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曆史事件”探究之六(轉貼)

來源: 毛囡 2023-03-12 15:53:5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3507 bytes)

山東“曆史事件”探究之六(上)
原創 思目(jocole)


六、複雜的局勢(上)

時間進入1939年下半年後,山東的抗戰形勢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駐魯日軍由於兵力不足不得不改變策略:一方麵以加緊修築據點、構築封鎖線的方式分割包圍抗日根據地;另一方麵通過懷柔和重點攻擊的戰術,來分化瓦解山東的抗日武裝。以此來達到保障南下通道的安全,支持華中與華東方麵侵華日軍作戰的企圖。由於國民黨軍部隊剛遭打擊喘息未定,駐魯日軍以分區掃蕩的戰術,將攻擊的矛頭重點對準八路軍武裝。
在國民黨政府對中共態度發生變化及日軍攻擊的雙重壓力下,國民黨軍駐魯部隊出現了嚴重的右轉!沈鴻烈、秦啟榮等頑固派消極抗戰積極與八路軍武裝進行摩擦,之前與共產黨八路軍合作較好的——如於學忠及張裏元等部也開始“限共、防共”,甚至放任或縱容其部下與八路軍武裝發生“摩擦”。由於降日偽軍與國民黨軍部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雙方心照不宣,而有些國民黨軍部隊則與日軍眉來眼去。此時為了爭奪山東的主導權及糧餉的控製發放等,得到蔣介石支持的沈鴻烈不惜公開與於學忠發生爭鬥,甚至不擇手段地對於學忠所部進行分化拉攏。
麵對如此複雜的局勢,中共山東分局迅速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應對:一麵將山東的黨政軍及統戰等情況以及應對策略向中共中央報告,一麵加緊對抗日根據地及武裝部隊進行整頓。8月1日,第一縱隊司令員徐向前與政治委員朱瑞發布就職通電:“奉第十八集團軍總部命令,為統一指揮山東與蘇北境內所有八路軍各部隊,已於七月中旬抵魯南,就職視事。”“在總司令於(學忠),副總司令沈(鴻烈)、韓(德勤)諸公領導下,追隨各友軍之後,為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而奮鬥到底。”(注1)
為了緩和矛盾爭取於學忠部聯合抗戰,分局決定派徐向前代表山東八路軍與其進行一次談判。會談完聯合抗日的話題後,於學忠隨即便對八路軍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提出異議:“他說:你們抗日,就不要搞地方政權了。……,你們也搞政權,我這個省政府怎麽搞哇!我說:我們是抗日的軍隊,要搞抗日根據地,就得建立政權,……。而且,不建立政權,我們沒有飯吃。你們的政府,一不給我們糧款,二不給我們槍彈,連應該發給八路軍的薪餉都不給,我們不搞政權怎麽辦?”(注2)雙方你來我往,爭論兩個多小時也未能達成一致。考慮到他是八路軍爭取的對象,徐向前在談話中掌握分寸留有餘地,避免將關係搞僵。
其時八路軍在山東的武裝力量主要為第一一五師所部及山東縱隊,因此建立一個統一的領導機構進行協調指揮十分必要。由於第一一五師師部與山東分局機關未駐在一起,所以朱瑞、徐向前等尚未及同羅榮桓和陳光會麵。此外,時任山東分局書記郭洪濤尚未離職,因而第一縱隊一時間難有大的作為。另據徐向前回憶:“但有些部隊,如陳光部、楊得誌部、肖華部等,均獨當一麵,距離我們較遠,又能同黨中央和總部直接聯係,因而相對保持其獨立性,也是不奇怪的。我和朱瑞同誌的領導重心,放在山東縱隊。”(注3)
對於上述史料記載,不少涉及所謂山東矛盾的文章或著述,大都將其簡單地引申為“徐向前指揮不了一一五師”或“一一五師不聽指揮”!但這些文章或著述都忽略了一個基本的史實,朱瑞才是山東分局的一把手——他擔任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時羅榮桓為其副手,更何況“下級服從上級”是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剛做出的決議!至於有文章稱,其時山東的矛盾主要發生在黎玉等山東地方幹部與羅榮桓、陳光等一一五師之間,顯然是不著邊際的信口開河!實際抗戰時期山東的矛盾,主要是分局領導之間工作中產生的分歧造成的。

