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戰爭與和平》有感:不僅僅是感動

來源: 千裏 2024-06-13 10:45: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6056 bytes)

讀《戰爭與和平》有感:不僅僅是感動

 

最近我讀了幾本好書。我讀了韓國女作家崔恩榮的《明亮的夜晚》,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 胡賽尼的《燦爛千陽》(硬名字是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還有一本美國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英文名為 Educated).

這三本書都寫得很好。我很喜歡,讀的時候都很享受,但還是感覺差一點,於是我決定下一本就讀頂峰上的那部,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遲子建說過,她最喜歡俄羅斯文學。俄羅斯作家一直保有”風骨”。”風骨”一詞我覺得特別準確。俄羅斯作家的胸懷與風骨遠遠超越他們的民族文化,是屬於全世界的。

餘華說過托爾斯泰是世界排名第一的作家。毛姆也說過,《戰爭與和平》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長篇小說。雖然任何藝術形式,包括文學,都是不應該排名的,但我同意餘華,我也覺得如果作家有排名,托爾斯泰排第一。

但是《戰爭與和平》能排第一嗎?

於是我在亞馬遜上下了單,兩天之內,書就寄到家了。厚厚的兩本,1349頁,125萬字。看著怪嚇人的。像《戰爭與和平》這一類巨著,讀起來比較難。一開始我會規定自己每天讀30到50頁,會讀得慢一點,並記錄人物名字,要不然容易糊塗。等讀了一部分,讀進去了,這類書就會讓人手不釋卷,讓讀者體會到無比的喜悅和樂趣。有點像玩遊戲通關一樣(我不打遊戲)。這是我讀比較難的名著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我本來的計劃是用一個月時間讀完《戰爭與和平》。事實上當讀到書的下部時,每天不管我在跑步,在和朋友吃飯聊天,或者去超市買菜的時候,我都急著回家。我的心好像係上了一根細細的線,在拉我回家。這根線就是我家客廳沙發上的《戰爭與和平》這本書。

我要回家讀《戰爭與和平》啊。

我花了14天就讀完了這本長篇巨著。這就是名著的魅力。

我是一個很愛讀書的人。應該說每一個寫作者都愛讀書,讀書是吸收營養成分。不讀書的人是寫不出東西的。我讀過很多讓我深為感動的好書。我剛剛讀完的那三本書,每一本都讓我流淚。

但《戰爭與和平》給我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像這樣一部巨著,遠不是簡單的用”感動”來評價的。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遠比”感動”要複雜紛繁厚重很多。

《戰爭與和平》為什麽可以在浩瀚的書海裏傲然挺立,藐視群雄?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在於這本書的廣度。名著中有愛情寫得很好的,比如勃朗特三姐妹的《呼嘯山莊》(毛姆的評價:我不知道還有哪一步小說能把愛情的痛苦,迷戀,殘酷無情與執著,曾經如此令人吃驚地描繪出來。”)。

家長裏短的小說,比如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寫人性有《紅與黑》,《包法利夫人》。還有爽文鼻祖《基督山伯爵》。但很少有一部長篇小說,可以像《戰爭與和平》這般廣闊。

我們的《紅樓夢》可以拚一拚。但是《紅樓夢》丟失了三分之一。這是我們中國文學甚至是世界文學不可彌補的巨大損失。還有《紅樓夢》幾乎全部局限於家庭生活的描寫。連賈鏈送林黛玉回老家奔喪都一筆帶過。

而《戰爭與和平》寫了包羅萬象的場景:皇宮,戰場,貴婦的客廳,醫院,監獄。全書有550個有名有姓的人物。這些人物有沙皇,拿破侖,俄國貴族,農民,將軍,小兵,仆人。每一個場景都栩栩如生。每一個人物說出來的話都完全符合這個人物的個性和身份。

我想不明白,托爾斯泰是如何寫出這麽多動人又可信的場景和人物的?他都經曆過嗎?他既參加過俄軍最高軍事會議,又麵見過沙皇和拿破侖,也做過戰俘,見識過平民被無端槍斃嗎?

作為一個小說寫作者,我很明白小說中的故事都是編的,但細節是真的,隻有這樣,才能說服讀者,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但是托爾斯泰是怎麽能夠駕馭這麽千變萬化各不相同的場景的呢?

