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貓換太子》- 揭秘:習大大究竟是怎樣內定為接班人的?

當年習大大是如何被內定中簽的呢?

請聽下回分解:

    1976年毛澤東去世,「文革」隨即結束。被整肅的黨官僚集團死灰複燃。

1978年其父習仲勳得到解放並被「鄧派」重用,出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

習近平也時來運轉,他的「黑二代」身份又變回「紅二代」(時稱「太子黨」)。

1978年底他畢業後沒有從事自己的化工專業,他浪費了寶貴的知識學習名額和學校資源。

習仲勳與當時的中央軍委秘書長耿飆商妥,1979年初安置習近平到中央軍委辦公廳裏做秘書。
    
    1978年,中國的高等院校恢複了正規招生和考試入學,全國有570萬以「知青」為主的青年人應試,其中27萬人考入高校,他們成為「文革」以來的第一批正規大學生。
    
    習近平沒有應試大學正規招生。他從1979年初到1982年在中央軍委辦公廳的秘書生涯持續了三年多,是個跑腿辦事的小秘書,科級幹部。

耿飆並不青睞這個習近平。1982年5月耿飆被鄧小平逐出局。習近平也不得不在1982年離開了軍委辦公廳係統。

此時習仲勳在中共中央書記處任職,他憑借勢力把習近平安插到河北省正定縣,此時的習近平還毫無從政經曆和經驗,便直接當上了中共正定縣委副書記(處級幹部)、縣委書記,開始了從政。

為什麽是正定縣?因為正定縣位於河北省首府石家莊市的北郊,距北京僅250公裏,來去很方便。
    
    從1982-1985年,習近平在河北省正定縣任職的三年多時間裏,他並未入選過「省市級第三梯隊名單」(80年代中共擬定的後備幹部名單)。當時他的上級領導人是高揚。

高揚,原中央化工部部長,時任中共河北省委第一書記,是黨內極少的具有大學學曆的資深老幹部,為人正派,為官廉潔。

高揚很反感像習近平這樣沒有實踐鍛煉和缺乏政績但卻憑借人脈關係升官發財的「紅二代」。
    
    其間,據說習仲勳給高揚寫了封信(另說是打電話),建議讓習近平晉升為省委常委(廳級幹部)。

但高揚在省幹部會議上公開了此信,並表態「這不符合黨的政策,我不準備這麽做。」

無政績卻伸手要官,如此名聲和升官無望使得習近平在河北省呆不下去了。

於是習仲勳故技重拾,私下裏去求胡耀邦。

胡耀邦是個熱心腸,便與「改革派」好友、時任福建省委第一書記的項南商議,把習近平安插到福建省廈門市當副市長。
    
    
    就這樣,1985年習近平跳出正常的中共組織調動程序,越過河北省委組織係統,直接到廈門市出任副市長,又是憑空升官。

臨行前,習近平向高揚辭行,高揚說「你是中央管的幹部,來去自由,不用向我辭行了。」

這讓習近平很尷尬。
    
    1986年底習近平與彭麗媛相識,習年齡大於彭9歲。

1987年9月1日習彭兩人在廈門市結婚,婚後第四天,彭麗媛回到北京參加「藝術節」演出。

彭麗媛,1962年出生於山東省,原是文工團的一個歌手,從1982年她開始被中國觀眾所熟悉。

藝人相輕,她後來與當時最著名歌女宋祖英競爭風頭,未果。

高新:是習大大討厭“大”,還是彭麻麻不喜歡“麻”? – 獨立中文筆會

1987年彭麗媛成為習近平的第二任妻子。
    
    胡耀邦在1982-1987年擔任中共總書記,是中共早期全國推行「改革開放」、平反冤假錯案和「真理標準」大討論的具體執行者。但胡耀邦的「開明」,使鄧小平不願容納。於是一個政治陰謀在醞釀:1987年1月薄一波(黨內綽號「花麵狐」)突然全麵指責胡耀邦。