抗戰時期的徐向前(圖片取自網絡)

那麽,到底那種說法才是正確的呢?這可循著曆史的軌跡,依據文獻資料等的記載以及親曆者們的回憶等史料,來進行客觀公正的檢閱與研究。
8月1日,徐向前與朱瑞在發布通電的當天,致電第一一五師:“魯南為蘇魯皖區中心,估計頑固分子必將公開摩擦。為開展魯南根據地工作,擬集中主力,爭取有利時機,打擊及消滅一部敵人,如魯西、泰西情況許可,六八六團可即過(津浦)路東,活動於新泰、蒙陰、費縣、抱犢崮一帶,並與蘇北直接打通聯係。”(注4)陳、羅隨即開始部署:先是於八月中旬,派遣路東支隊從費縣北部南進魯南;隨後參謀處處長王秉璋及政治部副主任黃勵於下旬率師部直屬大隊從馬家峪出發,於9月1日進入抱犢崮山區的大爐村(今屬蒼山縣);幾天後,第六八六團也進入抱犢崮山區。正當羅榮桓與陳光一行與師部會合準備執行上述電令時,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總部於9月4日來電,命令一一五師在泗水、藤縣、費縣、臨沂一帶打擊薄弱之敵,故第一縱隊提出的上述計劃隻能暫時作罷。
10月4日,中共蘇魯皖(山東)分局發出關於一一五師和山東縱隊區域劃分等問題的指示,“提出:一一五師除繼續占領與鞏固魯西、泰西、湖西地區外,應強調控製魯南戰略要地;山縱要鞏固自己已得陣地。山縱六支隊、蘇魯支隊與泰西地方武裝,統一歸一一五師建製。為使山縱迅速提高戰鬥力,將一一五師津浦支隊一部由孫繼先率領,編為山縱第二支隊。”(注5)13日,第一縱隊以徐、朱、張、黎之名義電告各部:“1、為指揮作戰之合理,原一縱司、政、供、衛與原山縱司、政、供、衛同時一實行合並。”“2、山縱名義在山東又曆史意義,不取消。徐、朱、張、黎在一起辦公。”(注6)
山東分局之所以急著要一一五師前往魯南,是因為魯南的抗戰形勢發生了變化:有“魯南王”之稱的張裏元,為迎合國民黨當局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不再與共產黨合作抗日,實行“剿共第一,抗日第二”的政策,自5月起不斷襲擊八路軍和地方抗日民主政權,製造摩擦和流血事件。此前,魯南一帶打著抗日旗號的各種武裝較大的就有十幾支,其中以張裏元的勢力最大——擁有八個旅和一個特務團共約萬人規模的隊伍。而中共控製的武裝相對較弱,即使八路軍主力彭雄、王秉章的(新)第七團,實際隻有四個連的兵力。
陳光、羅榮桓率領一一五師師部及六八六團等部進入魯南之後,將師部設在大爐村鄉紳萬春圃的家中。有“萬三爺”之稱的萬春圃雖擁有200多畝良田和500多畝山場,卻同情革命有著強烈的愛國心,其長子萬國華早在1934年就加入中共。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主力來到抱犢崮地區後,先是拔除了費縣城南的白山、上下石河等日偽據點,打垮了這一帶勾結日偽軍的封建武裝,初步打開了以大爐為中心的抱犢崮根據地局麵。隨後,派遣一部南下進入郯城、馬頭地區,攻克李家莊等敵偽據點,一度攻克山東最南端的郯城縣縣城,在隴海路北側開辟了郯馬平原遊擊區,打開了南下蘇北的通道。