俄羅斯作家的寫法都是囉裏囉嗦。就是大段的心理,場景,對話描寫。事無巨細,把人物的心理活動,仔仔細細清清楚楚地寫出來。這種寫法的感染力很強。

我感覺俄羅斯作家的這種寫法有點像西方油畫。西方文藝複興之後的油畫,肖像上的每一根頭發都畫得很清晰,而我們的《紅樓夢》的寫法,充滿了暗喻,伏線。曹雪芹寫人物的想法,隻寫10%,其它的90%讓讀者去感受和領悟,有時還會故意反著寫,像是我們中國的寫意畫,聊聊幾筆,但充滿意境。

這兩種寫法,都好。

《戰爭與和平》裏的每一個場景都有極為豐富的細節,讓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托爾斯泰在生活中一定擁有無與倫比的觀察力。

這本書的前400頁,大部分都是寫打仗。托爾斯泰寫戰爭,從遠景到近景,從整個戰役到最具體細微的轟炸進攻肉搏,從拿破侖到最底層的無名士兵。這麽複雜的故事,整個架構情節敘述,都雜而不亂。讀托爾斯泰的文字就像觀看一部宏偉的戰爭電影,一個鏡頭接著一個鏡頭,一個人物接著一個人物,跟隨作者的文字,讀者進入了200年前的戰場。

托爾斯泰是極為自信的作家。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現在的小說節奏要快!要不然就會失去讀者。讀者是最沒有耐心的。”但是《戰爭與和平》1300多頁的書,到474頁,男主安德烈才第一次注意到女主娜塔莎。到518頁,男主才第一次和女主說話。這個進程有多慢!

所以真正的好作家是不會去特意取悅讀者的。我這個讀者最感興趣的是娜塔莎和安德烈的愛情,但托爾斯泰才不會管。他拖到整本書的上部都要結束的時候,才安排男女主角相遇。這才是偉大作家的自信。

托爾斯泰要寫的是19世紀初整個俄國社會的狀況,人物繁多,所以他才不會為了迎合讀者著急地寫男女主角的愛情。他要寫的是生活本身。

這一點讓我思考作者和讀者的關係。沒有一個作者是隻為自己寫的。每一個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受到讀者的歡迎。但作者也應該為自己而寫。為自己內心的那一股激情而寫,寫下自己欣賞讚美的,也寫下自己想譴責批評的那些事和人。

忠於自己的內心,真誠的寫作是最有力量的。

《戰爭與和平》的偉大之處,除了是一部無法比擬的全景式的小說,還有就是立意的高遠。

在我的另外一篇書評中,我寫到過,作品的立意是很重要的。故事再好,語言再美,人物再鮮活,但如果立意不夠高,就不能算一部很優秀的作品。偉大的小說都不是僅僅寫好人壞人,好事壞事,對與錯這麽簡單直白,而是寫人生,寫人性,寫時代,寫真善美。

這一點,托爾斯泰做的非常好。在那麽多人物,那麽多情節場景中,作者都在歌頌真善美。作者那顆溫柔悲憫善良的心,始終貫穿全書每一個章節。他同情天下蒼生,他歌頌”拯救和憐憫”,反對”屠殺與迫”害。他對所有的人(法國士兵,俄國士兵)尤其是弱者充滿了深切的同情。通過對生靈塗炭的殘酷戰爭的描寫,我們感受到作者對生命的敬畏。

整本小說寫了親情,愛情,友情。娜塔莎的原生家庭羅斯托夫家,就是一個父慈子愛,兄弟姐妹之間也很友愛的很美好的家庭。

《戰爭與和平》整部小說,有很多死亡和失去,戰爭多麽殘酷,人生多麽無奈,那麽多的傷痛和無可挽回的遺憾,但生命中的”愛”與”真善美”永存。

總結一下,我認為,把《戰爭與和平》與世界文學史上眾多的優秀小說區分開的是這兩個主要的點,一個是立意的深遠和高尚,還有一個是整部小說所囊括的人生和社會的無比廣闊的畫麵。

大家都說,托爾斯泰展現了俄羅斯文學的廣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展現了俄羅斯文學的深度。他倆都是世界上最傑出的作家,也是俄羅斯給予世界文化的寶貴饋贈。