幾天後的1月12日,在鄧小平和陳雲的幕後部署下,一個由中共元老組成的「中央生活會」召開,向胡耀邦發難。

在會議上,胡耀邦遭到三方麵勢力的聯合討伐。

他們攻擊胡耀邦是「資產階級自由化」潮流的總後台,還指稱胡耀邦讚成鄧小平退休。

按照預先的串通,他們出人意料地聯手逼迫胡耀邦辭去中共中央總書記之職。

隻有習仲勳認為如此「逼宮」不符合黨內規矩。

但胡耀邦衝動地站起來宣布辭職,那些討伐者們才心滿意足。
    
    對於全國民眾和普通黨員來說,胡耀邦的開明形象和下台引發出廣泛的不平之感。

在這個會議上,習仲勳反對「逼宮」,並不是他捍衛公理的俠義,世人隻看他對恩師高崗如何便可知他何曾有過勇膽俠義?

而是一,他從胡耀邦那裏兩次得利(為兒子們升官),現在連句公道話也不肯說,太不夠朋友了。

二,全中國他是最不願意胡耀邦下台的,因為他需要胡耀邦繼續給他的子女「開後門」安排官位。

原本,習仲勳就在鄧小平、陳雲眼裏無足輕重,無法插嘴,於是從此更被冷落。
    
    1989年4月胡耀邦猝然去世,中國的大學生們為胡耀邦鳴不平為觸發點,在中國民間爆發了震驚世界的「天安門民主運動」。

之後,習仲勳被安排退休,患老年癡呆症。

習仲勳仕途一生,基本上沒害過人,沒出過壞主意,沒參與過政治陰謀,沒搞過齷齪事。

應該說,這在中共高級幹部裏是好名聲的。

他平庸厚道,膽識不足,所以連一個兵痞許世友也敢當眾欺負習仲勳。

2002年習仲勳在北京病逝。
    
    1989年4月,中國爆發了以大學生為先導的「天安門民主運動」,當時的人心都有要求改變經濟現狀的期盼,愈演愈烈形成了席卷全國的巨大的政治風波。

1989年6月4日鄧小平等人實施「六四鎮壓」平息了這股驚濤駭浪。

其後鄧小平痛定思痛,1992年底決策,允許中國所有階層都可以參與經濟發財,以換取他們的政治擁護。

由此,開啟了中國經濟飛躍和全民腐敗的進程。

也就是在這時候鄧小平退出了政治舞台。

他為中共設立了組織規則:中共領導人隻能連任兩屆(十年)即卸任。1997年鄧小平去世。
    
    「天安門民主運動」沒有影響到習近平。

在福建省,習近平因「紅二代」背景得到福建省三任省委書記的提拔,從此踏上升官的快車道。

這三個省委書記是項南、賈慶林、宋德福。

習近平曆任寧德地委書記(1988-1990),福州市委書記(1990-1995),福建省委副書記(1995-2000),福建省省長(2000-2002)。

1993年江澤民掌握了國家權力,當政十年。此期間習近平做官無政績,卻不斷升官,其中鬼使神差,難以揣摩。
    
    習近平在福建省官場多年,福建省幹部們對他很熟悉。

他們談及習近平,多是嬉笑,雖然印象不佳,但無惡意。

他們說習近平待人和氣,對下級不挑剔,不擅言辭,也不聒噪。

也有說習的主要工作就是傳達上級指示,照本宣科,傳達完畢就去看錄像片。

他喜歡看黑幫片和偵探片,例如美國經典片《教父》(The Godfather);有時也看生活片,而對自然科學知識片則完全沒興趣。

這些幹部當時沒有任何動機造謠,因此可以相信他們的說法。
    
    「天安門民主運動」之後,「腐敗」潮流開始席卷中國,習近平也不能免俗。

據福建省坊間傳聞習近平也有一些表露。但福建省幹部們表示那不算過分。

「貪財」涉及習近平的同事荊福生,而「好色」涉及夢雪。
    
    荊福生也是陝西籍的「紅二代」,他得到習近平的一路提攜。

荊福生大肆貪腐並賣官索取巨額賄賂,直到2005年被中紀委查處而落馬。
    
    夢雪是福建省東南電視台年輕女主播,原名馬鑫。

福建省的傳聞是這樣的:習近平在任職福州市委書記期間(1990-1995),妻子彭麗媛常去各地演出,習近平便與夢雪關係發展到曖昧。
    
    彭麗媛嗅到了某些風聲。在1991年底的一個夜晚,她突然從外地回到福州來捉奸習近平和夢雪。

彭麗媛似乎拿到了把柄,她提出離婚,吵鬧不休。

習近平不同意離婚,從此開始了習彭的分居生活。

這件事在福建官場是人人皆知,津津樂道。

