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馬

凡是種過水稻,用手插過秧的人,都知道插秧是一件很勞累的事情。現在的稻田,都是用機器插秧嗎?我不得而知。

 

但中國古代倒有一種插秧的農具,喚做秧馬。秧馬可能始於漢朝,廣泛流行於宋朝長江中下遊的水稻產區。

 

其外形似小船,頭尾翹起,背麵象瓦,供一人騎坐其腹以棗木榆木製成,背部用木或桐木。操作者坐於船背。如插秧,則用右手將船頭上放置的秧苗插入田中,然後以雙腳使秧馬向後逐漸挪動;如拔秧,則用雙手將秧苗拔起,捆縛成匝,置於船後倉中,可提高功效及減輕勞動強度。宋代大詩人蘇軾曾撰寫詩文,熱情為之宣傳推廣,並安排實物進行示範表演。當時,在湖北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均有秧馬使用。元代以後,繼續不絕,各種式樣的秧船,皆從秧馬演化而來。

 

有蘇軾的秧馬歌為證:

 

秧馬歌(並引)

蘇軾〔宋代〕

過廬陵,見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譜》。

文既溫雅,事亦詳實,惜其有所缺,不譜農器也。

予昔遊武昌,見農夫皆騎秧馬。

以榆棗為腹欲其滑,以楸桐為背欲其輕,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兩髀,雀躍於泥中,係束槁其首以縛秧。

日行千畦,較之傴僂而作者,勞佚相絕矣。

《史記》禹乘四載,泥行乘橇。

解者曰,橇形如箕,擿行泥上。

豈秧馬之類乎?作《秧馬歌》一首,附於《禾譜》之末雲。

春雲濛濛雨淒淒,春秧欲老翠剡齊。

嗟我婦子行水泥,朝分一壟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雞,筋煩骨殆聲酸嘶。

我有桐馬手自提,頭尻軒昂腹脅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兩足為四蹄。

聳踴滑汰如鳧鷖,纖纖束槁亦可齎。

何用繁纓與月題,朅従畦東走畦西。

山城欲閉聞鼓鼙,忽作的盧躍檀溪。

歸來掛壁従高棲,了無芻秣饑不啼。

少壯騎汝逮老黧,何曾蹶軼防顛隮。

錦韉公子朝金閨,笑我一生蹋牛犁,不知自有木駃騠。

所有跟帖: 

這玩意我小時候見過,不知道是插秧用的,但當年不用它了。我奶奶有台織布機,和一台紡線機,小時候穿的棉布襯衣就是奶奶織的。 -衡山老道- 給 衡山老道 發送悄悄話 衡山老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6:00:50

哦。那是文物了吧? -閑雜人員- 給 閑雜人員 發送悄悄話 閑雜人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7:01:30

中學曾學農插過幾次秧,記得有螞蝗蜈蚣爬在腿上吸血,同學們都毛骨悚然。一直沒有搞懂為什麽要拔起來再插一邊,難道不能放水嗎?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6:22:40

播種後秧苗長岀來擠在一起,相互競爭空間,每棵苗不可能長大的。移栽後每棵秧就有有了足夠的空間進行進一步的分裂紮根,長粗壯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6:38:45

不過我聽說老家現在有人直接把穀種按秩苗的間距播到地裏,這種就省了插秧這道工序。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6:40:38

還有一個搶季節的問題,我在浙江農村長大,一年種三季穀物,時間很緊,如果不先育秧再插秧,而等上季成熟收割後再直接播種,到時候霜降成 -晶體管發射極- 給 晶體管發射極 發送悄悄話 晶體管發射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20:48:00

到時候霜降節氣來臨這季無法成熟收割 -晶體管發射極- 給 晶體管發射極 發送悄悄話 晶體管發射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20:49:00

謝謝! -閑雜人員- 給 閑雜人員 發送悄悄話 閑雜人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06:44:57

想起來好像是南方的田要種三季的緣故吧,早稻,夏天油菜,秋冬麥等,謝謝。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7:22:04

這也是原因。雙季稻之間時間很緊,必須另外先育好苗。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7:51:21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8:19:22

然也。若一直是農業社會也不會覺得什麽,反正大家都一樣。工業化之後情況就變了,農業就成了苦活。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8:36:25

育秧在秧床上育。好像開始要蓋起來的。三季稻早稻清明前要插完。育秧的時候冷,要保暖吧。另外育秧可能要多點肥料,集中育秧好管 -閑雜人員- 給 閑雜人員 發送悄悄話 閑雜人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6:53:49

