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一下,這是發過的一篇文,因為想歸類進「我看到的新移民」係列。此外,我隻是如實地敘述了一次經曆,反省自己的疏忽,沒有責怪他人之意。)
我是小島居民,對加拿大的感知,僅僅2018年夏途徑阿利法克斯的記憶。“地大物博” 真好比隻知其名,想不到的會如此名副其實,太大了。我認為隻要是同一個市,那麽去訪問朋友家就沒有問題,基礎設施也沒有問題。可是我太樂觀了,太無知了,太自信了。
加拿大,大大大,真叫大,大的無邊無際;多倫多,華人多,多得不知道自己在哪裏;萬錦,錦繡園廣,沒有車,你萬萬不可前往。這是來自小島的我如同井底之蛙的主觀印象,加上最初自己不正確的選擇的遭遇,產生了極大的心理作用,沒有了東遊西逛的興趣。那次自己不正確的選擇就是初次的民宿經驗。
2022年秋初訪多倫多,因為和閨蜜有約再會,然而我卻偷懶,行前沒有做功課。為了防疫,雖然我自己使用攜帶的核酸盒測試,均為正常,但擔心攜帶了旅途中的什麽菌,我臨時決定自己先隔離幾天後,再去見朋友。從巴黎飛往北美的前晚讓女兒匆匆忙忙在網上查找萬錦市的酒店。因為是周末,觀楓季節,較好的沒有床位,或者價格翻倍,閨蜜家旁邊的希爾頓600加元一宿。我是一個人為了自我隔離幾天,沒有必要如此浪費,所以決定選擇民宿。
於是,已經是深夜了,第二天和女兒就要各自東西飛了,電腦也都裝進箱包。女兒的手機有B&B的網絡連接,我就讓她檢索萬錦,馬上就跳出了一家。從照片上看上去潔淨的民宿:1室一衛一日100加元可以簡單做飯,房東又是中年女性,嗯,可以吧,反正兩天後就去閨蜜家了。可我突然想到了與閨蜜家的距離和位置,就提出了疑問。女兒聽到了我的問題,馬上網訊房東,可她已經不慎下單了兩宿。
於是於是,悲劇開始了。首先回答女兒的距離聞訊,房東的答複粗魯不耐煩,且英文亂亂,中文不好的女兒皺著眉頭與她往複幾次,告訴她入住的是一位老太婆,晚間到達皮爾遜機場,如果沒有公交車,初來乍到打的夜間不放心。可她翻來覆去不肯明說距離,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我接過了手機一看,是一位洋名字的中國人,我就用中文和她商量可不可以退掉,如果不能,可不可以接一下,如果可以的話,我可以再延長兩晚。她旁邊的丈夫插話,可以接,但需要汽油費,我說那當然了,就問大約的預算。回答說200多加元。記得閨蜜告訴我出租車價格最高是80加元,表示太高價了。她們說車是奔馳,維修費用高。我們沒有民俗的經驗,不知道可以退的規定。無奈,我答應在元預定兩日追加為4日,他們才把汽油費用降到140加元。我把班機的時間都發給了他們夫婦。完成了這一切,已經快要清晨了,午前就要登機了。
飛機準時到達皮爾蓀機場,我來到了約定的到達出口的第10根支柱下等候,左張右望沒有相應的跡象,寒風刺骨。於是不得不通過我的閨蜜打電話給他們,30分鍾以後他們夫婦才“準時”地出現在我的麵前。途中我們經過萬錦市政府附近,將我的巨大行李箱交給閨蜜拿回家去消毒。然後我被帶到了一棟一排排新建小區的入口處的獨棟民居前,跟著房東進入了民宿。女主人帶我直接上2樓,進入我的房間,又告訴我走廊裏的衛生間,看上去都很簡單幹淨。當女主人轉頭去同層對麵自己的房間時,我小聲問,可以洗一下衣服嗎?女房東的回答,令我吃驚,“容許你洗一次,加十加元,而且你要用日文給我寫一篇好的評論”。當時饑寒交迫的我,憶起了在預定時的不太愉快的交涉,我沒有回答,隻說那就不麻煩了。我從沒有做過在講條件的情況下的違心事,更不能用日語去天花亂墜。
