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 中國抗日戰爭全麵開始。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上海民眾掀起了抗日救國高潮。8月21日,34歲的賀綠汀隨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劇一隊,從上海西站坐火車沿滬寧,隴海,周蒲鐵路線為抗日軍隊慰問演出,同年11月底,渡過黃河抵達臨汾,為閻錫山部隊演出,得知八路軍辦事處在城郊劉莊,於是隊員們去那裏休整,同時為八路軍戰士演出。辦事處主任彭雪楓熱情接待,朱德、賀龍等為他們演講八路軍抗戰和遊擊戰,賀綠汀被深深激動了,徹夜未眠,在高公村不足10平方米的煤倉裏,就著一盞微弱的油燈,他先寫曲再填歌詞,在土炕上,一夜之間創作了<<遊擊隊歌>>。1938年在洪洞縣高莊(今白石村和高公村一帶)的元旦文藝晚會上,賀綠汀指揮救亡演劇隊第一隊演唱了這首歌曲。八路軍將領朱德,彭德懷,任弼時,賀龍,劉伯承,徐向前,以及國民革命軍第二戰區敵前總指揮衛立煌等在場觀賞。該曲在會上受到好評。從平型關戰場上勝利歸來休整的685團團長楊得誌,更是急邀演劇隊逐連逐營地教唱此歌曲。
歌詞共有兩段。
第一段
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那密密的樹林裏,
到處都安排同誌們的宿營地,
在那高高的山崗上,
有我們無數的好兄弟。
沒有吃,沒有穿,
自有那敵人送上前,
沒有槍,沒有炮,
敵人給我們造。
我們生長在這裏,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
無論誰要強占去,
我們就和他拚到底!
第二段
哪怕日本強盜凶,
我們的兄弟打起仗來真英雄,
哪怕敵人槍炮狠,
找不到我們人和影。
讓敵人亂衝撞,
我們的陣地建在敵人側後方,
敵人戰線越延長,
我們的隊伍愈擴張。
不分窮,不分富,
四萬萬同胞齊武裝,
不論黨,不論派,
大家都來抵抗。
我們越打越堅強,
日本的強盜自己走向滅亡,
看最後勝利日,
世界和平現曙光!
由於該歌曲反映了敵後艱苦環境中的遊擊戰士的樂觀情緒,昂揚鬥誌,革命豪情,同時體現了戰士們機智靈活,勇敢頑強以及緊張愉快,表達了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時候的抵禦外侮時的萬眾一心,易唱易記,其後就在華北敵後根據地傳唱開來,並迅速流傳到全國各地。加拿大援華醫生白求恩,很喜歡這首歌,時常哼唱。支持中國抗日的美國駐華武官埃文斯-福代斯-卡爾遜同樣喜歡此曲。賀綠汀(1903年7月20日湖南邵東縣九龍嶺鎮新庵堂村螞蝗塘~1999年4月27日上海徐匯區泰安路76弄4號)把<<遊擊隊歌>>視為自己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作品。該歌曲在1990年入選"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2015年經過網絡投票入選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
2023年7月20日
林海編輯於溫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