度。筆者頗有同感,因為在未來數十年後的即將到來的Al時代,社會中缺乏人類可以作的工作,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各國不得不實行配給製度。這就是一種社會主義國家的初雛形態。此時的世界各國也許不得不都實行社會主義。
2、杜維民此篇論文是在1979年發表的,他在當時也反對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與不讚同過度的隱私與過度的自由,而在1979年時、資本主義並未造成任何的貧富不均社會問題與地球暖化等問題,故筆者稱讚他是一位有遠見的哲學家。而且杜先生終身努力對儒家思想的重整,使西方哲學深入了解儒家哲學。他堅持國學中人的價值就是由小我轉化為大我。筆者認為:此哲學正是未來Al時代的救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