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連接: http://space.wenxuecity.com/media/1300666729.mp3
你可知原唱是誰?
《我愛你,塞北的雪》詞作者王德和曲作者劉錫津在1980年創作這首歌曲時,同在黑龍江省歌舞劇院工作。原唱是黑龍江省盲人歌唱家周琪華,而我一直以為原唱是殷秀梅。找不到周琪華的版本,也許有人聽過?
譯成英語介紹給外國朋友
中國有這麽美的歌,詞和曲都是無可挑剔的美,所以把這首歌譯成英文來唱是我的一個想法,我邀請了美壇奇葩翻譯,柏泉看見後也譯了一版,起先兩個版本都有好唱的地方和不好唱的地方,後來柏泉反複修改自己的譯作,最後我終於唱順了,就用WXC攝影師們的精美的雪景片片做了個視頻。對於譯作歌曲來說,人們的看法有兩個極端,一種不能容忍因為這首歌已經深深的印在了人們的腦海裏,用譯文來唱覺得怪怪的,一種是拍手歡呼,直嚷這樣的新嚐試太好了,要多多唱來。看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我這樣一個業餘的歌手來說,唱譯文歌曲很有難度,譯文歌曲本身就帶有原語言的烙印,又沒有模仿可供參考,加上英語發音總不那麽地道,現在這個版本我隻能說與我先前的版本比有了明顯的進步。下麵對第一句的譯文作些解釋。
第一句,我愛你塞北的雪,有幾種譯法:
I love snowfall beyond the Great Wall.(音節太多唱不順)
I love you the northern snow.(平平的,意境不美,歌者進不了意境)
I love you the Nordic snow. (平平的,意境不美,歌者進不了意境)
最後柏泉聽取了我的建議改成了I love you pure and white snow. 我的理解是之所以愛上了塞北的雪,那是因為塞北的雪大而且白,白雪皚皚,直接把美景唱出來,外國人一聽也就入了景了,不然還可能會問為什麽要愛the northern snow, 而不愛the eastern snow。最關鍵的是我自己這樣唱容易進到歌曲裏去。
以下資料來自網絡
《我愛你,塞北的雪》- 創作背景
作曲僅用一小時 融合南北音樂元素
劉錫津說:“1980年年末,王德把《我愛你,塞北的雪》的歌詞給了我,歌詞的意境非常美,語言也很樸實。拿著歌詞,我直接去了琴房,給這首歌譜曲。冬天的琴房很冷,手指幾乎都被凍僵了,體味著寒冷的冬日,想象著鵝毛般的大雪,一個小時後,這首歌的曲子完成了,而且至今一個音符都沒改動過。”
劉錫津說:“《我愛你,塞北的雪》融合了南方和北方的音樂元素。歌曲的第2句‘飄飄灑灑漫天遍野’用的是蘇州評彈的調子,結尾部分‘春天的使節’則有東北大秧歌的味道。創作之初,我確實也沒有特別設計,隻是回首再看時才發現,正是因為溫婉的‘南調’和粗獷的‘北曲’和諧地融合,才使得《我愛你,塞北的雪》傳唱不休。”
兒時美好記憶 譜出難忘的“雪”
劉錫津能創作出《我愛你,塞北的雪》這樣動人的音樂,源於他對黑土地的眷戀。劉錫津說,他生在哈爾濱,是在冰雪裏長大的孩子。 1957年,哈爾濱下了一場罕見的大雪,那場雪給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不便,但對於隻有9歲的劉錫津來說,那場雪給他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那時,他約了幾個小夥伴,在家門口堆了一座雪山,中間挖了一個洞,用雪做成桌子、椅子,而且還點蠟燭玩起了過家家。也就是在這一年,他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首曲子《雪花飄飄》,旋律很簡單,但對於一個9歲的孩子來說,卻足以表達對雪花的向往和憧憬了。
《我愛你,塞北的雪》 - 作曲劉錫津資料
