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曆史上,在淞滬國軍與日軍發生了兩次戰鬥,廣為人知的就是1937年的淞滬會戰,此戰規模比較大。再一個就是1932年的淞滬抗戰,作戰主力是蔣光鼎的十九路軍。當時蔣介石在國內大搞攘外必先安內政策,使全國處於白色恐怖之中。以汪精衛為首的北洋軍閥聯合日偽軍一麵屠殺共產黨,一麵攻城掠地。隨後不久,汪精衛與蔣介石在軍事上達成了協議,那就是共同剿共。日軍為了轉移國際視線,對上海發動進攻。還揚言三小時就能拿下上海,卻不料遭遇蔣光鼎十九路軍的頑強抵抗,日軍被打得三次易帥,四次增兵,更是調動了航空母艦戰鬥群增援火力。十九路軍與之鏖戰了三十三天,最終全部壯烈犧牲。

1932年一月,日本在南京成立偽滿洲國,扶持傀儡皇帝溥儀意圖控製中國,將中國成第二個日本。然而這一計劃的實施並不順利,日本對中國所采取的侵略行為,在國際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就連美西方都對其無恥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盡管我八路軍處於國民黨軍的包圍圈中,但他們依然堅定救國信念,積極動員工農階級展開救國行動,在日本的鐵騎之下,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逐漸從麻木中覺醒,一時間全國各地展開了遊街抗議國,抗日救亡的運動。國民政府被百姓圍得水泄不通,蔣介石被迫與汪精衛及其背後的日本帝國進行談判。在八路軍的號召下,蔣光鼎積極與我軍取得聯係,展開一係列救國行動。此舉惹怒了蔣汪和日本三方勢力。最終蔣介石不堪忍受日軍的打壓,命人強製收回了十九路軍大量的美式裝備。

本想以此逼迫蔣光鼎與我軍斷絕聯係,卻不料更堅定了對方聯合紅軍救國的理想。中原大戰時,蔣光鼎十分欽佩紅軍主動向老蔣提出合作的行為,又並肩戰鬥了這麽長時間,他逐漸意識到紅軍的革命路線或許是對的。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蔣光鼎主動申請到上海進行防守。抵達的當晚,蔣光鼎和蔡廷鍇召開了營級以上幹部會議,向他們再次表達抗日救國的決心,嚴令各路加強戒備防止敵日軍來犯。一月初,蔣光鼎察覺到上海日軍頻繁調兵遣將,深感大戰即將爆發。於是以十九路軍全體官兵向全國發表為國捐軀的意願,此電報更是激勵了大量愛國人士參軍入伍。同時日本不堪忍受世界各國的聲討,最終決定派遣川島芳子在上海尋釁滋事,以轉移大眾的視線。

這二十多天以來,日軍在上海各區搞破壞,川島芳子暗中指示幾個士兵故意吃霸王餐,從而引發鬥毆事件,過程中打死兩名商人和兩名普通老百姓,麵對上海民眾的質問,日軍並沒有絲毫的悔過,且手段愈發殘暴,類似事件每天都會上演,而國民政府卻不予理會,蔣介石還曾下令駐上海的區壽年和蔣光鼎二人,不要輕易得罪日軍。此舉引起了十九路軍內心的憤怒,而區壽年則按照老蔣吩咐每日吃喝玩樂。蔣光鼎帶著十九路軍在各地多次粉碎日軍陰謀,成為川島芳子的心頭大患。一月二十八日上午,在華派遣軍總司令部向川島芳子一部下達作戰命令。就在前兩天,蔣介石察覺到十九路軍意圖與日軍展開激戰,於是派遣何應欽到上海撤回十九路軍,卻遭到全體將士的謾罵,最終灰頭土臉滾回南京政府。正是蔣介石此舉,讓十九路軍下定決心與日軍決一死戰。

