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的天下為公
蔣聞銘
孫中山的天下為公,跟毛澤東的大公無私的共產主義精神,是一回事。這個大學毛澤東是從孫中山那裏抄來的。
民權主義第二講講自由,第三講講平等。你要是以為他是宣揚自由平等博愛的社會理念, 那就錯了。孫中山說歐洲人爭自由,把自由看得比命重,是因為中世紀的歐洲是農奴製,人民沒有自由。中國不一樣,皇權統治,隻要你交皇糧,政府其實沒有怎麽限製老百姓的自由。所以對中國人,這幾千年,不是沒有自由,而是自由太多。中國人太過自由散漫,所以中國是一盤散沙。他說
外國人不識中國歷史,不知道中國人民自古以來都有很充分的自由……。中國自古以來,雖無自由之名,而確有自由之實,且極其充分,不必再去多求了。
中國要富強,不是要爭自由,而是要放棄個人自由,他說
在今天自由這個名詞究竟要怎麼樣應用呢?如果用到個人,就成一片散沙,萬不可用到個人上去,要用到國家上去。個人不可太過自由,國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國家能夠行動自由,中國便是強盛的國家。要這樣做去,便要大家犧牲自由。
在中國講個人自由的結果,是一盤散沙,亡國滅種,講不得。中國人要講要做的,是為國家民族,犧牲個人自由。人民有信仰,政府有權威,國家有自由,民族才有希望。這些話,蔣中正喜歡,毛澤東也喜歡。國民黨共產黨是兄弟,他們都讚成宣傳這樣的道理。
孫中山先知先覺,一百年前就知道,對中國人講自由平等,是緣木求魚,白費功夫。他說
中國今日的弊病,不是在不自由不平等的這些地方。如果專拿自由平等去提倡民氣,便是離事實太遠,和人民沒有切膚之痛,他們便沒有感覺;沒有感覺,一定不來附和。
講自由民主,一百年前,不會有人來附和,現在過了一百年,他們也一樣不來。那麽要講什麽,才能讓人附和呢?孫中山說要講發財。 他說,
現在對中國人說要他去爭自由,他們便不明白,不情願來附和;但是對他要說請他去發財,便有很多人要跟上來……。發財有甚麼好處呢?就是發財便可救窮,救了窮便不受苦,所謂救苦救難。人民正是受貧窮的痛苦時候,忽有人對他們說發財,把他們的痛苦可以解除,他們自然要跟從,自然拚命去奮鬬。
想中國人附和你,要用發財做號召。喊他們來發財,他們自然就會跟著你去拚命去奮鬥。這一段話,說盡了過去一百年直到今天的中國近代史。
個人自由要不得,平等還是要講。不過他把平等的概念,換成了利人的說教。他說人類的思想,歸根到底,有利己利人兩種。民權革命之前的世界,是人人利己。不平等的根源,是利己主義,
重於利己者,每每出於害人,亦有所不惜。此種思想發達,則聰明才力之人,專用彼之才能去奪取人家之利益,漸而積成專製之階級,生出政治上之不平等。
到了民權時代,必須把利己換成利人,要人人放棄利己主義,發揚光大利人主義。重於利人者,為別人犧牲自己,亦樂而為之。要平等,就要宣揚利人的思想,
此種思想發達,則聰明才力之人,專用彼之才能,以謀他人的幸福,……,人人當以服務為目的,而不以奪取為目的。聰明才力愈大者,當盡其能力而服千萬人之務,造千萬人之福。聰明才力略小者,當盡其能力以服十百人之務,造十百人之福。所謂巧者拙之奴,就是這個道理。…… 照這樣做去,雖天生人之聰明才力有不平等,而人之服務道德心發達,必可使之成為平等了。這就是平等之精義。
芝加哥中國城的入口,有一塊大牌坊,上麵四個大字:天下為公。毛澤東共產黨宣揚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共產主義精神,是從孫中山那兒抄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