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聖賢(4):中世紀的思想之神
蔣聞銘
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亞裏士多德,是千年一出的天才。他寫了不少書,將古希臘人五花八門的學問,哲學天文學邏輯學物理學,分門別類係統化。柏拉圖是少有的文學家,他寫的東西,平易近人,讀起來,是他在跟普通人說話。亞裏士多德不一樣。到了他那裏,理性思辨過了初級階段,說事情就不能粗線條了。所以他寫的東西,都是學術報告,一二三四五,a)b)c)d)e), 一條一條的。讀起來枯燥不說,也開始燒腦。比方說他把語言邏輯,分門別類,搞得嚴整細膩,將理性思辨,係統化形式化。
不過他的這些學問,不少也就是一半知道一半猜。比如他說整個世界,以月亮為界。萬事萬物,在月亮下麵的,都有生有死;在月亮上麵的,都永生不死。地上的物件,不推不動,天上的星星,都在做勻速圓周運動。等等等等。 他說地是圓的,很對。接下來,說天轉地不轉,就不對頭。
起初的時候,天主教沒怎麽把亞裏士多德當回事。理性思辨,蘇格拉底柏拉圖就夠用。亞裏士多德的那些燒腦彎彎繞的學問,不容易讀,懂了也沒什麽用。而且亞裏士多德跟柏拉圖不怎麽對付。他說柏拉圖的理想說,邏輯上不成立。
但是後來搞經院哲學,信仰搞成了學問,邏輯思辨,越搞越細,做學問就遇到了瓶頸,蘇格拉底柏拉圖粗糙不夠用。十一世紀後,古希臘的書,被穆斯林反芻,傳回了基督世界,教會得到了亞裏士多德的語言邏輯學,搞經院神學的這些人,讀他的書,越讀越佩服,如獲至寶,就把理性思辨的權威,從柏拉圖換成了亞裏士多德。到了這個時候,主在歐洲,已經是你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了,所以柏拉圖的理想世界,也沒有以前那麽要緊了。前麵說過了,亞裏士多德是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於是教會就拿他的書,解答所有的問題。亞裏士多德的思想,就成了教會的思想,成了神的思想。亞裏士多德,也就成了 The Philosopher, 成了中世紀後一半的思想之神。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