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6-70年代的畝產,有誰還記得那時的一句口號:跨黃河過長江 寧在黃河南邊死不在黃河這邊活 農業發展綱要

本文內容已被 [ 清邁 ] 在 2022-09-14 04:57:1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規定的黃河以南長江以北和長江以南的糧食作物的畝產分別是多少?記得好像分別是400和600斤吧?年代久遠記不清了。當然各省也都有些高產樣板生產隊,但普遍畝產應該還沒達到綱要的要求,否則不會有這種標語。

另外,常識不是來自書本、廣播和報紙而是自身的生活體驗。《人民日報》再怎麽吹畝產萬斤人們也不會把它當作常識。困難時期挨餓就是常識,盡管沒有一份中國大陸報紙有過報導;同理說現在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也是因為不符合常識,所以才被人嘲笑,哪怕能找出信息的來源。

文革時期有一段時間裏人們誤以為或者不敢不以為老毛說的話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沒想到他的親密戰友把他的牛皮戳破了,自那時起,人們開始用自己的腦子考慮問題了,當然,前提還是有腦子,不是遇事就去翻語錄。

所以說,林彪才是把老毛拉下神壇的第一人!

 

所有跟帖: 

我記得,農業以糧為綱,規定黃河以北畝產是400斤(市斤),黃河以南,長江以北是500斤(市斤), -走資派還在走- 給 走資派還在走 發送悄悄話 走資派還在走 的博客首頁 (203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05:26:50

謝謝!隻記得400和600二組數字,忘了江淮之間和長江以南還有200斤的差 -清邁- 給 清邁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06:03:15

這是1959年《農業發展綱要》中毛澤東親自製定的糧食畝產標準,是10年計劃,“以糧為綱,農林牧副漁全麵發展。” -XYZ94538- 給 XYZ94538 發送悄悄話 XYZ9453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08:22:25

這要看你種什麽,就算標準化,北方用麥子,沒有投入足夠人工(肥料,灌溉)的話,靠天吃飯,二百多斤就不錯了。碰上災年就是幾十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215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06:08:17

美國目前全國平均小麥折算的畝產大概是400斤。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06:11:27

推特上有位河南籍農場主在加拿大種小麥,他的畝產不止400斤,好像能有400KG左右。美加的產量應該差不多吧? -清邁- 給 清邁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06:24:26

這個單產應該是最合算的。再高能做到,但增量不足以抵消多耗的化肥、農藥、人工、水、地力和高產造成的品質下降。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06:47:05

美國農業是粗曠經營,地多人少,沒有太多的人工投入。 -XYZ94538- 給 XYZ94538 發送悄悄話 XYZ9453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09:05:41

我在平穀縣插隊時,當時隻種小麥,玉米還有白薯,白薯是5斤頂一斤糧食。絕對禁止種穀子(小米),不高產。 -走資派還在走- 給 走資派還在走 發送悄悄話 走資派還在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06:17:50

分給社員自己吃可以少種幾畝,還有其它自用的經濟植物都可少種。 -XYZ94538- 給 XYZ94538 發送悄悄話 XYZ9453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08:31:01

跨黃河(400斤),過長江(800斤)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917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07:14:04

關於大連周邊農村沾光大連化工業強,畝產高過同一緯度農村的解釋貼譜,當時大城市周邊的農村都比較富裕 -清邁- 給 清邁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09:03:30

黃河流域一縣灘裏小麥可達 800 斤, 嶺上 有了水渠 後可達400 斤 (1975-1980) -國人甲- 給 國人甲 發送悄悄話 (38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18:33:15

一味以糧為綱是偽經濟。當時強製種雙季稻,年單產比單季稻多200斤,還不夠補償多付出的體力所消耗的熱量+其它成本。種得多虧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295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07:44:54

我很小的時候,文革前,就聽到農民說種雙季稻不好。後來插隊,農民還是抱怨。但地是前門毛的,不種不行。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07:50:16

我查了一下,種植園的黑奴,一天工作10~12小時、一周6天。我下鄉時雙搶,每天高強度勞作16小時,披星戴月,沒有周末。從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92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09:14:38

老毛時候一直講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相互作用,其實公社就是生產關係破壞生產力的典型 -清邁- 給 清邁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09:30:08

當時一年有幾天要幹16小時/天? -清源白水- 給 清源白水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14:54:58

本想給您一個權威性答案的,但剛發現港中大的“中國研究論文庫“被關了。我印象中有3周。早稻要割,脫粒,搬運,馬上曬幹,以防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221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17:33:42

港中大的“中國研究論文庫“的確有許多珍貴資料,關掉是遲早的事。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17:56:27

三三得九, 不如二四得八, 付出要少得多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10:52:23

三三見九不如二五一十,至於付出,老共是從來不把人力資源投入當回事兒的,大戰三九三伏單挑最冷最熱的天 -清邁- 給 清邁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23:51:0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