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粵人赴澳留學檔案匯編(百四二):增城劉振興
增城唐美村
劉振興(Lowe Ching Hing)是增城縣唐(塘)美村人[1],生於一九一三年三月十日。他的父親叫劉橋昌(Cue Chong),但他何時從家鄉去到澳大利亞發展不得而知,因無法在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裏檢索到與上述英文名字相關的宗卷。但可以確定的是,在一九二十年代初期,他已在雪梨(Sydney)西部的啪冧孖咑(Parramatta)埠立下腳跟,經營一家果蔬雜貨商鋪,店名就叫做“橋昌”。如果說,與他同村同宗的生於一八六九年的劉萬軒(L. Man Hin)也在啪冧孖咑埠發展,而且也加股與他一起經營上述商鋪的話,並在一九○四年就申請回頭紙返鄉探親[2],按照慣例可以推測出他應該是在一八九十年代甚或更早一些時候便已桴海南渡抵達澳大利亞發展,那麽,與劉萬軒一同經營商鋪並且還是主事者的話,劉橋昌抵澳發展的大致時代恐怕是與他差不多的,甚至可能更為早一些時間。劉萬軒的兒子名叫振凱(John Hai)[3],與他的兒子振興,中間的名都是一個“振”字,他們顯然是同一輩份,也由此表明他和劉萬軒甚至可能是兄弟或者堂兄弟。
在澳大利亞於一九二一年開放教育給中國學生前來留學讀書後,劉橋昌很快就看到有大批中國孩童來到雪梨,尤其是看到自己商鋪的合夥人劉萬軒也已經辦好了兒子的入澳留學手續,刻下正在前來澳大利亞的航程之中,他也就動了把兒子也辦來他所在地區學校讀書的念頭。盡管這個時候其子劉振興剛剛滿了八周歲,距離留學最低年限十歲尚有一年多的時間,但他已經等不及了,覺得還是越早來讀書越好,可以讓兒子盡早地學習和掌握西方文化知識。於是,劉橋昌便於當年十二月十五日備齊申請材料和文件,以監護人和財政擔保人的身份填妥申請表格,向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申辦兒子劉振興來此留學所需之護照和簽證。他以上述自己作為主要股東的橋昌號商鋪作保,允諾每年供給膏火六十鎊作為兒子的所有留學費用,要將他辦來啪冧孖咑埠高等公立學校(Superior Public School)讀書,這也是其合夥人亦即同宗或者親兄弟劉萬軒要把兒子劉振凱辦來入讀的學校。很顯然,他是想讓兒子屆時跟著堂兄劉振凱一同去上學,兩人有伴,互相也好有個照應。
收到上述申請後,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並未及時處理,而是等了大半年的時間才將其審理完畢。到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三日,總領事魏子京方才給劉振興簽發了中國學生護照,號碼186/S/22;再過了五天,也為他從內務部拿到了簽證批複,在上述護照上鈐蓋了入境簽證印章。中國總領事館之所以耽擱如此之久才審理劉振興的護照申請,細究起來可能與他當時的年齡有關,拖一拖,待他年滿九周歲之後再處理,這樣的話,到他來到澳大利亞讀書時的年齡正好是十歲上下,基本上符合留學最低年齡的要求。
在中國家鄉的劉振興家人接到由中國總領事館寄來的護照之後,就多方聯絡,等待時機讓其赴澳。到一九二三年四月,同村年長劉振興六歲的族兄劉錫良(Lowe Suke Loong)也拿到了留學護照和簽證,準備赴澳,也是去往雪梨讀書,劉振興的家人遂安排他跟隨這位族兄,再加上台山縣的另外二位小留學生左治雷元(George Louey Goon)和伍在天(Joe Hin)同行[4],並聯絡上結束了從澳大利亞回鄉探親須重返該地的鄉人作為旅途上的監護人,就安排行程,訂妥船票,將其送往香港,在此搭乘“獲多利”(Victoria)號輪船,於這一年的七月二十六日抵達雪梨,入境澳洲。劉橋昌當天因忙於事務,無法接船,遂委托雪梨唐人街上的二位友人代為接關,然後將其子送往啪冧孖咑埠他的店鋪中住下。
四天之後,十歲的劉振興便正式注冊入讀啪冧孖咑埠高等公立學校,與一九二二年初就抵澳留學的堂兄劉振凱結伴。剛剛開始入學時,他給老師的印象是服裝整潔,家人照顧有加,知書識禮。此後,學校提供的例行報告,對他的評價都很簡潔,即在校表現良好,學習成績令人滿意,並且很少曠課,除了有一次因車禍等其它原因不得不休學養傷,在家待了幾天時間。可能是年紀小,學習新的語言上手比較快,他也很快就適應了當地的學習環境,也很快就具備了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此後,他便逐級升班,一直在這間學校讀到一九二九年底學期結束,讀完了全部小學課程。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八日,即將十七歲的劉振興在雪梨登上駛往香港的“太平”(Taiping)號輪船,告別了父親,也結束了在澳的六年半留學生涯,與早他一年半左右來澳留學的堂兄劉振凱結伴,同船返回中國。走之前,他沒有向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申請再入境簽證,表明他這次回國將一去不返,已經有了回國後的堅定目標。他的留學檔案也到此中止。
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劉橋昌填表向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館申辦兒子劉振興來澳留學生所需之護照和簽證。
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三日,中國駐澳大利亞總領事魏子京給劉振興簽發的學生護照。
檔案出處(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檔案宗卷號):Lowe Ching Hing - student passport, NAA: A1, 1929/4984
[1] 此處的“唐美村”,應為“塘美村”。跟前麵的劉榮基(Low Yung Quay)檔案一樣,很顯然是劉振興的父親在填表申請其赴澳留學護照時,將“塘”寫成了“唐”。
[2] Ah Foon, Tommy Ah Dick, Sam Kit, Goon Lin, Ah Sung, Joe (Jor) Sing, Tommy Gow, Keifars Yokouchi and L Man Hin [Certificate Exempting from Dictation Test - includes left hand impression and photographs] [box 29], NAA: ST84/1, 1909/22/81-90。
[3] Hai, John - Students passport, NAA: A1, 1928/1213。
[4] 見:Lowe Suke Loong - Student's passport, NAA: A1, 1925/17312; Goon, George Louey - Students passport, NAA: A1, 1926/5981; Hin, Joe - Student's passport, NAA: A1, 1925/18141。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