螞蝗吸住後,要拍,不能拔,拔的話可能把吸盤留在肉裏。我們那裏 -閑雜人員- 給 閑雜人員 發送悄悄話 閑雜人員 的博客首頁 (264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6:56:07

我們就直接拔了。有一種野草花可以用來止血的。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6:58:41

哦,那時不知道野花。 -閑雜人員- 給 閑雜人員 發送悄悄話 閑雜人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7:05:03

我插隊那叫螞鱉,擱在手心裏,能揉成一團兒,挺好玩兒的 -走資派還在走- 給 走資派還在走 發送悄悄話 走資派還在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7:03:43

是,我們那兒有棕色的,叫栗子鱉。 -閑雜人員- 給 閑雜人員 發送悄悄話 閑雜人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7:06:27

這個東西太可怕了。。。幸好現在已經有插秧的機械了。。。(不是你圖中的那種,哈哈)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7:23:28

現在有化肥農藥這些,螞蝗蜈蚣估計早就完蛋了。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8:18:14

這個應該還不至於吧。想起來就會有雞皮疙瘩感。。。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8:22:08

坐秧馬插秧省了彎腰之苦,特別是對大男人。女子手腳靈巧,插秧比男人快 -蕭嵐- 給 蕭嵐 發送悄悄話 (111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7:01:26

是,腰酸。我很好奇,這麽好的東西,為啥不用了呢? -閑雜人員- 給 閑雜人員 發送悄悄話 閑雜人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7:03:39

可能是為了解決人的就業問題,都機械化了,那人都幹什麽去?毛時代沒有失業 -走資派還在走- 給 走資派還在走 發送悄悄話 走資派還在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7:08:38

可是秧馬隻省力,不省人啊,不會影響就業。-:) -閑雜人員- 給 閑雜人員 發送悄悄話 閑雜人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7:11:39

速度可能慢。又或者以前不需要那麽高的密度和產量,可以快一點。-:)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8:14:34

是,效率不會很高。宋朝的農民看來比較easy。宋朝已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沒發展起來,太可惜了。我總想,似蘇軾,王安石,司 -閑雜人員- 給 閑雜人員 發送悄悄話 閑雜人員 的博客首頁 (219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07:00:03

以前女人裹腳時,所有農活包括栽秧都是男人幹。後來婦女解放後,插秧的活就是女人幹了,男人拔秧挑秧。那時有鐵姑娘戰鬥隊,掙很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3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7:02:18

後來分田後男女都栽秧了。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7:05:31

我也幹過挑秧,把一捆一捆的秧扔到田裏。 -閑雜人員- 給 閑雜人員 發送悄悄話 閑雜人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7:08:33

挑秧是技術活,這個田埂又細又濕又滑,還要赤腳,還又沉重,厲害。。。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8:26:34

赤腳對於農村人來說不是個事。我們上小學夏天秋天都是赤腳的,涼快,省鞋。上初中時學校規定必須穿鞋才不赤腳。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8:40:41

一開始不會,後來就習慣了。那時年紀小,很容易適應壞境。後來我們都是赤腳大仙。lol -閑雜人員- 給 閑雜人員 發送悄悄話 閑雜人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07:03:19

男耕女織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8:23:52

看到最後那張圖,想起一首兒歌 -走資派還在走- 給 走資派還在走 發送悄悄話 走資派還在走 的博客首頁 (117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7:05:53

朝鮮兒童歌曲:藍藍的天空銀河裏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7:21:47

是的,朝鮮兒童歌曲(小白船):(木有聽過) -hongshankou- 給 hongshankou 發送悄悄話 hongshankou 的博客首頁 (109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21:34:17

閑兄好介紹!俺是插秧高手。一直努力追趕我娘。我娘是遠近聞名的高手。插的秧前後左右間距如尺量的,速度之快非常人可及。-:)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18:22:44

厲害。有其母必有其子。-:)我插秧也不慢。那時大人都說小孩沒腰。其實也累的。 -閑雜人員- 給 閑雜人員 發送悄悄話 閑雜人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1/2025 postreply 07:06:32

1970年就有插秧機了。 -f2022f- 給 f2022f 發送悄悄話 f2022f 的博客首頁 (82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20:06:38

我們隊當時就有,但質量不好,人工插秧仍然是主力。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20:46:04

現在想來當時若真的實現機械化,很多人就沒活幹掙不到工分了: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20:47:47

不會。還有很多活呢。集體副業,集體小企業,農田水利設施,優化種子,事多了,不怕沒事幹。 -f2022f- 給 f2022f 發送悄悄話 f2022f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0/2025 postreply 20:51:4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