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籠統否定毛時期的農業和水利政策,文革前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的。

建國後興修各種水利設施,一來防洪,二來防旱,這是當時中國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沒有強大的組織能力,是做不到的。這些水利工程,對後來農業的發展,起了穩定作用。文革期間修的各種水利工程,大多是拍腦袋工程。當時我們那裏修了很多幹渠,想把附近一個大水庫的水引入全縣各個大隊,結果就第一年有點水,後來一直都是幹枯的。這麽大的工程,都是農民的血汗,全白費了。

公社,是超前了,嚴重束縛了農民,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文革更是瘋狂,隻準種糧食,連農民的自留地都減半了。

我父親,初中沒好好讀書,經常打架,畢業後就在我們那裏一個水庫當技術員,後來隨著國家水電事業的發展,進了省電力公司。

所有跟帖: 

聽隊裏的老鄉說,用化肥是高產了,但是太傷地。 -走資派還在走- 給 走資派還在走 發送悄悄話 走資派還在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16:56:27

確實如此,但中國人多地少,必須用化肥,不然糧食不能自給。 -衡山老道- 給 衡山老道 發送悄悄話 衡山老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17:58:02

對。毛時代的水利設施建設功不可沒。民力的浪費也是問題。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16:56:32

民力一點都沒有浪費,平原地區小崗村懶人不幹活才是浪費人力。小崗村懶人隻知道逃荒要飯,不知道修水渠。(向林縣人學習) -f2022f- 給 f2022f 發送悄悄話 f2022f 的博客首頁 (325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18:15:13

兩種浪費:一種是搞了一些無意義的工程,另一種更重要的是集體勞動很多人出工不出力,導致農田種得不好。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19:34:51

集體勞動興修水利都是農閑時,如冬天。林縣修紅旗渠就沒有人出工不出力,因為人們都知道修不好渠,大家都沒好日子過。 -f2022f- 給 f2022f 發送悄悄話 f2022f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20:06:09

推薦“Why Nations Fail”,倆作者得了去年諾獎。毛時代的經濟災難是他們的典型案例。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17:00:04

這倆解決不了中國人吃飯問題。9.3億人吃飯不是靠諾貝爾獎。他們沒解決任何國家吃飯問題。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6/2025 postreply 17:26:39

讀了再評論。該書的副標題是The origins of power,prosperity and poverty。大時空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105 bytes) () 08/17/2025 postreply 05:26:0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