12月6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山東及蘇魯戰區工作方針的指示》,在肯定山東分局自抗戰以來所取得偉大成績的同時,特別指出其時工作中所存在的三個嚴重弱點:“(一)沒有利用有利時機,建立抗日民主政權;(二)對反動分子的武裝摩擦反擊的決心不足;(三)沒有充分發動群眾為民主民生而鬥爭。指示強調指出,用一切努力爭取政權,這是鬥爭成敗的關鍵。”(注7)
此時徐向前與朱瑞一邊加緊恢複鞏固魯中、魯北和魯東的抗日根據地,一邊決定對山東縱隊進行整訓、整編——根據日軍掃蕩後的實際情況,將山東縱隊所屬部隊編為五個旅、四個支隊。經過一個階段的整訓,山東縱隊雖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徐向前感到:“也正因為部隊成立後,缺乏有經驗的軍事領導骨幹,發展又比較迅速,因而沒能達到抗戰需要的水平。例如,政治工作部門不健全,黨的基層組織薄弱,幹部的政治軍事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缺乏,組織紀律性不夠嚴格,等等。”(注8)為了迅速解決這些問題,徐向前和朱瑞於是年12月電告一一五師,要求抽調一部分幹部及骨幹人員充實山東縱隊。
不巧的是,羅榮桓、陳光等於12月23日接到中央軍委的緊急來電:“(一)新四軍甚危急,如三四四旅(陳支隊)不能馬上增援,請朱、彭命一一五師在山東部隊抽一部到隴海路南。(二)華北糧食困難,物價飛漲。隻有相當部隊向南逐漸移動,這樣既能援助新四軍,發展淮河南北,克服經濟困難,同時將摩擦中心移到華中,以便鞏固華北。”(注9)加上一一五師所部由於隊伍擴大也需要幹部,所以未能立刻抽調幹部到山縱。這應該就是有些文章所言的第一一五師不聽指揮的由來。
為貫徹執行中央軍委上述指令,羅榮桓、陳光立刻命令彭明治、吳文玉率第三大隊留在湖西的豐縣、沛縣、碭山、魚台及單縣一帶活動;第一大隊進至津浦路以東、隴海路以南的靈璧、泗縣、蕭縣及銅山縣一帶;第二大隊則移至津浦路東、隴海路北的郯城、邳縣、嶧縣一帶。蘇魯豫支隊這幾個大隊的兵力實際相當於大團,因此一一五師命令彭吳將新成立的兩個一千六百人的獨立大隊,直接調撥給了彭雪楓部。羅榮桓與陳光則親自率領師部及主力第六八六團和新七團等部,迅速由大爐向天寶山地區挺進!通過擴大與鞏固抱犢崮根據地,使之與湖西根據地相連接,並進一步鞏固和開創南下蘇北的通道。
提起山東根據地,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沂蒙山。打開山東地圖可以清晰地看到,沂蒙山自(東)北向(西)南綿延數百裏,一直延伸到靠近微山湖的棗莊東側。沂蒙山是沂山與蒙山的合稱,沂山在北、蒙山在南。其時的魯南地區,主要指的是南部的蒙山山脈。這一帶橫跨平邑、蒙陰、費縣、沂南等縣,群峰嵯峨,重巒疊嶂,既是魯中、魯南之間的天然屏障,也是連接山東主要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地帶。這裏西迫津浦鐵路線,南臨隴海鐵路線,是向南發展的要衝,其戰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12月30日,陳、羅就一一五師新的戰略部署致電北方局和山東分局:“(一)創造大汶口、新泰、蒙陰以南,滋陽、鄒縣、藤縣以東,臨城、嶧縣以北,臨沂以西的山嶽地區為基本根據地。目前集中力量克複白彥,以開展曲阜、泗水以南山區工作;以後再向東北發展,與山縱打成一片。(二)冀魯邊除留符竹庭、鄧克明、邢仁甫部隊外,蕭華進入泰西後,統一指揮曾國華、楊勇、六支隊等部,消滅魯西、泰西反動派,鞏固魯西、泰西根據地,成為我軍獨立堅持山東的輔助陣地。(三)彭明治、吳文玉率三大隊仍留沛縣、單縣、金鄉;其一大隊留隴海路南配合新四軍開展蘇皖邊工作。”(注10)
之所以要“集中力量克複白彥”,是因為該鎮坐落在尼山山脈的天寶山西側,地處魯南三市(臨沂市、棗莊市、濟寧市)四縣(平邑縣、山亭區、滕州市、鄒城市)交界處,係重要的戰略要地。尼山是由兩座較小的山脈組成——東北側的天寶山與西南側的抱犢崮,白彥鎮恰好位於濟寧連接臨沂的費(縣)滕(縣)公路中間,公路將抱犢崮山區和天寶山區分割開來。由此可見,不拿下白彥並據此控製周邊地域,就無法形成完整的魯南根據地,更不消說與魯中及湖西根據地的連通,以及打通南下徐州及其以東蘇北地區的通道。

