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根據左為老師youtube 視頻記錄整理)
前麵的文章:
您可能不知道的曆史-- 左為:辛亥革命之(二) 立憲派的貢獻與革命的力量
(前文講述了武昌起義來龍去脈,起義後立憲派主持大局,以及參加革命的各股力量)
關於袁世凱
那我們再來說說北方的情況,尤其是袁世凱的情況,袁世凱在出山的時候,應該沒想過要推翻滿清,或者說采用共和體製,但是他對滿清也是完全的失了。從個人的角度來講,以載灃為代表的滿清權貴奪掉了他所有的權利,要是沒有武昌起義,他什麽時候能複出還不好說呢。從大局來講,滿清權貴不斷的收權,不斷地把地方資產收歸國有化,尤其是皇族內閣的產生,使他對滿清的自我改革也失去了信心。袁世凱在複出之後,他是要獲得滿人所有的權利,但是他並不是想推翻滿清取而代之。他的做法是拿到絕對權力之後逼迫清廷裁掉載灃等滿清權貴的勢力,然後由他來推動君主立憲製,讓滿人做虛君,也就是做沒有實權的皇帝,他來做責任內閣的總理大臣,這樣所有的權利就都在他手裏了。
但是革命的形勢變化太快,15個省都先後獨立了。在南北和談中,革命黨人堅持變革政體變為共和,他也就同意了。在南北和談中,其實各方麵的力量也都是支持袁世凱的。
首先是實力最強的立憲派,他們支持袁世凱。袁世凱其實可以算作是立憲派的領袖,因為在清廷改革和立憲的過程中,袁世凱是最積極推動的。出於穩定變革的考慮,立憲派都推舉袁世凱當大總統。第二是反正的滿清官員,他們當然希望袁世凱當大總統,因為畢竟袁世凱也是前清的官員,他們也是前清的官員,由袁世凱的掌權對他們當然有利,
第三,是西方列強,孫中山知道革命成功以後並沒有直接回國,而是輾轉了很多個國家。他希望革命黨的革命能夠獲得西方的支持,這個支持當然希望能夠得到西方國家的貸款。但是孫中山沒有得到西方列強的承認,貸款當然沒貸著;袁世凱卻得到了西方列強的承認,而且他拿到了貸款。西方列強希望中國有一個強有力的人物出來控製局麵,這樣他們在華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英國公使朱爾典甚至說,袁世凱是他們唯一相信有這個能力的人。
最後是革命黨。其實很多革命黨的領導人,他們也都認為應該由袁世凱來當大總統。在孫中山回來之前,黃興和黎元洪已經達成一致了,推舉袁世凱為第一屆大總統,因為革命黨內部的矛盾很多,軍隊也參差不齊還擾亂地方,在和談之後黃興首先要做的就是裁軍。
所以在當時中國的這種局勢下,可以說由袁世凱當大總統是眾望所歸。不過,雖然袁世凱是眾望所歸,但是我們也應該正視孫中山和革命黨的貢獻。正是因為有孫中山、黃興帶領的革命黨傳播了革命思想,並且拋頭顱、灑熱血,發動了很多次起義,才有了最後革命的成功。在這場革命中,無論是革命黨還是立憲派,他們對我們民族的進步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