相比一樓的零零亂亂,廚台餐桌的“玲琅滿目”,二樓幾乎沒有什麽有人居住的跡象。我的房間一張床,一隻小小的桌子和一把木椅,更是襯的氣溫很低,很冷!浴間的洗麵台沒有熱水,淋浴的水還可以,充足也有熱度。為了防疫,在機上不吃不喝的我,此時真是饑腸轆轆,我想起了途中在萬錦廣場閨蜜給我的那一大包食品,下樓去拿。我從地板上撿起那包食物,看到裏麵有閨蜜準備的各種蔬果和麵包奶酪酸奶,就說希望借用冰箱保存,坐在廚房兼餐廳喝著熱咖啡的女房東一動不動;男主人想了想,打開冰箱挪動了一些蔬菜給我擠出了一點空間,我隻能把奶酪酸奶蛋等放進去,餘下的果蔬和麵包,我問放哪裏,“就放地上吧”。地上?我望著那廚台四周的散布著一些雜物的地板,我取出了麵包和罐頭,想放在台子上,然而那裏已經放滿了切了一半的蔬菜,四處黏糊糊的也沒有地方,男主人騰出了窗台讓我放。
我問有沒有熱水可以喝,男主人說燒給我,但向我要杯子。我帶了漱口杯,表示不耐熱。還好,男主人不知從哪裏找出了一隻杯子,還洗了洗給我使用。天呐,我終於在睡前,喝上了一杯熱水,本想取出閨蜜買的那些可以速食的食品,但看著女房東巋然不動地在那裏品咖啡,望著那鋪滿了瓜子幹果皮,吃了一半的水果們,咬了一口的糕餅的散亂的餐桌,我的食欲也沒了,躲進了我的房間,裹著薄薄的夏季被子當了一夜的團長。在休息前,我沒有忘記使用美元付了那140加元的汽油費用以及追加的兩天費用(網上定的兩天已通過卡付過了)。
第二天,時差的原因我3點醒來,饑寒交迫地挨到6點下樓取出閨蜜給我的各種食物,用紙巾擦幹淨廚台,開始狼吞虎咽。因為下樓時沒有照明,我撲通摔下了樓梯弄出了聲響,男主人下樓說是給女主人做飯。他拿出紙筆一定要我寫中文給他,我就書寫了一首漢詩(幸虧我的記憶和書法還沒有退化,證明了我是華人吧)。他看了以後麵孔微妙地改變,於是,他憐憫地施舍了一杯咖啡和一杯蔬菜果汁,我雙手捧著一杯熱熱的咖啡返回了房間。白天,樓下熱熱鬧鬧,他家真如房東所說,在招待客人,隻聽大人高聲笑,小娃娃啼哭叫,空氣中彌漫著那中餐的酸甜辣鹹的五味飄香。我不好下樓打攪,一整天沒有出房間,直直地坐在那一隻木椅子上趴在小小桌子上刷了一天屏。
第三天,我想外出散散步,步行了很久,沒有碰見一個人。發現這是一個開發建設中的小區,好像還沒有居民入住。當然周圍放眼望去,沒有相應的基礎設施更無超市小賣店,沒有任何交通。秋風細雨,我也沒有了前往聽說新區盡頭有個公園的興趣,又縮回了房間。中午我下樓去加熱閨蜜給的聽裝的番茄豆子,找了半天沒有空餘的鍋,隻好動手洗了一隻泡在水池裏的來用。此時男主人舉著手機過來讓我說話,說是對方是他哥哥,從事過文化工作,一定與我談的來。我禮貌地寒暄,可是對方的話題老多,當房東兩人也插進來,我借故把手機遞給了他們,結束了談話。
出乎意外地他們夫婦表示一定要為我做最後的晚餐還邀請我教她做日餐,我推脫晚間不吃東西,而且閨蜜買的食物還有不少。但他們盛情難卻,難以謝絕。在男主人的忙綠之中,女房東終於第一次邀請我坐下來,和她嘮嗑,聽她操著濃重的遼寧地區的方言講在東北下崗的不幸經曆,以及從遼寧來加拿大五年的不動產創業“事跡”。在和他們夫婦“共進”最後的晚餐時,他們兩人喝酒,我也終於喝上了第一杯這裏的熱茶,暖。不知是她有些微醉,竟得意地說“還是高價格,才能引來好鳥”;她還說她租出去的集合住宅,入住的都是素質很不好的人;我聽了,很是不愉快,他們一定錯認為我是難民了吧。晚上,男主人憐憫地給了我一條用繩子係住的沒有被罩的小小毯子,但我已經把那個薄薄被子折成了兩層,改善了寒冷,我沒有使用,免得他們去洗滌。