紅色標記為白彥鎮。八路軍第一一五師開辟魯南根據地示意圖。

其時白彥鎮大地主孫鶴齡在日本侵略軍的支持下,強迫周圍十餘村莊組織了反動民團,控製了鎮兩邊的公路及岔路口斷我交通,要想將抱犢崮山區和天寶山區連成一片,切斷費、滕敵偽之間的聯係,八路軍必須要拔掉白彥這顆釘子。從1940年2月起,八路軍一一五師第六八六團經過三番激烈的爭鬥,終於控製住白彥正及其周邊地區,並建立起以抱犢崮為中心的魯南根據地。站穩腳跟後,陳、羅派出主力一部,向東北方向的泰(山)新(泰)和蒙(陰)一帶推進,打通了與分局所在的魯中根據地得聯係。
就在一一五師開創魯南根據地之際,魯北也傳來好消息——經過半年多的艱苦奮戰,清河區根據地終於取得階段性勝利!勝利的取得,首先得益於徐向前司令員的睿智:馬耀南犧牲後,三支隊副司令員楊國夫等專程到分局向朱瑞等進行匯報。當匯報到清河區原來製定的戰略是以膠濟鐵路以南的淄博山區為依托,當路北平原難以堅持時就撤到路南休整,待條件有利再返回去打遊擊。徐向前當即敏銳地指出:問題就出在這裏!按常理考慮這樣做是對的,但在特殊條件下,這樣做反而束縛住了自己的手腳。
徐向前認為,有一塊兒山區為依托固然必要,但每次過鐵路都要付出代價,加上那塊兒山區很小且物資缺乏,同其它根據地有沒有連成一片故回旋餘地不大。如果讓出這塊兒山區,一心一意地去創建清河根據地,情況反而會好許多。因此,三支隊所有部隊應當統統開到清河區,充分利用清河區的廣闊平原,紮根於廣大人民群眾之中開展平原遊擊戰。時任分局書記兼第一縱隊政委朱瑞聽罷當即拍板,說:“好了,就按徐司令的指示,馬上開始行動,越快越好。”(注11)
隨後山東分局和山東縱隊下達決定,楊國夫接任第三支隊司令員,徐斌洲任政委,李人風任副司令員,鮑劍寒任參謀長,陳楚任政治部主任。其時經過清洗分化及戰火考驗,清河區八路軍武裝約有五千多人,決定將部隊整編為一個大團,將原來的三個團整編為基幹營,剩下的人員成立一個獨立團。為加強地方武裝建設,清河區還成立了山東縱隊第六軍分區,由馬千裏任司令員,政治委員由清河區委書記景曉村兼任。經過整編後的部隊,精神麵貌煥然一新,毅然踏上開辟清河區的征途。
為了幫助開辟清河區根據地,分局領導還決定山東縱隊副總指揮王建安,跟隨第三支隊一起行動。楊國夫指揮第三支隊分批越過封鎖線(膠濟鐵路)後,沿途同日偽軍打了幾仗,來到了清水泊地域。這一帶方圓近百裏,蘆葦蕩不僅雜草叢生,而且地形複雜,南麵和西麵村莊稠密,群眾條件好——東南的牛頭鎮是八支隊起義的地方;東北方向靠近小清河口,地廣人稀,日偽軍在這裏不便話動。第三支隊與請河區黨委會合後立刻在鄭家墊召開誓師大會,明確提出在清水泊地區建立平原根據地的任務,得到當地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
戰鬥至是年底,第三支隊基本站穩了腳,初步開刨清河平原抗戰的新局麵。隨即山東縱隊副總指揮王建安傳達山東分局及山東縱隊的決定:清河區黨委和第三支隊,迅速向小清河及黃河以北發展,擴大並建立鞏固的清河抗日根據地。1940年3月,經過動員克服“寧願在小清河南打八仗,不願到河北睡火炕”的第三支隊所部,迅速從牛頭鎮、央上、台頭一帶出發,連續突破國民黨頑固派李寰秋、周勝芳、成建基等部在小清河兩岸的堵截,由三岔、高家港附近渡過小清河後兵分三路,進入博興及廣饒北部廣大地域。隨後,接連擊退趕來圍攻的日偽軍及國民黨頑軍,迅速打開了良好局麵。