有了立意和廣度,能成為舉世無雙的世界名著,也因為《戰爭與和平》具備了非凡的藝術性。

托爾斯泰對這麽宏大的史詩般的篇章的掌控,故事情節,結構,眾多人物的塑造,語言文字,節奏,對話,對環境的描寫,千頭萬緒,所有這些,都達到了長篇小說的一個頂峰。

我說過很多次,人物是小說的靈魂。故事是為塑造讓讀者印象深刻的人物服務的。《戰爭與和平》塑造了眾多讓人難忘的人物,娜塔莎,表妹索尼婭,哥哥尼古拉,弟弟彼佳,皮埃爾,安德烈,安德烈的妹妹瑪麗亞公爵,等等。

《戰爭與和平》裏的愛情有兩條線。一條是娜塔莎和安德烈,皮埃爾之間的愛情,一條是尼古拉和索尼婭,瑪麗亞公爵之間的愛情。

托爾斯泰筆下的三角愛情,他們之間的衝突就像是真實生活中發生的那麽自然和不可避免,戀人之間的誤會和傷害,沒有一點生編硬造的感覺。愛情的最後結局,可以說是”有情人總成眷屬”,但好像又不是。而生活本身不就這麽混沌糊塗嗎?

娜塔莎那條感情線是主線。她和安德烈之間的愛情,最動人的是他們重逢的那一段的描寫。安德烈在戰爭中受了重傷,將不久於人世。一切都不重要了,兩個人終於學會了原諒和如何去愛,他們明白了自己有多麽愛對方,在自己心愛的人麵前,自尊算什麽啊,就去原諒去愛那個人吧,但太晚了,太晚了。多無奈啊,但就是這樣啊,就是這麽殘酷啊。

重逢後,娜塔莎說:”原諒我吧,原諒我。”安德烈說:’我愛你,原諒什麽呀?”(P.1089)托爾斯泰對他筆下的女主角多麽寬容啊。就像曹雪芹一樣,托爾斯泰對女性的悲憫和溫柔在書中無處不在。這兩位偉大的作家理解他們所處的時代女性的弱勢地位。他們也懂人性,因為理解,所以寬容。

雖然尼古拉和索尼婭,瑪麗亞公爵之間的愛情是副線,但是我好感動,好遺憾。表妹索尼婭是一個孤女,從小寄人籬下地寄養在尼古拉家。表兄妹相愛了,但是麵對羅斯托夫家的大少爺尼古拉,她是卑微的。她告訴尼古拉:”我永遠愛你,你還年輕,你去享受自由,我永遠在這裏等你。”於是尼古拉就去泡妞玩樂。她為了尼古拉拒絕別的求婚者,一直默默地等待。

羅斯托夫家敗落了,欠了很多債,唯一翻身的辦法是尼古拉娶一位有豐厚嫁妝的富家女。尼古拉也不是沒有反抗過,他知道索尼婭對他無怨無悔的感情,他也愛過索尼婭。這裏有一段精彩的描寫。羅斯托夫家的年輕人聖誕節去領居家玩。他們住在鄉下,駕著雪橇,半夜在星空下,穿過茫茫雪原,”周圍是普照著月光和遍地星光的仙境般的原野”,之後他們看到坐落在一片神奇森林裏的城堡。 (p583—598)

這一長段描寫真是太美了。在這個美麗無比的雪夜,尼古拉和索尼婭確定了他們的愛情。這一段可以看出,景色和環境的描寫對於塑造人物會起到多麽重要的作用。

好的作品都是充滿美感的。藝術就是關於美。藝術的意義就在於帶給人美的感受。

這麽美好的初戀,還是抵不過經濟上的壓力。尼古拉最後還是決定和富有的女公爵結婚。索尼婭就一直留在他家,成了個老姑娘。

富有的女公爵並不美,但心底善良品行高尚。他們夫妻關係很親密。這就是現實中的愛情吧。年少時的愛是真的,成熟後的變心也是自然的。尼古拉是對不起索尼婭,但又怎樣呢?索尼婭又能做什麽呢?何況女公爵也是一個很善良高尚的好女人。

王安憶曾經說過:”作者應該和自己筆下的人物保持距離,這樣作者才不會被人物掌握。”

我是不同意的。當作者在滿懷激情地描寫自己作品中的主角時,怎麽不會帶著一顆”喜愛”的心?

