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死就不會死”的崇禎皇帝 zt, 看崇禎是如何瞎折騰的

來源: 郭大平 2023-10-19 11:57:0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469 bytes)

“不作死就不會死”的崇禎皇帝

 

題記:剛愎自用、刻薄寡恩、好大喜功、眼高手低,這樣一個人當皇帝,亡國幾乎是必然的。

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崇禎的曆史地位和評價還真不低,比起夏桀商紂周幽隋煬好多了。李自成在《登極詔》裏就評價說:“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灶恒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較之前任的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後期的多數皇帝,崇禎帝治國救國的責任感與雄心強上許多,故史家對於崇禎帝普遍抱有同情,以為崇禎帝的一生實是“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

崇禎的性格相當複雜,《明史》說他:“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崇禎誌向遠大、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事必親躬,但他既無治國之謀,又無任人之術,加上他嚴苛、猜忌、多疑,對大臣動輒怒斥、問罪、砍頭、淩遲,因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禎帝與臣子的關係或可說是曆史上最為尷尬詭異的時期--相互仇視,相互依存、相互利用,所以,崇禎頻繁地調整官吏,17年間竟然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造成國家人才匱乏,有心報國的誌士既不肯也不敢請纓效命。無奈之下,崇禎帝隻好培植私人勢力,重新起用大批太監。與此同時,崇禎雖屢下罪己詔,然苛捐雜稅層出不窮,民不聊生,而明末的眾多農民起義也正是其貪財苛政最嚴重的後果。故而,崇禎盡管勤政,卻錯誤百出,不僅不可能中興明帝國,其亡國也幾乎是必然。

崇禎吊死前於藍色袍服上大書:“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可見,直到死,崇禎也沒有認知到自己施政方麵的缺失、失誤、錯誤。

曆代學者們對明朝滅亡進行了諸多分析、研究,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三點:

第一,最高領導層都是隻懂得權鬥陰謀詭計,不懂得治國安邦。

崇禎當上了皇帝,很快就雷厲風行地清除了宦官專政,被當作聰明有為的中興之主。但除了內鬥內行,擅長權謀之術外,之後治理國家、內政外交真的是一塌糊塗。每一次重大決策都錯,好心人為他解脫說那是判斷失誤。

第二,整個統治階級都被自我吹噓所陶醉,以自大狂的心理描繪現實,處理危機就左支右絀,動輒得咎。

仔細看看明史,可以看出,明朝其實是有很多次機會和關外的女真、李自成的義軍達成協議和平共處的,但最終都沒有成功,甚至對方求和也不許,結果隻能不斷找打,被打得落花流水。

明明打不過別人,可別人要求和稱臣還不同意,這其中的邏輯真是奇哉怪也。

其實,也好理解,崇禎不敢和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整個統治階級的自大狂心理,讓不敢負責任的皇帝猶豫不決,最終坐失良機。中國的文人士大夫,以自大狂為標誌的所謂愛國主義,讓他們不能後退半步,否則就是賣國賊,死無葬身之地。這才叫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第三,做官隻為稻粱謀,自己的名利地位比國家興亡更重要。

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就懂得,文人無行是國家滅亡的必備條件,甚至是先決條件。明末的文人官僚階級,內鬥人才濟濟,辦事卻找不到人。所謂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真的沒有人才嗎?不是,逆淘汰的製度環境下,不幹事就不會招致禍害。全力以赴、忠君愛國的,幾乎都沒有好下場。這樣的官場風氣,不滅亡就沒有天理了。

人民被官逼民反了,不去解決人民的問題,隻想著武力鎮壓。結果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死了高闖王,還有李闖王,而且越闖越有料,直取了皇帝的老窩,皇帝落了個死無葬身之地。

清軍作為少數民族,占領中國後為什麽能夠很快就穩定了統治呢?在明朝無能的官僚階層,怎麽就能很好的為外族統治者服務呢?不斷造反的老百姓,怎麽就能在外族統治下老老實實過日子呢?這些問題,到現在仍有很多人想不通。

這其中的道理,其實很簡單。誰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有吃有喝,誰就是好家夥,光喊那些假大空的口號沒有用,唬不了幾天。

所有跟帖: 

崇禎勤而能力不足, 也許年紀太輕, 上位前也沒啥勵練 -保深- 給 保深 發送悄悄話 保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23 postreply 12:37:46

就他的年紀經曆能力和接手的爛攤子來說, 能撐 18 年他已盡力, 而18 年內也沒有出現個能人賢仕來幫他。 -保深- 給 保深 發送悄悄話 保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23 postreply 12:51:38

羅輯思維 61 崇禎為什麽跑不了? 羅胖說的不錯,刻薄寡恩,胡亂賞罰,你如果是能人賢士,你會來幫他嗎?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23 postreply 12:56:05

對東林黨要啥恩? -保深- 給 保深 發送悄悄話 保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23 postreply 12:58:49

要說清因果, 是東林黨不忠在先還是他寡恩在先? -保深- 給 保深 發送悄悄話 保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23 postreply 13:09:35

他一上來就把魏忠賢拿下, 難道這對東林黨不是大恩? -保深- 給 保深 發送悄悄話 保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23 postreply 13:11:38

哪朝哪代都有能人,關鍵是崇禎不會識人用人,有刻薄寡恩,文臣武將個個都想自保 -Eastgate- 給 Eastgat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9/2023 postreply 13:09:22

我看李自成是能人, 他該早就派人招安李自成了。 但東林黨肯定會來壞招安的好事。 -保深- 給 保深 發送悄悄話 保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23 postreply 13:13:39

招安之計朝廷用過,崇禎自己也搞砸了 -Eastgate- 給 Eastgat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9/2023 postreply 13:17:45

還是識人用人能力不行,氣度又小,缺乏定見,死要麵子 -Eastgate- 給 Eastgat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9/2023 postreply 13:20:07

他既不是全國挑選來的也沒經重點培訓, 要求不要太高。 他勤政就是盡了他的最大努力了。 -保深- 給 保深 發送悄悄話 保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23 postreply 13:29:56

這到時,要求也不能太高。但對於崇禎這類性格的君主來說,說他勤政是個副作用也沒錯,但說勤政是最大問題,也是沒說到點子上 -Eastgate- 給 Eastgat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9/2023 postreply 13:35:01

其實崇禎一朝能人也不少,如孫傳庭, 孫承宗,洪承疇,楊嗣昌,袁崇煥,盧象升,祖大壽等。結果不是被崇禎搞死,就是被逼投大清 -Eastgate- 給 Eastgat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9/2023 postreply 13:32:47

正解。這就是為什麽能人賢士不來幫崇禎的根本原因。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23 postreply 13:38:1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