時至4月13日,朱瑞、徐向前與羅榮桓、陳光等齊聚青駝寺,喜氣洋洋地召開軍政委員會會議,研究如何發揮第一縱隊的統一指揮作用,以及密切山東縱隊與一一五師之間的戰略及戰術配合等問題。根據朱瑞的回憶推斷,這是他和徐向前等進入山東之後,第一次與羅榮桓、陳光等會麵和開會:“……,他們乃於十月二十六日赴延開會。分局由徐、朱、黎、羅、陳(注:即徐向前、朱瑞、黎玉、羅榮桓、陳光)組成。但黎此時去膠東巡視,陳、羅各在一方,實未開成會議,書記由我代理,但隻與徐二人共同工作。”(注12)
會議結束之後,一一五師從各部隊抽調了兩千多人,充實到山東縱隊。山東縱隊依照第一縱隊指令,抽調三萬兩千人槍補充到一一五師各部。此時,經過三期整編的山東縱隊各部在魯中、魯南、膠東等地區收編了數十股大小雜色武裝,已從過去的二萬五千人發展到五萬一千餘人。而一一五師所部僅在山東的部隊已發展到約三萬人,加上從山縱抽調過來的三萬多人,已達五萬九千人(減去調到山縱的兩千多人)之多。如果算上各根據地的地方武裝及遊擊隊等,我黨在山東掌握的抗日武裝約有十四萬多人,初步完成了中共中央於1月28日來電指示的年內應至少發展到十五萬人槍的要求。
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成功進入魯南並建立根據地後,駐魯日軍立刻感受到威脅極大,於是集中了八千多兵力,14日由鄒縣、棗莊、臨沂等據點出動,分十路向抱犢崮山區進行掃蕩。一一五師留下少數部隊在內線堅持,主力跳到敵掃蕩部隊側後不斷進行襲擊,經過大小三十二次戰鬥殲滅日偽軍約二千餘人,粉碎了日軍的掃蕩——於5月上旬陸續撤回。由於部隊發展過快來不及訓練,加上來回轉移部隊十分疲勞警戒疏忽,23日夜,一一五師司令部在東馬山宿營時遭到日軍襲擊!造成行李等物資大部丟失。
5月6日,一一五師專門就此次日偽軍“掃蕩”抱犢崮的經過及經驗教訓,共總結了十條經驗教訓向所屬部隊傳達並上報中央軍委及山東分局。10日,彭德懷及陳光、羅榮桓接到毛偉人及王稼祥發來的電報:“韓德勤部猛攻安徽省泗縣之新四軍,望另蘇魯豫支隊分路南下,與新四軍夾擊韓部,並受劉少奇指揮。”(注13)率先南下的八路軍部隊並非蘇魯豫支隊所部,而是4月30日剛剛抵達魯西南的第三四四旅及新編第二旅。該部共有五個團一萬二千餘人,在黃克誠率領下穿過隴海路,與彭雪楓支隊在豫皖蘇邊區會合。
1940年5月間,中共山東分局接到黨中央來電,要求徐向前趕赴延安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徐向前的此次離去,坊間傳言是被一一五師擠走,這顯然不是事實。其時張國燾早已叛逃,而陳昌浩也於1939年8月獲準去蘇聯“養病”,所以唯一能代表原紅四方麵軍的非徐向前莫屬。更何況,徐向前除了作為代表參加即將召開的“七大”之外,還負有舉薦和審查原紅四方麵軍出席會議代表名單及資格的責任。其實被召回延安的不僅徐向前,朱德等不少重要領導也被召回延安,準備參加召開“七大”的各項準備工作。所以,說徐向前是被一一五師擠走的臆測,既不合邏輯也沒有道理。
   6月1日,徐向前依依不舍地啟程離開山東,向延安進發去。隨著徐向前的離去,山東分局隻剩下朱瑞、黎玉和羅榮桓、陳光等四位委員,此後第一縱隊的番號逐漸消失。通過上述回顧不難看出,朱瑞與徐向前進入山東後,與陳、羅以及黎玉之間並無大的衝突,當然在一些具體工作中難免會產生一些矛盾——這在徐向前的回憶錄裏可以得到佐證:“我在山東的工作時間,整整一年。……。一年的工作中,領導層裏基本上是團結的,也有些矛盾,但尚未發展到影響工作的地步。”(注13)由此可見,山東分局領導曾之間發生重大的矛盾,顯然是在徐向前離開山東之後才逐步出現的。

