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一直認為,家雞起源於約4000年前的印度。後來在河北武安市磁山古遺址內發現的雞骨,被鑒定為約8000年前的。這個遺址,以目前的證據,可能是家雞的起源地。
早在周朝時期,古中國人就開始研究雞。雞應該是最早的報時工具,也是一種珍貴的祭品。在《周禮·天官塚宰·司馬》中,有關於雞的養殖和管理的記載。但是那時吃雞還是很奢侈的事。到了春秋時代,平民階層中隻有老年人才能有機會吃到雞肉。《孟子·盡心上》中提到:“五母雞,二母彘,無失其時,老者足以無失肉矣。” 但是,春秋時代的古人已經在努力實現吃雞自由了。據《越絕書》記載:“婁門外雞坡墟,故吳王所蓄雞,使李保養之,去縣二十裏。”這是關於大規模養雞場的最早文字了。
我們來看看到了秦漢時期,百姓要想吃雞有多難。秦漢時期五口之家一年總收入為11200錢,除口糧、衣著、賦稅、醫藥等剛需支出,還剩1025錢。當時一隻雞的價格為36錢,也就是說,秦漢五口之家一年的可支配餘錢隻能購買28隻雞。到了漢代,一個書佐每月隻有360錢的收入,他的月薪能買到10隻雞。到了毛時代,一個科員的工資,我印象中是40元左右,而市麵上的燒雞的價格起碼得1隻5元吧(我記不得了)。
可見對秦漢時期的普通人而言,吃雞是相當高的消費。有趣的是,漢代的肉類(豬牛羊狗)的價格為6~10錢或1.5~2鬥糧一斤肉。好像漢代人經常吃肉並不是太大問題。顯然,傳統的養雞技術的糧肉轉換率太低。但是,雞肉的鮮美足以抵消這個缺點。
在漢代,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想要吃雞最好的方式便是去當兵。漢朝非常注重軍隊的夥食,軍隊會免費供應各種食物給士兵,其中包括雞肉。居延漢簡就記載著漢軍食用雞肉的記載:最凡雞九十枚。
再後來,隨著生產力提高,農家有了餘糧,自然普遍飼養雞鴨。唐朝詩人孟浩然曾寫道:“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宋代文人陸遊也有詩句“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這些詩句讚美了農家的豐盛產物,也記錄了以雞肉待客,這一中國人社交中的文化現象的形成。
到了宋代,吃雞對於普通百姓已經很尋常了。據史料記載,宋朝平民的日收入約為100文,而維持一個人生活的最低費用為20文到30文。在當時,一隻雞的價格為70文。相比之下,宋朝人吃雞比漢朝人容易得多。宋朝平民的日收入足夠購買一隻雞。
明朝時期,當時一隻雞的價格約為0.03兩到0.07兩,其中被標記為“大雞”的價格為0.05兩。非技術性工作的報酬大約為0.04兩,而一些較為艱苦的工種可能達到0.05兩,具備專門技術的工匠的日薪約為0.07兩。在明朝萬曆年間的北京,一個普通人的日收入足以購買一隻雞,當然他們不可能每天隻買一隻雞而不買其它食物。
明末以後到毛時代,普通中國人的生活再也沒有實質性的改善。和平時期尚如此,更別提其間兵荒馬亂的戰亂時期了。黃仁宇寫的《萬曆十五年》的英文書名是“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以反襯以後的近400年的驚濤駭浪和中國普通人的苦難。
大家小時候,吃雞是多麽難得的享受,想必是記得的。把我們這段經曆,放進中國人物質生活的曆史曲線裏觀察,是不是一個outl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