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上多見廣式和蘇式月餅,全國各地還有很多當地特色的月餅,如北京提漿月餅、潮州朥餅、福州禮餅、香港冰皮月餅、上海鮮肉月餅、雲南火腿月餅等等。除了餡有甜鹹之分外,皮上的製作工藝區別較大。
* 蘇式月餅,是經典的酥皮月餅,餅皮薄如羽翼,碎如飛雪。“起酥”的秘訣,是要揉兩種麵:麵粉和熟豬油直接揉成“油酥麵”,麵粉與豬油、麥芽糖、水和成“水油麵”。將油酥麵團包入水油麵團中,反複卷起、擀薄,直到層層相疊,再包餅餡。傳統蘇式月餅銷售時,每塊都要墊一方白紙,既吸油,又能承接散碎酥皮,食客吃完餅,將紙一卷,碎渣全倒進口中,毫不浪費。清末,蘇式月餅製法傳入北京,一度成為宮廷禦膳,因為散落的酥皮有如細小鵝毛,還得名翻毛月餅。
*北京提漿月餅,酥皮月餅雖好吃,卻不耐久藏,重油長期暴露在空氣中較易變質,出現“哈喇”味道。所謂“提漿”,是指在熬製糖漿時加入蛋清,吸附雜質,提高糖漿的純度。在麵粉中加入提純糖漿和食用油,揉成麵團、包入餡料,用模具印出吉祥圖案,再烘烤出爐,就是北方人心目中的經典月餅。清代、民國時期,北京人家還會在過春節時,把十幾塊大小不等的提漿月餅壘成寶塔狀祭祖。
在老北京的傳說裏,小巧圓厚的自來紅、自來白月餅,是兔兒爺賜給人間的仙藥。它們雖然也算提漿月餅的延伸,但又借鑒了酥皮的做法,用較少的白砂糖、較多的食用油和麵,做成硬中有酥的外皮。自來紅是用植物油、熱水和麵做出的外皮顏色棕紅色,自來白是用冷水、豬油和麵得淺色外皮。這種月餅頂上往往還要蓋個紅圈,是用加堿的紅糖水印的,烘烤後,焦糖發生美拉德反應,在堿性條件下效果更明顯,就得到鮮亮的紅圈。
*廣式月餅, 從清末問世後暢銷各地。製皮秘訣是用了轉化糖漿,熬糖漿時加入酸,可以讓部分糖轉化成不易結晶的單糖,這樣的糖漿與油一同和到麵團裏,不會產生麵筋,因而能做出柔韌而不易碎的餅皮。另外,和麵時還要加入食用堿調配的溶液,它與糖漿裏的酸發生反應,產生氣體,讓餅皮口感鬆軟。剛出爐的廣式月餅表皮是稍幹的,要放置幾天“回油”,餅皮吸收餡料的水分,促進表層油脂滲出,就顯得油亮亮了。
*20世紀80年代末在香港問世的“冰皮月餅”,用熟糯米粉調漿製皮,無需烘烤,僅靠低溫使之凝固,口感清爽滑潤。
* 鮮肉月餅 它源自蘇州,特點是不用烤爐烘焙,而是在大餅鐺上烙熟,有點像北方的餡餅。鮮肉月餅的餡料跟肉包子相仿,最適合剛出鍋時熱騰騰地吃。一整團彈牙的肉餡裹著鮮美的汁水,將酥皮浸染得醇香柔膩。杭州還在鮮肉月餅的餡裏加入了脆脆的榨菜碎,口感更豐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