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拋磚引玉,樓主回了兩次,認真態度,值得感謝。老實說,我第一次搭火車,是70年去插隊安徽--

本帖於 2023-03-20 18:52:22 時間, 由普通用戶 江上一郎 編輯

所以,上海以外的事情了解很少。同樣的,你對上海也是一知半解---上海知青去農村,68年九月就開始了---有記錄可查。(冒充上海人的小混混在此就不隻一談了)----

如果--你說我懷疑當年當兵的公正性、公平性是因為我“ 固化的思維”,“帶出身成分,帶政治意識“-----請問你:批判”出生論“的遇羅克為何在你們當兵後兩年還是被槍斃?

你說的開後門的百分比是怎麽得知的?

你們那批當兵的有幾個是資本家、地主家、右派、海外華僑、港澳同胞的孩子?

南京68年去當兵的知青是上山下鄉的百分之幾?

不過,南京的校風看來比上海好不少----是當兵的由老師推薦----在上海,68年時期的老師在工宣隊革委會麵前都是唯唯喏諾的---還不如一些個紅衛兵頭頭神氣---甚至還能控製進工廠、去農場、去農村的分配---

此外,我說的”不一般“是中性的---包擴了有文藝專從長(唱樣板戲)、特殊技能的(如籃球)雖然我也屬”不一般“的美術專長---曾被工宣隊借用,但是,一則我家有海外關係、再則好像軍隊也沒有召請美術人才(新疆倒有)---於是,我去了農村。

你看看少壯軍人網友寫的?---68年小學畢業就被招進軍隊----再看看幾百萬、上千萬的插隊青少年-----你在美國生活了幾十年後---你還好意思說這是”公平的、公正的?---究竟是誰生活在固化的政治思維中啊?

不過,再次謝謝你的回帖----我不是針對你個人,我也隻是好奇、探討個人的曆史生活感受而已。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