二十八日晚,川島芳子發出無理的要求,打著維護閘北的治安,希望中國軍隊能撤出陣地。蔣介石當即給七十八師和十九路軍發出撤退信號。蔣光鼎攔不住區壽年,隻能派遣156旅等部接替其繼續駐守陣地。就在這時,川島芳子集中千餘兵力在裝甲車的掩護下發動猛攻。當得知十九路軍全力抵禦日軍之時,蔣介石相當震怒,多次發電嚴令蔣光鼎立刻停止反擊。蔡廷鍇一怒之下摧毀了軍中所有的通訊設備,親率主力一部向日軍發起猛烈的進攻。此時日軍並沒有把十九路軍放在眼裏,因此在作戰過程中出現了以營,連為單位的攻勢。蔣光鼎利用日軍冒進的缺點,將陷阱設在了地形複雜的山區。隨即命令一線部隊采取誘敵深入,川島芳子更是得意洋洋,還放出豪言兩三天就能打下上海。

已經撤退的守備軍又主動返回來,跟著十九路軍奮起反抗,深夜日先頭部隊完全進入蔣光鼎設下的包圍圈。蔡廷鍇率主力兵分三路向日軍發起猛攻,僅一次衝鋒就擊潰日軍一個騎兵排。此舉極大鼓舞了其餘戰士,他們憑借地形以遊擊戰不不斷消耗日軍。同時川島芳子主力已經攻克外圍,蔡廷鍇一部拚命抵抗,但最終還是沒守住城門。不久後,蔣光鼎一部幾次攻勢被日軍打了回來,經敵軍重炮轟擊半小時後,陣地徹底淪陷。隨後各部且戰且退,退至城池後與友軍會合。二十分鍾後,日軍突破最後一道防線,衝進城內卻發現十九路軍不見了。整座城十分寂靜,很多日軍士兵內心不免緊張起來。在日軍小分隊靠近房屋之時,十幾名國軍突然從黑暗中跳出來,如同閃電般殺死這些日軍。短短一小時,川島芳子派出的六支小分隊全都覆沒了。

他當即改變戰術,調動所有炮兵對眼前的街道展開炮擊。大火順著風勢很快吞並了整座城池。十九路軍中很多士兵來不及逃跑而葬身火海。日軍順著國軍的哀嚎聲找到了幾個據點,他們利用機槍不斷向國軍進攻。此次會戰的情況遠遠超出了日軍的計劃範圍,日軍曾三次對十九路軍展開大規模轟炸,卻依舊無法突破。於是川島芳子又向總部申請了一批戰鬥機,可依然久攻不下,又把炸彈換成了燃燒彈,並故意將戰火引向百姓的房屋,想用這種辦法逼迫蔣光鼎撤離。然而日軍打錯了算盤,蔣光鼎親自來到前線指揮,讓全體官兵士氣格外高昂,再一次狠狠挫敗日軍的進攻計劃。二月五日下午,日軍向英美等帝國列強提出了停戰要求,於是蔣介石強製要求十九路軍停止攻擊。

蔣光鼎等人十分清楚這是日軍的緩兵之計,等他們恢複過來就會再次發動進攻。在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裏,大量日軍艦隊登陸上海,其數量是三次的兩倍之多,並免除了原來的指揮官,換上了第三艦隊司令野村吉三郎中將。九日上午,在三十架飛機的掩護下,日軍第三艦隊猛攻吳淞要塞。守軍司令僅堅持了半小時,便帶著警衛排連忙潛逃。令日軍感到震驚的是,此地守軍依然在頑強抵抗。但敵眾我寡,守軍全軍覆沒。

蔣光鼎聽聞心痛不已,他多次發電向南京政府求救,可蔣介石卻堅決不出兵。導致十九路軍的戰士打得非常艱苦,戰至中旬,吳淞口淪陷,十九路軍集中火力奮起一搏,致使日軍傷亡過大,不得不停止攻勢。在國內外輿論的壓力下,蔣介石調動邱清泉,桂永清等悍將,率領第五軍馳援蔣光鼎。極大緩解了十九路軍的作戰壓力,兩軍合力從日軍手中奪走了大量據點,氣得日軍司令再次臨陣換帥,在接下來的作戰過程中,日軍再次遭到了我軍沉重打擊。戰至三月三日,日軍因傷亡過大提出停戰。蔣介石利用外交手段逼迫日軍簽署淞滬停戰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