注釋:
注1、4:見黃瑤主編《羅榮桓年譜》,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版,第107頁。
注2:見徐向前著《曆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第647頁。
注3:見徐向前著《曆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第640頁。
注5:見黃瑤主編《羅榮桓年譜》,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版,第108、109頁。
注6:見《八路軍山東縱隊文件選》,第425頁。
注7:見《中共山東黨史大事記(一九二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九年九月)》,山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144頁。
注8:見徐向前《曆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第649頁。
注9:見黃瑤主編《羅榮桓年譜》,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版,第110頁。
注10:見黃瑤主編《羅榮桓年譜》,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版,第111頁。
注11:見王文仲著《遊擊三千裏:抗戰中的徐向前》,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第270頁。
注12:見朱瑞《我的曆史及思想自傳》,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編《中共黨史資料 第09輯》,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第256、257頁。
注13:見黃瑤主編《羅榮桓年譜》,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版,第128頁。

所有跟帖: 

山東“曆史事件”探究之六(下) -毛囡- 給 毛囡 發送悄悄話 毛囡 的博客首頁 (25467 bytes) () 03/12/2023 postreply 15:58:27

探究半天無非就是洗地,湖西肅反是康生領著王須仁幹的,王鳳鳴冒出一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明白仁兒- 給 明白仁兒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2/2023 postreply 17:26:09

何必羞羞答答,分局領導不就是朱瑞麽。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2/2023 postreply 19:43:05

是朱瑞,作者因前文講了朱瑞,被某位與朱瑞家有關係的投訴,平台把該文禁了,為回避“違規”通過平台審核,有時就不提名字了。 -毛囡- 給 毛囡 發送悄悄話 毛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3/2023 postreply 06:22:46

哦,這個花絮很有意思。的確要注意,國內論及這類最後會溯及到總理的事情,目前還是不要去談論為妙。 -明初- 給 明初 發送悄悄話 明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3/2023 postreply 07:44:30

我一直在跟蹤6園裏的”虎踞狼牙:晉察冀一分區的那些事“,不知真實性如何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2/2023 postreply 16:13:30

你說的“6園”是哪裏不知道。我轉的都是群友微信發我的,他發的目錄裏沒有你跟蹤的這篇 -毛囡- 給 毛囡 發送悄悄話 毛囡 的博客首頁 (625 bytes) () 03/12/2023 postreply 16:34:24

最早讀到晉察冀一分區故事在新浪博客,留.園可能是轉載。 -蕭嵐- 給 蕭嵐 發送悄悄話 (136 bytes) () 03/12/2023 postreply 17:03:53

記得一句,湖南人殺江西人,江西人殺福建人。楊成武頭顱僅存,餘生如履薄冰。不怪剩下的幾個福建人抱團。 -明白仁兒- 給 明白仁兒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2/2023 postreply 17:18:36

多謝分享! -RainyDay4321- 給 RainyDay432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2/2023 postreply 17:15:0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