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業爬陡坡(第一部分)(1)
蔣聞銘
(一)
做研究,具體是解決問題。問題可以自己提,也可以別人提。不管自己提還是別人提,這個問題解起來必須有些難度, 不然這個研究,跟沒做沒分別。問題的難度,有大有小。難度大,大家想解解不出,就成了難題。做數學想得認可,快捷的辦法是找一道難題解。不過要解沒人解得出的難題,不單要有過人的才幹,還要有出奇的好運氣。
難題解出來,接著做後續。做學問也是名利場裏打滾。圖名爭利,各行各業做法差不多。一部電影,拍出來票房好,拍續集,續集看的人不少,拍續續集。袁磊把這叫擠牛奶,大家都有些慘無人道,不把這頭母牛,奶擠盡擠出血,不能算完。從九零年秋天起算到九二年,兩年功夫,袁磊陸續寫了六篇論文,第一篇是解難題,後麵五篇是後續。他從頭一篇裏擠出來五篇後續,已經到了極限。這樣擠,其實難有新鮮突破。
普通人對數學家的高大上,多數和猜想這兩個字連在一起。袁磊同齡的中國人,沒人不知道陳景潤和哥德巴赫猜想。丘成桐得菲爾茨獎,解決的是卡拉比猜想。 陶哲軒得菲爾茨獎,也是解決了數論裏邊據說是蠻有名的一個猜想。說一個數學家厲害,最容易就是告訴你他證明了一個什麽猜想。這個猜想具體是什麽,說給你你也聽不明白,可以省略。至於這個猜想為什麽重要,跟你就更說不清。
這個說不清,原因其實不是你聽不明白,而是說的人自己就不明白。事實上數學難題,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不像物理化學,結果有客觀可驗證的標準。巨有名的數學難題,解出來也就幾個人真能讀懂。解出來了,然後呢?十個裏邊至少九個,沒有然後。重要不重要,隻有天知道,高大上的意義,是大家互相捧出來的熱鬧。就說這個哥德巴赫猜想,為什麽重要, 解出來有什麽偉大的現實意義,深遠的曆史意義,講真實天都不知道。
數學這個學科,大猜想中猜想小猜想,五花八門一大堆。猜想難題,分熱門冷門,大多數是有時效的。什麽意思呢?一段時間,大家對某個領域,特別有興趣,這個領域裏的猜想難題,就熱門。過一段,大家興趣變化,轉去了其它領域,這些猜想難題,就成了冷門,即使解出來,影響可大可小。比如袁磊解的這個百年難題,放在一百年前解出來,是熱門,一百年後就不是,無可無不可。
當然還是有些猜想,時間越久影響越大。比如哥德巴赫猜想,什麽時候有人證明了,都會紅透半邊天。不過一直熱門的猜想,少之又少。話說到這裏順便帶一下,直到現在,如何證明這個倒黴的哥德巴赫猜想,大家還是一點頭緒都沒有,陳景潤走的路子,肯定不通。
袁磊作為數學家的悲劇,是他一輩子解決的,都是冷門過氣的難題猜想。第一個,是前麵說的那個百年難題,現在說第二個。
這個事還得說回到南京大學。鄧小平搞科學的春天,具體兩件事,第一件恢複高考。第二件優待科學家。年紀大的老資格之外,又破格提拔了一批年輕才俊。南京大學,天文係破格提拔的是曲欽嶽,數學係是陳翔炎,直接從講師提升到正教授。曲欽嶽後來一帆風順,做到南大校長,陳翔炎卻悲劇了。買彩票,中不了獎是正常不是悲劇,但是剛中了大獎人沒了,是大悲劇。這個悲劇,不幸發生在陳翔炎身上。剛被破格提拔成正教授,就犯了心髒病,英年早逝。如果他活著,後麵接替匡亞明做校長的,不一定就是曲欽嶽。
學校提拔這兩位,是認定了他們做學問,有獨特的成就貢獻。曲欽嶽對天體物理學做了什麽貢獻,袁磊當年問過他的研究生,後來又當麵問過方勵之先生,都沒問出具體。陳翔炎的貢獻,是研究三體問題,證明了一個有名的猜想。他做研究,有兩個跟班的小弟,一位是後來做了院長院士的孫先生,另一位姓羅。孫小弟有權有勢後,把羅小弟整得蠻慘。不過這個事,跟袁磊不相幹。
陳翔炎的文章,袁磊大學三年級就仔仔細細讀過。不但讀了,還做了後續的分析計算,寫了一大堆。後來他讀國外的文章,才知道這個猜想,科羅拉多大學的一位同行,已經早陳翔炎幾年給過證明。對著這個證明,袁磊的結論,是陳翔炎的文章和自己做的後續,都是多餘。不過這件事,袁磊當時跟易老師孫先生,都沒敢提。陳翔炎不在了,推許他破格提拔他的人都還在,這個破格提拔引發的利益牽扯,不是袁磊一個學生可以觸碰的。袁磊當時雖然氣盛,自大狂妄,但不是書呆子。知道如果說這個事,直接否定陳翔炎的學問貢獻,犯了眾怒,自己下麵就沒得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