後來或許是習彭兩人都意識到官場前途對兩人來說更重要,此事便不了了之。
    
    而夢雪在1991年以後一帆風順,甚至在1997年推出了以夢雪本人命名(為當時福建首例)的名人訪談節目《夢雪時間》。

可知有「強力部門」在幕後支撐著她。

直到後來的2008年,習近平被中共黨魁們挑選為「接班人」之後,夢雪這個人就銷聲匿跡了,沒人知道她的下落。
    
    在福建省的工作期間,習近平在名義上參加了一個「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政治教育專業在職學習班」,期間是1998-2002年。當時中國很流行的時尚是黨幹部官員「在職學習」,弄個文憑是達到粉飾和被提拔的常規手段。

習近平也沒跳出這個常規,因為這對他也有某種好處。

他沒有出席過清華大學博士課程,僅由他的「工農兵學員」時的化工係同學(陳希,1995-2002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2002-2008清華大學黨委書記兼校務主任)以權力安排私放,由習近平下屬文員劉慧宇代寫了博士論文(據香港作家鍾祖康的查證),清華大學便發放習近平一個『法學博士學位』。

這件事致使習近平此後一直無法擺脫「假博士」這個詬病。
    
    2016年3月的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從香港得到了一份習近平博士論文的原文複印件。

該論文是《中國農村市場化研究》。

該論文後麵還說「參考了97本中文和26本英文書籍」。

    
    總之,習近平在福建省的17年之久,官場混飯,逢迎上級,一團和氣,並沒有培植起親信。

他在福建省的選票記錄一直不佳。

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他候補中央委員得票倒數第一,而在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他是中央委員得票倒數第二,福建省的黨代表很多都不投他的票。
    
    此期間,習近平家族的親屬,包括他的姐姐齊橋橋、齊安安和弟弟習遠平,都全家移民去了加拿大或澳大利亞定居。
    
    2002年江澤民卸任退休,胡錦濤成為中共總書記(中共第四代黨魁),掌管國家權力十年。溫家寶作為政府總理全力襄助。胡錦濤清廉謹慎,放權於集體領導製。他的當政代表著共青團勢力(團派)的崛起,「團派」人員紛紛占據各省市的權力位置,以致共青團淪為升官發財的平台。

此時江澤民的意見仍然是重量級的,他的追隨者主要遍布於國家中樞的黨政軍部門。
    
    2002年底習近平被調離福建省,到浙江省任省長、省委書記,直到2007年。

在浙江省做官5年,習近平依舊是缺乏政績,低調做事,不得罪人,也沒有追隨者。

他的一些下屬有些瞧不起習近平,覺得這個人能力不行。
    
    與其父(習仲勳)一樣,習近平以官場輪回模式繼續著他的平凡生涯。

這是「官運」,也隻是在中國的官場才會遇到的。

然而,一個突然的變化在這一年到來,使他身不由己趟入中共的中樞漩渦。
    
    到2007年中共自己也認為它治理下的中國是發展到了「千年盛世」頂峰。
    
    就在2007年的10月,中共「十七大」在北京召開。中共黨魁及元老們密室協商「接班人」,習近平被選擇為未來的中共總書記,李克強被選擇為未來的政府總理。

在共產黨極權體製裏,沒有分權製衡,黨魁掌握最高權力,政府首腦聽命於黨魁。
    
    李克強低調軟弱,有學識,不爭權,清廉勤政,是胡錦濤精心栽培多年的「團派」人選。而習近平的被選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這是因為習近平是「紅二代」,能力魄力都很平庸,缺乏個人特色,文化底蘊不足。

在全國像他這類「人才」,幾乎是一分鍾可發現兩個,貨源極多。為什麽是他?
    