劉錫津,1948年1月生,是中國當代作曲家。生於哈爾濱,1962年進哈爾濱歌劇院學習,1963年成為黑龍江省歌舞劇院樂團演員,1977年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係,師從黃飛立教授學習指揮。劉錫津常年居住在中國東北,所作作品有著濃鬱的“黑土地”氣息。80年代曾去中國西部采風,也對他的曲風產生很大影響。從2002年8月起至今,劉錫津擔任中國中央歌劇院院長。作品:合奏《絲路駝鈴》(1980年) ,舞劇《渤海公主》 ,月琴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七十年代),《滿族風情》 (1998年) 。歌曲: 《我愛你,塞北的雪》(1981年) ,《北大荒人的歌》。
《我愛你,塞北的雪》 - 首唱周琪華資料
《我愛你,塞北的雪》的原唱是黑龍江省盲人歌唱家周琪華,她是前幾年紅遍全國的思濃、思雨組合的母親,不過很多年輕人並不熟悉這個版本的《我愛你,塞北的雪》。 我國著名盲人歌唱家周琪華。5歲時來到哈爾濱,一直在哈爾濱的俄國人辦的學校讀書。在她16歲時,因看書太多,導致眼病複發,她的雙眼漸漸失明。60年代初,周琪華多次舉行個人獨唱音樂會。她那甜美、嬌脆、華麗的音色,清晰婉轉的吐字行腔和豐富形象的音樂表現力,將觀眾帶進了心馳神往的藝術境界,贏得了“北方夜鶯”的讚譽。周琪華不僅參加了當時的曆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還多次應邀參加了“沈陽音樂周”和“羊城音樂花會”,並在全國各地巡回演出。1962年中國唱片社為周琪華錄製了《鬆花江圓舞曲》等多首歌曲的密紋唱片,發行後供不應求曾5次再版。並發行東歐、東南亞國家,反響極為強烈,香港還將此唱片評為最佳唱片。 作為一名盲人歌唱家,周琪華付出了超出常人幾倍的艱辛。蜂苦蜜自甜,1980年,中國唱片社邀請她錄製了40餘首中外歌曲。1982年,黑龍江省政府給周琪華記大功一次。1983年,周琪華再度舉辦多場獨唱音樂會,選唱的多種風格多種國度的30餘首中外歌曲,場場爆滿風靡各界。同年,她第三次應邀赴京,中國唱片社為她錄製了題為《鬆花江畔的晚霞》的大密紋唱片,發行國內外。這大密紋唱片的24首中外歌曲響徹香港,被香港評選為金唱片獎。
彭麗媛深情演繹 塞北的雪走紅全國
大多數人知道這首歌是在1983年,當時中央電視台錄製了這首歌的音樂電視,由彭麗媛演唱。彭麗媛身穿白色毛衣,紮著條大辮子,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深情演唱,打動了無數觀眾。 彭麗媛唱這首歌也有個小插曲,當時黑龍江省歌舞劇院有個叫薑敏的青年歌唱演員,她師從中國音樂學院金鐵林教授,而彭麗媛也是金鐵林的學生。一次,金鐵林聽完薑敏唱這首歌覺得很不錯,正好中央電視台要給彭麗媛錄音,金鐵林就把這首歌推薦給了彭麗媛。彭麗媛唱完後,《我愛你,塞北的雪》開始在全國走紅。
同一首歌 成就不同的歌手
《我愛你,塞北的雪》不僅被全國各大音樂高校寫入了教材,而且也被不同的音樂人傳唱著,它不能簡單定義為民族、美聲或是通俗歌曲。劉錫津說:“歌唱家殷秀梅對這首歌的推廣也有很大作用。殷秀梅作為家鄉人,特別喜歡這首讚美家鄉的歌,她在全國各地演出總會唱這首歌,而且是用美聲唱法演唱。後來歌唱家蔣大為也唱過這首歌曲,還有人把這首歌曲改編成搖滾樂,青年歌手郭蓉還用通俗唱法唱過。” 其實,郭蓉也正是憑著唱這首歌進入了東方歌舞團。當時,有人向東方歌舞團的王昆推薦了郭蓉,王昆問:她有什麽特長?答案是:郭蓉唱《我愛你,塞北的雪》最拿手。王昆現場聽了聽,發現郭蓉確實唱得不錯,之後,郭蓉進了東方歌舞團。
請閱讀更多園園博客文章
笑比哭好:Eggs are people too:))
我喜歡的幾首二胡動聽曲目《水中花》等
雲漫/海上雲/園園 《海之心》(斯卡布羅集市)
園園合唱團/藤帥《荷塘月色》荷花攝影精品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