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義的對話 司徒
昨天一位朋友閱讀了我以前寫的一個貼,要求澄清一個結論:生命有,還是沒有意義。誠實的說,我是沒資格回答這種終極的問題。這個問題,人們常常在問,以不同的形式,例如天未亮,去上班為什麽?如果一切都會終結,奮鬥為了什麽?
曆史有不少名人談及過這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三種說法:
第一種:司馬遷說得最清楚,他曾對漢武大帝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有重量的區別,有社會的客觀標準,功業,貢獻,創造、破壞,一事無成等等塵世指標。
第二種說法多來自宗教人士,強調每個人的價值來自於神,基督教牧師裏克·沃倫(Rick Warren)曾說道:這與您個人無關,你的意義在於理解為什麽神把你放在這個世界上,這樣你就知道了。
- 我朋友問的是有關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mil Frankl)的書。 弗蘭克醫生是一位奧地利神經學家、精神 病學家,猶太人大屠殺幸存者。著名作家。無疑他很有資格去回答。 他的言語充滿了尼采哲學的味道。 "因為生命的意義因人而異,因 日而異,甚至因時而異。因此,我們不是問生命的一般意義為何,而是問在一個人存在的某 一時刻中的特殊的生命意義為何。正如我們去問一位下棋聖 手說:“大師,請告訴我在這世界上最好的一步棋如何下法?”根本沒有所謂最好的一步棋, 甚至也沒有不錯的一步棋,而要看期局中某一特殊局勢,以及對手的人格型態而定。人類的 存在也是如此,一個人不能去尋找抽象的生命意義,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職或使命, 而此使命是需要具體地去實現的。他的生命無法重複,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個人都是獨特 的,也隻有他具特殊的機遇去完成其獨特的天賦使命。生命中的每一種情境向人提出挑戰,同時提出疑難要他去解決,因此生命意義不應該是別人或社會去問他的生命意義是什麽。他本人必須要認清他在被自己的生命詢問,而隻有他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
把自己的生活“詩情化”是尼釆哲學的真諦。試著在每種情境裏找幸福—-你說是詩也好,謊言也好,“每一個不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如果沒有音樂,生活對於我就將是一種錯誤”。
我覺得這些觀點思維都有價值,就像醫生的藥物手冊裏,不同的藥治不同的病,適應症,禁忌症都有,因人而異,因時因地有所不同。永恒的話題,人人都想過,都要自己麵對。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