    那麽不選擇「紅二代」行嗎?不行。

此時中共內部各派勢力異常活躍,在「接班人」問題上有分歧。

胡錦濤推出了「團派」重要人物李克強。

此時江澤民手頭沒有問鼎中共總書記的更合適候選人,為了防備「團派」獨攬朝政權力,需要挑選第三方「紅二代」人物來繼任總書記,這樣既可延續「江派」利益、又使「團派」可接受。

現成可用的省部級「紅二代」便是薄熙來和習近平,還有李源潮、王岐山。
    
    李源潮也屬於「團派」人物,清廉開明,提倡黨內民主,因此不便入選。

王岐山聰明能幹,但他隻是「姻親紅二代」(女婿)。

習近平看起來平庸而老實,薄熙來看起來強勢而野心。

其實挑誰作黨魁對江澤民來說是一樣的。

但在中共高層之中,反對薄熙來的聲音太多,對於薄熙來的跋扈和狠毒(例如2010年薄熙來公然處死了重慶市公安局長文強,違背了陳雲製定的中共規矩:黨內鬥爭不可以殺人,否則後代不好見麵),不少人害怕他。

而習進平沒有任何把柄被提出異議,低調,平淡。

由曾慶紅的推薦和運作,江澤民推出了習近平與「團派」搞平衡。

如果按照江的本意可能不會選擇習近平。

胡錦濤同意了習近平接任總書記,讓李克強改為接任總理。

由於「派係平衡」原因,使習近平意外得以「接班」。

於是他被匆匆調任上海過渡半年再調到北京準備「接班」。
    
    但素有抱負、蠢動不息的薄熙來不同意這樣的安排。他的最低目標是要進入權力中樞(中共政治局常委會)。
    
    薄熙來,1949年出生,著名的「紅二代」,其父是黨內綽號「花麵狐」的中共顯赫元老薄一波。

薄熙來,正規的大學碩士學曆,2002年任中國商業部長,2007年任重慶市委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

他在重慶市擅自推行激進的「打黑唱紅」,震動全國,他有聲望,有能量,喜聒噪,專權霸道,踐踏人權。

他演講的口才很好,有時不用演講稿而竟能侃侃而談,令習近平望塵莫及。

在「紅二代」圈子裏,他獲得全力支持,而習近平僅獲得一般讚成。
    

薄熙來是「接班人」最有力的競爭者,能力強悍遠勝於習近平。

他有骨氣有痞氣,習近平自少年時代就怵懼他,他也瞧不起習近平。

薄熙來鋒芒畢露,桀驁不馴而沒有秩序概念,如果薄熙來也進入了政治局常委會,搞掉習近平很容易。

為了扶持習近平安心上台,胡錦濤溫家寶不得不考慮給習近平鋪路,壓製薄熙來。
    
    不久後的2012年2月,薄熙來屬下親信王立軍以彪悍性格與薄熙來決裂,夜奔美國領事館,揭發了薄熙來的政治黑幕和貪腐事實。

這個突發事件決定了中國後來所有一切的曆史走向。

事情鬧大了。於是,薄熙來的問題就被引爆了。

2012年4月年薄熙來被中共中央以猝不及防的方式撤職。

薄熙來的垮台是他以剛愎自用的短視來玩弄共產黨政治的結果,也是黨內派係傾軋的犧牲品。

雖然習近平上位是一個折衷結果,但習近平的運氣極好,似有天助。
    
    習近平與薄熙來同屬「太子黨」,雖然麵和心不和,但既往稱兄道弟,有多次聚會照片為證。

在2013年,習近平得勢後第一件做的事,便是把薄熙來投入監獄判刑為無期徒刑。

其實習近平與薄熙來是同屬一類人,隻是看上去習近平溫和些而已。
新華社政法委皆傳達中央通知:禁用“習大大”稱呼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