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算剽竊。

回答: 科學史上最惡劣的剽竊(ZT)蔣聞銘2025-11-08 11:00:22

科學發現的關鍵在發現。

所有跟帖: 

這種發現,實驗是基礎。沒有實驗,就沒有發現。這不是數學好嗎。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1:36:45

但是光有數據,沒有結論,也不是發現。我覺得,她和他都應該得獎 -哪一枝杏花- 給 哪一枝杏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1:43:36

這幾個剽竊的,給了她什麽credit沒有?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1:50:09

為她鳴不平在科學界是主流,沃森太吝嗇是有目共睹的。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2:04:52

最惡劣的剽竊,一句吝嗇,就輕輕帶過了?帶不過去的。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3:21:50

現在AI的計算模型就還是一個黑盒子。有海量實驗數據,但其機理的可解釋性就遙不可及。洞察力離不開觀察,但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93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1:50:11

您這個類比,嚴重不當。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1:53:31

? 正是這個實驗的不可解釋性,讓人懷疑DNN計算模型不可能產生通用AI,或強AI。不服氣的就上升到哲學層麵,別太自負,你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11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2:46:02

這個與我說他們惡劣,剽竊別人的實驗結果,有關係嗎?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3:11:28

這裏話題已經延申到實驗線索與實質性理解或發現的關係了。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3:19:48

您難道是想說得虧了這幾位剽竊了她的實驗結果?如果他們不剽竊,世上後麵就沒人會想到這個結構?剽竊的是天才,被剽竊的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3:25:21

倒是智商不高的笨蛋?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3:26:08

我認為指控剽竊過了。富蘭克林與沃森他們是競爭者,不願共享數據不假,但她久思不果也是史實。後來是她老板和博士生對劍橋團隊說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12949 bytes) () 11/08/2025 postreply 14:03:4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