書中的絕對女主角娜塔莎是世界文學史上永存的女性形象。她漂亮,善良,活潑,靈動。是那麽可愛的一個少女。

《戰爭與和平》有三個男主角,安德烈,皮埃爾,和尼古拉。這三個男主角都不完美,但都很可愛。

托爾斯泰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他的姑姑養大的。托爾斯泰應該是以他父親為原型來寫”安德烈”這個人物的。他對這個人物的熱愛處處都有體現。他在寫這個人物的時候,一定是悲喜交加的。

我尤其喜歡尼古拉這個拋棄了初戀的渣男角色。也許是因為他很有男子漢氣概,勤奮工作,有家庭責任感,孝順自己的父母。雖然他背叛了年少時的愛情,但他的選擇完全符合他的生長環境和身份地位。這是一個很豐富立體的很有魅力的人物。

書中還有兩個出場不多的小角色,一個是娜塔莎的小弟弟彼佳,一個是皮埃爾做俘虜時認識的農民俘虜卡拉塔耶夫。這兩個著墨不多的角色卻讓我淚流滿麵,比我在讀安德烈之死的時候流的淚都還要多。

魯迅說過:”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事情毀滅給人看。”當我讀到這兩個小人物的故事時,常常會想起這句話。托爾斯泰把這兩個小人物寫得多麽可愛啊!他們樂觀天真友善,那麽的純真,對人多好。他們像小白兔一樣單純無害,都有一顆純潔無暇的心靈。

但他們都死了。

《戰爭與和平》全書130萬字,作者都沒有寫過”心碎”一詞,一次都沒有寫,但是讀者為什麽常常會有”心碎”的感覺呢?作為一個作者,托爾斯泰是如何做到的這一點的呢?他真是無愧於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的地位啊。

當我在寫這篇讀後感的時候,我的腦海裏還常常閃現書裏的那些畫麵。當我寫下小彼佳和農民俘虜卡拉塔耶夫的名字時,我的眼眶還會濕潤。

這兩周讀這本複雜的長篇巨著,我感覺我的智商和記憶力都提高了(因為要記人物的名字)。作為讀者,我都覺得很燒腦,那托爾斯泰是如何創作出這麽一個有500多性格鮮明的不同人物的平行世界的?

《戰爭與和平》讓我深切認識到,在所有藝術形式中,繪畫,音樂,雕塑,詩歌,散文,短篇小說,等等,長篇小說的價值是不可替代的。隻有長篇小說才能真正地記錄一個時代。

像托爾斯泰這樣的偉大作家的作品,都是巨人的肩膀,會影響一代又一代全世界的寫作者。我感覺,路遙在寫《平凡的世界》的時候,一定常常想起《戰爭與和平》。餘華的《活著》,一定深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響(那種對於苦難的感受)。我感覺老舍的很多作品也受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響。

閱讀中的困難和快樂是並存的,就如同長跑的感覺一樣。越是難的事,給人帶來的喜悅就越大。世界上的事常常是這樣。讀《戰爭與和平》並不是僅僅”感動”了我,而是給我帶來了無比愉悅的感受。我好似從靈魂到身體都洗了個熱水澡,說不出的暢快和舒服。

這就是一本世界名著的力量。這就是藝術的力量。

 

所有跟帖: 

64年我買了一套董秋斯翻譯的“戰爭與和平”,整整四大部。裏麵的插圖後來都都呈現在八小時的電影中。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3/2024 postreply 11:34:11

裏麵的索尼婭讓我想起來莫泊桑的“珍珠小姐”。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3/2024 postreply 11:35:09

《戰爭與和平》劉遼逸翻譯得最好,再看草嬰的譯本,簡直無法看。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3/2024 postreply 11:38:06

草嬰以前就在我們隔壁的公寓裏。覺得他翻譯大多數是蘇聯革命後的小說。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3/2024 postreply 12:06:26

64年啊?您年紀不小啊。 -曲偉- 給 曲偉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3/2024 postreply 12:30:37

這部小說唯一缺陷的是,托爾斯泰好像用漫畫的方式描寫戰爭場麵,很簡略、很抽象,象小孩子玩打仗。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3/2024 postreply 11:41:54

有段時間我把《戰爭與和平》放在床邊隨時翻閱。它是一座取之不盡的寶藏。無數精彩的段落百看不厭,而且經常又有新的發現和領悟。 -Jiushi60- 給 Jiushi6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4/2024 postreply 23:08:0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