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交響曲:蕭斯塔科維奇的《d小調第五交響曲》(1937)

來源: Chang_Le 2020-05-07 05:06:4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661 bytes)

蕭斯塔科維奇(Дмитрий Дмитриевич Шостакович,英文:Dmitri Dmitriyevich Shostakovich),前蘇聯著名作曲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有多種體裁的音樂作品,包括15部交響曲。

蕭斯塔科維奇的《d小調第五交響曲》(以下簡稱“蕭斯塔科維奇第五”)作於1937年,並於同年在列寧格勒(今彼得堡)首演。2016年BBC音樂雜誌評選出的“最偉大的”二十首交響曲中,“蕭斯塔科維奇第五”榜上有名,被認為是作曲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蕭斯塔科維奇第五”全曲由以下四個樂章組成:

I:中板轉不過分的快板(Moderato — Allegro non troppo),d小調;

II:小快板(Allegretto),a小調;

III:廣板(Largo),升f小調;

IV:不過分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d小調轉D大調。

全曲用時約45分鍾左右。

“蕭斯塔科維奇第五”的樂隊包括短笛一支,長笛兩支,雙簧管兩支,單簧管三支,大管三支,圓號四支,小號三支,長號三支,大號一支,豎琴兩架,定音鼓,小軍鼓,三角鐵,鑔,大鼓,鑼,鍾琴(glockenspiel),木琴,鋼琴,鋼片琴(celesta)各一,加通常的弓弦樂器。

根據一些有關文獻記載,包括蕭斯塔科維奇本人的回憶,一般認為,“蕭斯塔科維奇第五”是在一種特殊的曆史條件下,為了一種特殊的目的而作的。1930s 年代,蘇聯當局對一些作曲家,包括蕭斯塔科維奇,及他們的一些作品展開批判,指出這些作品是“形式主義”的,“不是音樂是混亂”;而這些作曲家也幾乎被批判為“人民的敵人”。為了洗清自己,蕭斯塔科維奇寫了“第五”這部在風格上迎合當局口味的作品。

另一方麵,人們發現,正如蕭斯塔科維奇是個充滿矛盾的人,他的這部作品中也表現出很多矛盾。例如第四樂章中表現歡樂的部分,據作曲家本人在他後來出版的回憶錄《證言》(Testimony)中解釋說:“這(種歡樂)是被逼的。正如在《鮑裏斯·戈杜諾夫》中受威嚇的情形。它好像有人在用一根棍子,一邊敲著你一邊說,‘你的責任就是要喜樂,你的責任就是要喜樂。’於是,縱然你嚐試突圍,但在不穩固的形勢下,你隻好跟隨大隊,口中喃喃的對自己說:‘你的責任就是要喜樂,你的責任就是要喜樂。’”

或許正因為作品生動地表現了這些矛盾(包括被逼出來的“歡樂”),加上蕭斯塔科維奇的作曲技法精湛,使這部“蕭斯塔科維奇第五”成為交響曲曆史上非常獨特的名作。

下麵是“蕭斯塔科維奇第五”的一個音像,由俄裔著名指揮家瓦萊裏·捷傑耶夫(Valery Gergiev)於2013年指揮馬林斯基劇院管弦樂團演奏:

SHOSTAKOVICH:-Symphony No 5 in D minor op 47 -Dir. Valery Gergiev-Orq. Mariinsky theat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og0I8cOZcA

 

下麵是“蕭斯塔科維奇第五”的另一個音像:由愛沙尼亞裔著名指揮家帕沃·耶爾維(Paavo Järvi)指揮巴黎管弦樂團(Orchestre de Paris)於2015年演奏:

Shostakovich - Symphony No. 5 | Orchestre de Paris, Paavo Järvi [H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0AK_50-9rQ&ab_channel=Adagio

 

關於這部交響曲的更多概況,英文見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mphony_No._5_(Shostakovich)

中文見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d%E5%B0%8F%E8%B0%83%E7%AC%AC%E4%BA%94%E4%BA%A4%E5%93%8D%E6%9B%B2?fromtitle=%E8%82%96%E6%96%AF%E5%A1%94%E7%A7%91%E7%BB%B4%E5%A5%87%E7%AC%AC%E4%BA%94%E4%BA%A4%E5%93%8D%E6%9B%B2&fromid=11196743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老肖背譽為 20世紀唯一的古典音樂大師,類似貝多芬,莫紮特這個級別的。但是,蕭的音樂中,非音樂元素是不是多了點? -istory- 給 istory 發送悄悄話 (542 bytes) () 05/07/2020 postreply 10:59:49

謝謝評論。我個人感覺,把肖斯塔克維奇譽為“20世紀唯一的古典音樂大師”是不是高了點,說他是“。。。大師之一” 還比較合適。 -Chang_Le- 給 Chang_Le 發送悄悄話 Chang_Le 的博客首頁 (340 bytes) () 05/07/2020 postreply 14:13:14

20世紀還有誰?我覺得老肖的音樂+電影,那是無與倫比的。開創性的。牛虻的音樂,真的是百聽不厭。故事性非常強,情緒完全被帶動了。 -istory- 給 istor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7/2020 postreply 19:07:00

我想,20世紀俄國還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也可稱為大師,還有法國的拉威爾也基本是20世紀的。 -Chang_Le- 給 Chang_Le 發送悄悄話 Chang_L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8/2020 postreply 06:50:11

又名革命交響曲,前蘇聯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創作於1937年.乘載著歷史的烙印 -dindindon- 給 dindindon 發送悄悄話 dindindon 的博客首頁 (568 bytes) () 05/08/2020 postreply 21:10:35

謝謝評論。“革命交響曲”這個名字出處不詳,可能並非出自作曲家本人,而是後人所加。 -Chang_Le- 給 Chang_Le 發送悄悄話 Chang_L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9/2020 postreply 05:03:47

本人覺得最帶勁兒的版本是阿什肯納齊指揮的NHK交響樂團演奏的肖五。。。 -betadine- 給 betadine 發送悄悄話 (227 bytes) () 05/22/2020 postreply 20:20:4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