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西藏地方親英勢力在英國的策動下,趁中原大戰之際,大舉進攻川邊,一度越過金沙江,導致四川震動,後來在川軍的抵抗下,將藏軍驅逐到金沙江以西,雙方沿著金沙江對峙。與此同時,英國人又策動藏軍進攻青海,試圖在北線打開突破口。1931年8月,英國殖民軍官噶乃木魏阿爾到拉薩,為藏軍提供大量的軍事裝備,藏軍的實力為之一振。
![](https://p2.itc.cn/images01/20230710/23b2bfd9d5c14a029c35d5fdf43c30ed.jpeg)
1932年2月,藏軍以尕丹寺事件為借口,大舉進攻青海玉樹蘇爾莽地區。青藏之戰正式打響。彼時,控製青海的是馬家軍係統中的馬步芳所部(也稱青海馬家軍),馬家軍在名義上接受民國政府的領導,實際上則是割據一方的軍閥,且因為地處西北苦寒之地,所部士兵皆吃苦耐勞、悍不畏死。馬家軍從不參與中原內地的軍閥混戰,但是任何進入他們地盤(甘肅、青海、寧夏)武裝,馬家軍一概加以攻擊,在馬家軍的威懾下,甘寧青儼然成了他們的“獨立王國”。
當藏軍進攻玉樹時,駐防玉樹的是馬家軍第二旅,旅長馬彪迅速向馬步芳求援。因為玉樹遠離馬家軍的大本營西寧,且藏軍突然來襲,馬彪所部兵力單薄,馬彪隻得收縮兵力退守結古,等待援軍。而後,藏軍由蘇爾莽、昂爾等地合圍結古。此外,藏軍還強渡通天河,進攻斜武、拉布等地,試圖切斷馬家軍的南下救援的通道,繼而攻破結古。
![](https://p2.itc.cn/images01/20230710/655cf4feb9b4432c975b19c7e5426c2a.jpeg)
結古被圍後,馬步芳火速征集軍隊前去增援。與此同時,當時的西安綏靖主任楊虎城也從西安調發2000支步槍、20萬發子彈、臨時軍費銀幣40萬元、無線電台5架援助馬步芳。為了自己的地盤馬步芳更是豁出去了,他征召了青海境內所有的機動兵力,甘肅馬家軍、寧夏馬家軍為了同袍之誼,也大力增援青海。 *****
由於馬家軍多為騎兵,所以機動性極強,在很快的時間就完成了集結。4月底,馬家軍的援軍馬訓所部抵達通天河。當時藏軍已經將通天河兩岸的船隻盡數搶奪,馬訓隻得臨時打造簡易渡河用具,帶領精選的200精銳,趁夜泅泳渡河,擊潰守河藏軍,奪回船隻,次日,馬家軍後續部隊乘船過河,藏軍遂向斜武、拉布一帶潰退,並據斜武寺負隅頑抗。馬家軍乃分三路進擊,雙方血戰8小時,藏軍再敗。
![](https://p6.itc.cn/images01/20230710/61620bbb3cd6427db5efc8d47f4e5306.jpeg)
8月,援軍進抵結古附近,雙方在結古城外爆發了血腥的白刃戰,馬家軍憑借著過硬的軍事素質,以及騎兵的高機動性,往來砍殺大批藏軍,相繼克複藏軍盤踞的巴塘灘、拉秀寺等據點,藏軍大潰敗,丟下大片屍體逃走,4個月的結古之圍遂解,殘部潰退至小蘇爾莽負隅頑抗。本著“宜將剩勇追窮寇”的原則,馬步芳命令馬家軍趁藏軍新敗、人心惶惶之際,乘勝追擊。
是時,青軍以大炮向盤踞小蘇爾莽之藏兵轟擊,藏兵亦以野炮還擊,並投手榴彈衝鋒,青軍以迫擊炮迎戰,藏方夏宗達蘇率千餘人加入戰線,青軍在山下設伏,佯為退卻,藏兵直衝,被青軍包圍,擊斃2000餘人,青軍攻占小蘇爾莽。
![](https://p9.itc.cn/images01/20230710/62d19628e14c442ab2d708eb78f067f5.jpeg)
10月2日,馬家軍經過短暫休整後,蘇爾莽南進,經加藏哈,攻破西康的藏軍重要據點青科寺,順利與川軍劉文輝部會師,藏軍士氣大跌,馬步芳與劉文輝計劃乘勝收複昌都。十三世達賴喇嘛見情形嚴重,遂電請民國政府,宣布願意接受民國政府的統一領導,維護國家的統一,請求民國政府從中斡旋停戰事宜。考慮到當時西藏親英勢力強大,如果一味的進攻,反而會將十三世達賴喇嘛推向對立麵。權衡利弊之下,民國當局命令馬步芳、劉文輝停止進攻,並於1933年4月10日,青藏雙方在青藏交界的巴士塔簽訂了《青藏和約》,青藏之戰宣告結束。
此戰是在英帝國主義策動下,中國邊疆省區之間的一次內戰,也正是因為馬家軍的浴血奮戰,不管其出於何種目的,但最終卻是達到了維護統一的目的,此戰粉碎了英國殖民者和西藏親英勢力試圖分裂西藏的狼子野心,捍衛了茫茫雪域高原百萬神聖國土,堪稱馬家軍最高光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