到了第四天,一大早6點鍾,事先談好40加元男主人早起送我到萬錦廣場,我去參加跟團去阿岡昆的三日遊。(就因為拐彎在旁邊的市政府街區載上我的閨蜜夫婦,聽閨蜜電話說他向她要10加元,我隻好事先又多加了10加元,合計50元汽油費交給了他)。在這裏我並沒有不滿房東的情緒,隻是反省自己沒有找到地圖,精疲力盡地也沒有情緒去網上搜索,還因為我在日本的得知的地名等,一時也不知道相應的中文名字,此時腦子裏是從日語的國度,到了英語的國度,一下子又進入了漢語的環境,大腦的應變能力和體力的消耗成了正比,就混混沌沌地糊裏糊塗到底了。
在此感謝房東那個“新購入”的房子,我的節儉的居室;也感謝房東清晨早早拚著命(女房東的形容)地起床送我。這兩點我感激不盡,但真心希望那裏,今後能夠讓人有一個賓至如歸的印象,才不枉那座新居和奔馳車,祝願他們從此生意興隆。但希望他們能夠理解,作為租客,可能不是寶馬豪車,而是一杯熱水,一份鄉情,也就是,at home的感覺。最重要的事,實際情況應該和公布的情況相符。單憑我的直覺,那裏沒有家的溫馨,自己的家,不會整的那麽油膩感;所以我覺得他們是在管理那棟小區入口處的小小樓房,因為建設中的小區中,幾無住戶,夜晚也看不到小區鄰居的燈光,到現在我也沒有那裏的具體方位。
後記:因為我既不願書寫謊話,也不想壞了他們的生意;因為我也是來自中國,我沒有寫任何客人事後評論。當我已經離開,在和閨蜜夫婦參團前往阿岡昆的大巴上,我接到了房東的微信,他表示要還給我那些追加的費用,我沒有回信。因為自己沒有經驗,也沒有好好做功課,臨陣磨槍地網上第一個就下了訂單。我做了4天麵壁的自己找的“囚徒”生活,難忘的消費經驗,加上旅途的疲勞和四天的冷飲/冷食/冷人,疲倦至極。為此,本來預定在加東越冬的我,到了加東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趕緊預訂了飛往華盛頓的機票,那是我第一次產生了對旅行的恐怖和不安感。
但是,世界上還是好人多,後來,我在溫哥華所遇到的房東們,一樣費用(我的卡還鬧了情緒)那對人的信任態度真是天壤之別。那無所事事的4天時間,也很寶貴,讓我學到了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最大的感覺,就是任何事情的基礎是相互信賴。估計兩位東北來的房東,看我破衣爛衫,精疲力盡的寒酸樣,產生了疑心:難民或偷渡吧。但他們待人的態度也反映了新移民的種種社會背景,我理解他們背井離鄉,又不太會外語的拚拚打打,房地產業又是一個有風險的行業。但同時我也感覺到他們(特別是那位女性)太以外貌看人行事,這起碼是不符合商業規範的。當然,反省的應該是我自己,沒有經驗也不去事先詳細做功課,沒有很好地選擇,就算交了一次學費,一次很好的社會課。
下圖:是阿崗昆國立公園美麗的自然,我的閨蜜夫婦,還有住在於人村的文學城的朋友夫婦。那壯觀的紅楓碧水山川,還有友人們似火的友誼,將我的負麵情緒一掃而光。感恩,上天;感謝,朋友!
參考:
我看到的新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