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高粱》裏崇拜邪惡和梟雄的小孫子,後來會是紅小鬼,還是黑小鬼?為何麵目不清?怎麽看胡蘭成和易先生?

本帖於 2025-09-13 17:45:47 時間, 由普通用戶 ScottGu 編輯

諾貝爾文學獎應該獎給理想主義文學。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也許是莫言的理想,但那不是莫言寫的。

電影《紅高粱》裏的梟雄演員雖然一臉正氣,在小說裏卻是謀財害命的奸惡之徒。

有說《紅高粱》梟雄的原型是曹克明,原來是中共幹部領導暴力革命,後叛變中共。後來打了那個伏擊戰。

以前互聯網上有再後來曹克明領取日軍經費的證詞(經手人縣政府會計?)。後來這些證據全部消失。台灣有人也指控曹克明是漢奸,但法院判決不是。

不過有權威資料說:因暗殺聞一多而被判處死刑的特務軍官湯時亮、李文山沒死,被調包了,由其他犯人頂替槍決。真相如何?陳璉、傅東菊怎麽回事?ROC司法可靠嗎?

孫立人等等又是怎麽回事?胡蘭成受邀去台灣講學,江南卻被暗殺。

《明天更美好》是裏根時代 A City Upon a Hill 理念下的老歌,是當時世界流行文化影響下的產物。1986-1987年間的學生抗議、遊行也比較健康。但《紅高粱》出來後,味道開始變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